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报旧版 2019年08月30日 上一期 下一期
3上一篇  4下一篇  
返回本版列表    点击率:  字体: 放大  默认  缩小  
调查观察
16 15/16 14 15 16 > >|
PDF版
本版面文章
· “收缩城市”虚与实
· 慎给城市贴负面标签
· 别对“收缩”避而不谈
· “城市必须增长”观念要变
· 学者:城市尚未大规模“收缩”
· 曼彻斯特“重生”的启示
· ■留声机■

  相关文章: 

“城市必须增长”观念要变

( 2019-08-30 ) 稿件来源: 新华每日电讯调查观察
  相关文章: 
  本报记者石庆伟、魏飚

  在我国,城市规划的“增量思维”从城镇化起步阶段一直延续至今。许多地方在制定城市规划时习惯于“摊大饼”,热衷于“外延式扩张”。有的甚至脱离实际,铺大摊子、上大项目,争相建设新城、新区,城市的边界不断向外延展,而城市的内涵却没有得到充实。
  现阶段,一味“求大求快”的城市发展理念,已无法持续下去。在记者调研的部分城市,当初确定的很多产业发展目标未能如期实现。东北某地级市,十多年前宣称要建设“东北亚最大”的商贸物流基地,但是目前严重缺少人流、物流,很多商铺房门紧闭、上着锁,没几年就已从招商时的火爆变成如今的门可罗雀。这座物流城一套10万多元的商铺,现在每年租金才1000多元,按照当年的购置成本,业主出租100年都难回本。这是盲目扩张的代价,更是规划失误的疮疤。
  外延式扩张的冲动并不鲜见。几乎所有的城市都在做增量规划。例如,有的城市人口在减少,而各方面的规划却在扩张。某城市的总体规划提出2020年总人口130万的目标,但到2018年这个城市的总人口依旧不到100万,且仍处在下降态势中。
  更严重的是,一些中小城市在制定人口、经济、城镇化率等指标时,过分乐观。这种不符合实际的“看涨”预期,带来规划不符合实际的扩张,成为房地产等企业炒作的依据,最后很容易造成土地、资源及基础设施的闲置浪费。
  做加法还是做减法,都需要因地制宜、量力而行。部分城市规划追求增长,“新城林立”却缺乏后劲。一些地区投入大量资金建设新城新区,一定程度上变好看了,却没有变得更实用。人口与产业集聚发展难以跟上土地城镇化率,新城吃不饱、闲置现象突出,大量资金投入新区新城,反倒让老城改造和维护资金捉襟见肘,导致新城与老城同时陷入衰退,可谓好大喜功,结果竹篮打水一场空。
  “城市必须增长”的思维亟待转变。城市发展有其自身规律,“城市必须增长”本身是不符合规律的。城市管理者要转变“增量规划”惯性思维,注重盘活城市存量,下足“绣花”功夫,在民生、配套产业、基础设施等规划方面注重科学研判,防止规划脱离实际。
  城市管理者要认识到“城市收缩”是一种正常现象,要有宽容心态和正确认识。既然城市不再“长大”,那么不妨让城市“精明收缩”,适应收缩规律,对城市进行分类管理、分类施策。
  规划是城市发展的先导,转变增长的理念要在规划中体现。当前,在新一轮城市规划中,不同的城市应当有不同的作为。已经出现人口收缩的城市,要注重盘活城市发展存量,在规划方面多动脑筋,才能实现城市的可持续发展。

   
 
 请注意:



·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有关法律、法规,尊重网上道德,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引起的法律责任。
·新华每日电讯拥有管理笔名和留言的一切权利。
·您在新华每日电讯留言板发表的言论,新华每日电讯有权在网站内转载或引用。
·新华每日电讯新闻留言板管理人员有权保留或删除其管辖留言中的任意内容。
·如您对管理有意见请向留言板管理员反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