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报旧版 2018年12月27日 上一期 下一期
3上一篇  4下一篇  
返回本版列表    点击率:  字体: 放大  默认  缩小  
中国新闻
8 3/8 2 3 4 > >|
PDF版
本版面文章
· 日新月异,扫描2018年我们身边的变化
· 遏制电视剧收视率造假大数据评价系统试运行
· 以收视率之“真”引导创作之“深”
· 厉以宁 “永不僵化、永不停滞”
· 王家福 一生执着,以法兴邦
· 谢晋 用胶片唤来“破冰”春天
· 韦焕能 用担当探索村民自治

  相关文章: 
以收视率之“真”引导创作之“深”

( 2018-12-27 ) 稿件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中国新闻
 
  国家广播电视总局组织研发的收视综合评价大数据系统26日正式开通运行,旨在对广播电视节目收视率进行客观真实的统计,还影视剧行业一片清明。
 
  影视剧行业有一句话叫“得收视率者,得天下”。收视率像一把尺子,衡量着电视剧的受欢迎程度,成为广告投放和影视资源开发的依据。如此重要的数据,本该来自观众的真实选择,然而有些人却利用原有收视率统计系统样本容量小的空子,通过控制样本户的观影选择操纵收视率。
 
  剧情靠复制粘贴却收视爆棚、“零演技”演员成收视红人,20集的故事被“注水”到50集……“受污染”的收视率,制造出一连串虚假繁荣的乱象。
 
  收视率造假,污染影视剧制作环境。通过数据操控就能获得好的收视成绩之时,创造力和匠心似乎显得没那么重要了,以品质为上、追求卓越的创作理念受到冲击。
 
  收视率造假,扰乱观众审美选择。被造假的收视率剥夺了鉴赏家和评判者的地位,观影需求“被代表”,“热门”电视剧不是出自真心选择。“金玉其外”的影视剧充斥荧屏,令人分不清东施西施谁美、李逵李鬼孰真。
 
  收视率造假,影响国家文化建设。“为人民服务”是文艺创作的准则,造假的收视率掩盖了人民群众真实的文化需求。没有人民群众,文艺就没有土壤,创作就没有源泉,创新就没有方向。
 
  为此,此次推出的收视综合评价大数据系统,就是要通过大数据、封闭传输、清洗处理等技术手段,保证收视率的真实客观,真实反映人民群众的文化需求,指导影视创作方向。
 
  廓清收视迷雾,更需对“唯收视率论”说不。“文艺创作方法有一百条、一千条,但最根本、最关键、最牢靠的办法是扎根人民、扎根生活。”影视行业需建立多元化的综合评价体系,鼓励引导广大影视剧创作者深入基层、深入生活,从人民的伟大实践和丰富多彩的生活中汲取营养,才能创作出无愧于人民、无愧于时代的精品力作。
 
    (记者魏婧宇)新华社北京12月26日电
 
 

以收视率之“真”引导创作之“深”

( 2018-12-27 ) 稿件来源: 新华每日电讯中国新闻
  相关文章: 

   
 
 请注意:



·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有关法律、法规,尊重网上道德,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引起的法律责任。
·新华每日电讯拥有管理笔名和留言的一切权利。
·您在新华每日电讯留言板发表的言论,新华每日电讯有权在网站内转载或引用。
·新华每日电讯新闻留言板管理人员有权保留或删除其管辖留言中的任意内容。
·如您对管理有意见请向留言板管理员反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