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报旧版 2018年12月27日 上一期 下一期
3上一篇  4下一篇  
返回本版列表    点击率:  字体: 放大  默认  缩小  
中国新闻
8 3/8 2 3 4 > >|
PDF版
本版面文章
· 日新月异,扫描2018年我们身边的变化
· 遏制电视剧收视率造假大数据评价系统试运行
· 以收视率之“真”引导创作之“深”
· 厉以宁 “永不僵化、永不停滞”
· 王家福 一生执着,以法兴邦
· 谢晋 用胶片唤来“破冰”春天
· 韦焕能 用担当探索村民自治

  相关文章: 
韦焕能 用担当探索村民自治

( 2018-12-27 ) 稿件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中国新闻
 
 
▲韦焕能在广西河池市宜州区屏南乡合寨村与村民交流(12月21日摄)。新华社发(韦克文摄)
 
 
  新华社南宁12月26日电(记者夏军)佩戴着奖章的韦焕能,日前从北京回来,广西河池市宜州区屏南乡合寨村村民,在村口那棵古樟下高高兴兴地迎接“老主任”。
 
  38年前,正是在这棵大樟树下,韦焕能和当地群众一起,选举成立了我国第一个村民委员会,韦焕能当选为首任村委会主任。
 
  1979年,合寨农田包产到户,群众生产积极性空前高涨。一年下来,人人忙着种自家的田地,集体事务都顾不上管,秩序处于失控状态,甚至出现偷盗、赌博、乱砍集体山林等行为。
 
  党员韦焕能站了出来:“不能这么下去了,该有人管管了。”32岁的韦焕能召集党员、老生产队干部和群众讨论,果断做出作定:成立村民委员会,管理集体事务。
 
  “在那个特殊的历史年代,这冒很大风险,但党员要有担当。”韦焕能说。1980年1月25日,人们用无记名投票方式,在卷烟纸上投票,差额选举产生村委会,韦焕能当选为首任村委会主任。
 
  村民委员会还探索了一系列管理制度,如村规民约、选举方法、议事制度等等,为建立基层群众自治制度作了重要探索。1982年,村民自治写进《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成为我国社会主义民主在农村最广泛的实践形式之一。
 
  村民自治激发了农村活力,如今,合寨村村民年人均纯收入已达9000多元,90%以上的农户住进了楼房,安装了闭路电视;老年人活动中心、村民自治文化公园等一批活动场所陆续建成,村民的幸福指数节节攀升。
 
  如今村里外出务工群众多,为进一步激发群众创造力,在原有村民自治的基础上,合寨村各个屯又成立了“党群理事会”,管理屯级事务,让村民自治不断得到拓展。
 
  如今,韦焕能已退休多年。他告诉记者,他和村民们都意识到,作为“中国村民自治第一村”,他们下一步将在乡村振兴上继续改革探索,把合寨建设得更加富裕、美丽、文明。
 
 
 

韦焕能用担当探索村民自治

( 2018-12-27 ) 稿件来源: 新华每日电讯中国新闻
  相关文章: 

   
 
 请注意:



·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有关法律、法规,尊重网上道德,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引起的法律责任。
·新华每日电讯拥有管理笔名和留言的一切权利。
·您在新华每日电讯留言板发表的言论,新华每日电讯有权在网站内转载或引用。
·新华每日电讯新闻留言板管理人员有权保留或删除其管辖留言中的任意内容。
·如您对管理有意见请向留言板管理员反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