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报旧版 2019年08月30日 上一期 下一期
3上一篇  4下一篇  
返回本版列表    点击率:  字体: 放大  默认  缩小  
调查观察
16 15/16 14 15 16 > >|
PDF版
本版面文章
· “收缩城市”虚与实
· 慎给城市贴负面标签
· 别对“收缩”避而不谈
· “城市必须增长”观念要变
· 学者:城市尚未大规模“收缩”
· 曼彻斯特“重生”的启示
· ■留声机■

  相关文章: 

■留声机■

( 2019-08-30 ) 稿件来源: 新华每日电讯调查观察
  相关文章: 
  @GEI循环经济:不同城市,其功能定位、经济发展水平、资源环境状况和软要素支撑能力等方面均有所不同,在选择可持续发展道路过程中绝不能千篇一律,也不能一哄而上。要针对城市的不同特点,选择不同的发展道路,走出各具特色的可持续发展模式。    (新浪微博“新华视点”网友)

  @木二由页:在经济学维度看,人群集聚是大势所趋,集聚能带来更大的规模效益,城市随着人口增加边际收益越来越高。对于收缩的城市而言,有限的资源被重新分配,人均资源配比提高了,未必就是坏事情。不可能寄希望于所有城市都能完成人口集聚,都集聚也就意味着没有集聚,不现实。   (微信公众号“虎嗅APP”网友)

  @清茶一杯暗香来:城市发展,应对城市收缩的策略,一是挖掘自身优势实现转型。二是实现人口向外转移,不但乡村扶贫要通过转移人口,收缩城市富裕也要靠人口转移,人少了人均GDP也就上去了,农村人口向城市转移,收缩型城市向扩张型城市人口转移,这是历史规律。三是生产优质生态产品。四是结合本地承载能力决定城市规模。            (新浪微博网友)

  @吉安老陈:个旧是首批资源枯竭城市转型试点。三年完成大部分转型指标,取得了显著的成绩,“锡都”的金字招牌依旧光彩夺目。他们在城市转型、升级过程中积累了许多宝贵的经验,值得推广和借鉴!      (人民日报客户端网友)

  @一条来自东海的鱼:砍掉城市野蛮生长的部分,每个居民都安排好自己的生活,每个小团体都建设好自己的社群,这种自下而上的力量才能让一个城市更加宜居和高效。  (新浪微博网友)

   
 
 请注意:



·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有关法律、法规,尊重网上道德,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引起的法律责任。
·新华每日电讯拥有管理笔名和留言的一切权利。
·您在新华每日电讯留言板发表的言论,新华每日电讯有权在网站内转载或引用。
·新华每日电讯新闻留言板管理人员有权保留或删除其管辖留言中的任意内容。
·如您对管理有意见请向留言板管理员反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