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报旧版 2018年12月27日 上一期 下一期
3上一篇  4下一篇  
返回本版列表    点击率:  字体: 放大  默认  缩小  
中国新闻
8 3/8 2 3 4 > >|
PDF版
本版面文章
· 日新月异,扫描2018年我们身边的变化
· 遏制电视剧收视率造假大数据评价系统试运行
· 以收视率之“真”引导创作之“深”
· 厉以宁 “永不僵化、永不停滞”
· 王家福 一生执着,以法兴邦
· 谢晋 用胶片唤来“破冰”春天
· 韦焕能 用担当探索村民自治

  相关文章: 
厉以宁 “永不僵化、永不停滞”

( 2018-12-27 ) 稿件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中国新闻
 
 
  ▲厉以宁在全国政协十二届五次会议一场记者会上回答记者提问(2017年3月6日摄)。新华社记者张玉薇摄
 
 
  新华社北京12月26日电(记者樊攀、魏梦佳)“改革推进后,中国在经济上发生了巨大变化。改革过程中,人的观念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这是最重要的。中国的变化在全世界是一个样板。”获颁改革先锋奖章后,在北京大学举办的师生座谈会上,88岁的著名经济学家、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名誉院长厉以宁与师生们分享体会。
 
  获评“经济体制改革的积极倡导者”的厉以宁是我国最早提出股份制改革的理论学者之一,参与推动我国国有企业产权制度改革,主持起草了《证券法》《证券投资基金法》,为我国经济改革发展和制度创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发展做出了突出贡献,是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的奠基人和开拓者之一。
 
  “经济改革的成功并不取决于价格改革,而取决于所有制的改革,也就是企业体制的改革。”在1986年北大“五四”科学讨论会上,厉以宁表述了他对于经济体制改革路径选择的基本观点。此后,他多次为国有企业股份制改革疾呼,推动中国经济改革方向逐渐明朗,被称为“厉股份”。
 
  厉以宁密切关注民营经济发展,努力为民营经济的发展建言献策。因此,又有了“厉民营”之称。在担任全国政协常委期间,他参与推动“非公经济36条”,这是首部以促进非公有制经济发展为主题的中央政府文件。在近日举行的第二十届北大光华新年论坛上,他再次与年轻的学者、企业家们一起分享民营企业未来的改革发展之路。“中国的民营企业自身必须进行长期的结构调整,要不断有制度创新、技术创新和品牌创新。”他说。
 
  厉以宁一路走来,曾面临过质疑,也遭受过挑战,但他坚定如一。他说:“作为读书人,总有些正心、齐家、改善人民生活的想法,这是我坚持至今的动力。”
 
  如今,厉以宁仍然坚持在产权改革、股份制改革、企业改革等领域深入研究。他说,中国经济在继续前进,对世界的影响力越来越大,一定要回忆这一路是怎么走来的,这样才能把经济建设搞得更好。特别是在产权改革和产权保护领域还有很多工作要做。“我们一定要登高望远、居安思危、勇于创新、永不僵化、永不停滞。”
 

 
 
 

厉以宁“永不僵化、永不停滞”

( 2018-12-27 ) 稿件来源: 新华每日电讯中国新闻
  相关文章: 

   
 
 请注意:



·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有关法律、法规,尊重网上道德,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引起的法律责任。
·新华每日电讯拥有管理笔名和留言的一切权利。
·您在新华每日电讯留言板发表的言论,新华每日电讯有权在网站内转载或引用。
·新华每日电讯新闻留言板管理人员有权保留或删除其管辖留言中的任意内容。
·如您对管理有意见请向留言板管理员反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