电子报旧版 2018年05月18日 上一期 下一期
3上一篇  4下一篇  
返回本版列表    点击率:  字体: 放大  默认  缩小  
草地周刊
16 11/16 10 11 12 > >|
PDF版
本版面文章
· “文盲”老妈
· 闲话过“节”
· 另一种时间
· 有故事的土地
· 为“壳”所累难致远
· 捉错园

  相关文章: 
“文盲”老妈

( 2018-05-18 ) 稿件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草地周刊
 
  
申尊敬


 
  我妈是个正儿八经的老文盲,今年快90岁了,居然一个字都不认识。据说她能认得自己的名字,但好像从来不会写。
 
  不识字不等于没智慧。我的文盲妈妈教导儿女,不会讲大道理,但很会讲小道理。60多年来,妈妈教导我们的话有万万千,铭记在心且常常想起的大约有4句,这4句话朴实得像庄稼地里的土坷垃,却散发着真理的香味。
 
  “活儿怕人干哩!”这是她中年后常说的话。记得我十几岁后,每年腊八一过,妈妈就吆喝我和妹妹们在家里干这干那。不爱干家务活的我,脸上就写满了愁和烦。我妈见状就说:“我娃不怕,活儿怕人干哩。”我放下烦恼,鼓起勇气,照她说的干,果然见活儿越干越少,直到把她布置的任务全部完成。我妈不无得意地说:“你看我说得对不对?”我连连点头,直说“对着哩,对着哩!”
 
  她这样说,更这样做。我们家上世纪六十年代下乡后,一直租房住。我妈不甘心,总想有一座自己的房子。我去当兵后,她就紧锣密鼓地张罗起盖房的事。在农村盖一座三间大瓦房,别的事可以请人帮忙,垒地基用的大石头必须自己弄。我爸在城里工作顾不上,两个弟弟尚年幼,我妈就带着两个才十四五岁的妹妹,每天给生产队干完活后,和妹妹们在河滩里一块一块找石头,再用架子车把石头从3里多外的河边拉到工地。那是一段慢上坡的土路,我妈和妹妹拉得很苦很累,但她们从来不叫苦,不喊累。她们知道,熬过这段苦日子,才能过上好日子。
 
  妈妈付出的是汗水,收获的是新家,赢来的是尊重。1973年春节,我从部队回家探亲时,坐在我们家的新房里,听乡亲们争先恐后地夸我妈“比好多男人强。”我的妈妈总是有些不好意思地笑着说:“那没有啥,活儿怕人干么。”
 
  我妈这种遇到难题难事不打怵,不说散气话,更不说丧气话的乐观务实精神,常常给我信心,给我力量,为我加油。我多次因工作调动大搬家,面对让人看着眼麻的一大堆箱箱柜柜和杂物,妻子常常犯难喊苦。每逢此时,我就用我妈的这句话安慰她,鼓励她,给她加油鼓劲。带着这种意念干活,我们累得兴奋,苦得快乐。工作上遇到任务排着队压过来时,我也用我妈这话给自己减压,为自己加油。
 
  “你把公家的事给人家干好,别操心家里的事。”记得我妈头一次给我说这话,是我大学毕业去报到时。那一年,我被分配到了新疆。要去那个远得像在天边的地方工作了,我最不放心的就是亲人和家里。离开娘亲时,妈妈和弟妹们送我到村口的小桥头,我的心情复杂极了。妈妈一边轻轻挥手,一边殷殷嘱咐:“你放心走,把公家的事给人家干好,别操心家里的事。”我一步一回头地走了,这句话也刀刻斧凿般铭记在我心了。
 
  在妈妈的心中,儿子虽然还是她的儿子,但已经是公家的人了。成了公家的人,公事就是天大的事,就要全心全意为公家做事,不能让自家的事影响公家的事。
 
  没有了后顾之忧,我在新疆全身心投入工作。家里来信,从来都是报喜不报忧,只讲“大好形势”。我明知家里不可能只有喜,没有忧,但妈妈就是不让在信里给我讲家里的愁肠事,总是说家里一切都很好。我知道,她这是不让我为家人家事分心,要我一门心思干工作。我从新疆探亲回家后,坐在炕上,妈妈才一桩一件细说我走后家里发生的麻烦事。说完后还是那句话:“你别操心家里的事,把公家的事给人家干好。”这就是一个文盲母亲的家国观吧。
 
  “早起一时,松活一天。”这是老妈治我们睡懒觉病的“常用药”。每当她认为我们该起而未起的时候,就用这句话或温柔或严厉地把人从被窝里喊出来。她自己则身教重于言教,早早起来后,就在屋里屋外紧忙活上了,不是收拾房子扫院子,就是在厨房里给我们做早饭。生产队出工时,她就轻松快活地上工去了。
 
  小时候,总嫌妈妈心太狠,不让人睡懒觉。长大后,工作了,才知道按这话办事的好。晚睡晚起,白天就懒洋洋地浑身没劲,干啥事情的效率也不高。“早起一时”,呼吸着新鲜空气,琢磨着当天要干的事情,心情也好,效率也高,真是一天都“松活”,至少能精力充沛地应对一天事。
 
  后来读了些书,知道古人早有“一年之计在于春,一日之计在于晨”的谚语,意思是一年一天的事,要早做打算早安排。这古话显然是文人智慧的结晶,我妈的话,是一个文盲生活经验的果实。前者的话很正确,但文绉绉地让人觉得有点虚,后者的话敞亮直白,给人一种打开天窗说亮话的通透感,听到这话就产生爬出被窝干事情的冲动。
 
  “我慢慢调整。”说这话时,我的妈妈已经进入人生暮年了。80岁后,她在家里摔倒了一次。手术后,我们兄妹几个先集中后轮流地伺候老人家。看到她起坐行走时艰难又痛苦的样子,我们都争着扶她搀她,每到这时,她常常用手一推,轻声而果决地说:“别管我,我自己慢慢调整!”
 
  听到这句话,我醍醐灌顶般突然开悟。是啊,人生路上坦途少,我们的身态心态,哪一个不需要因时因事而调整啊!有时要高歌猛进,有时得安于平淡,不可只张不弛,也不能只弛不张,进退张弛之间,就是“调整”的过程。不调整不行,调整不到位不行,调整不得法也不行,只有把自己的身态和心态调整到了最佳状态,我们的生命才可能该绚烂时光华璀璨,该恬淡时静如止水。
 
  草芥一般活在社会底层如我的文盲母亲,自然说不出什么华美动听的大道理,他们每日每时面对的问题和事情具体而细碎,从中品出的人生况味,悟出的各种道理,都实打实而绝不空对空。我妈前半生住在乡里,后半生住在城里,她这些带着泥土味的箴言,是她人生经验的精华,来自实践而略高于实践,虽不华丽却能有大用。这些朴实无华的小道理,与许多大道理有异曲同工之妙,连着做人做事的大道理,也丰富了大道理,传给我们兄弟姐妹的,全是积极向善的正能量。
 
 

“文盲”老妈

( 2018-05-18 ) 稿件来源: 新华每日电讯草地周刊
  相关文章: 

   
 
 请注意:



·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有关法律、法规,尊重网上道德,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引起的法律责任。
·新华每日电讯拥有管理笔名和留言的一切权利。
·您在新华每日电讯留言板发表的言论,新华每日电讯有权在网站内转载或引用。
·新华每日电讯新闻留言板管理人员有权保留或删除其管辖留言中的任意内容。
·如您对管理有意见请向留言板管理员反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