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报旧版 2018年06月15日 上一期 下一期
3上一篇  4下一篇  
返回本版列表    点击率:  字体: 放大  默认  缩小  
调查·观察
16 14/16 13 14 15 > >|
PDF版
本版面文章
· 走出适合“乡情”的振兴路
· 生态宜居:不能只“刷刷墙补补路”
· 乡风文明:优秀乡俗文化不能丢
· 治理有效:要跳出“硬管理”老思维
· 生活富裕:口袋鼓更要“脑袋富”
· 产业兴旺:不能一窝蜂“乡乡搞旅游村村建景点”

  相关文章: 
产业兴旺:不能一窝蜂“乡乡搞旅游村村建景点”

( 2018-06-15 ) 稿件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调查·观察
 
本报记者刘菁、秦宏、高皓亮
 
 
  推动乡村产业兴旺,不能只考虑单一产业或者单一环节,只设定一个产业规划;而应因地制宜,抓住不同地区、不同乡村资源禀赋的特点,进行整体的产业升级和融合发展规划
 
  党的十九大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以来,产业振兴行动如火如荼地推进。但调查也发现,一些地方在推进乡村产业兴旺时“言只称旅游”,而对发展现代农业办法不多、规划不足甚至积极性不高,出现了“有新村无新产业”的状况。
 
  产业兴旺是农业农村各项事业发展的物质基础,是促进农民脱贫增收、生活富裕的保障,也是汇聚人财物支撑乡村振兴的原动力。乡村振兴战略将“产业兴旺”作为五大任务之首,并提出乡村产业兴旺的实现路径,即以推进农业供给侧改革为主线,以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生产体系、经营体系为抓手,促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延伸农业产业链、价值链,提高农业综合效益和竞争力。
 
  但一些基层干部通过多方考察调研后反映,有的地方现在“乡乡搞旅游、村村建景点”,搞旅游劲头足、抓农业办法少。乡村旅游功能在各地推进乡村振兴战略中得到充分重视,呈现出乡村旅游开发热潮,乡村游成为一些地方富民兴村的好产业。但个别地方一谈乡村产业兴旺言只称乡村旅游,对发展现代农业特别是粮食生产,以及如何实现农村“三产融合”规划不足、办法不多、积极性不高。
 
  乡村振兴的首要任务“产业兴旺”内涵丰富源于农业农村发展依然不充分。目前,确保国家粮食安全,把中国人的饭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中的任务依然不容松懈。乡村产业发展中,鼓励地方开发乡村新的功能,但不能因此忘了农业特别是粮食生产的传统功能。同时,农业现代化体系仍未完备建立,农业产业结构性调整仍在进行中,农业竞争力仍然不强,国内农产品市场和农民利益受国外冲击的情况,也亟待在乡村振兴战略实施中予以改变。
 
  推动乡村产业兴旺,不能只考虑单一产业或者单一环节,只设定一个产业规划;而应因地制宜,抓住不同地区、不同乡村资源禀赋的特点,进行整体的产业升级和融合发展规划,宜游则游、宜文则文、宜农则农、宜居则居,不搞一刀切,并以产业融合提升农业和其他乡村产业的价值和发展质量。江西赣州市近年提出打好现代农业攻坚战,突出发展蔬菜、脐橙、油茶三大产业。2013年全市蔬菜种植面积才1.17万亩,目前已达到24万亩。
 
  即使发展乡村旅游,也应警惕一哄而上风险大的问题。国内一个5年前年接待游客上百万人次的乡村景区,如今游客减半。因为乡村旅游也受供求关系影响,搞得多了,势必分流客源。建设乡村旅游景点、景区,挖掘乡村独特的生态价值、经济价值、文化价值,打造吸引城市人休闲消费的新产业基地,有助于盘活乡村资源,丰富乡村产业形态,带动农村发展和农民增收。但仍需进一步加强对乡村旅游的科学规划,因地制宜,防止盲目跟风,更不能只抓一点不及其余,忽略推动乡村产业的整体升级、忽视保障粮食安全。
 
  与此同时,发展乡村旅游还应避免只管建设忽视后期运营,乡村旅游“千村一面”同质化严重,打造了景点却吸引不到游客的情况。乡村旅游也不能变成仅仅是少数投资商的获利项目,要防止将乡村旅游景点景区开发与村庄、村民割裂开来,将农民排除在利益共享之外。
 
 


 
 

产业兴旺:不能一窝蜂“乡乡搞旅游村村建景点”

( 2018-06-15 ) 稿件来源: 新华每日电讯调查·观察
  相关文章: 

   
 
 请注意:



·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有关法律、法规,尊重网上道德,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引起的法律责任。
·新华每日电讯拥有管理笔名和留言的一切权利。
·您在新华每日电讯留言板发表的言论,新华每日电讯有权在网站内转载或引用。
·新华每日电讯新闻留言板管理人员有权保留或删除其管辖留言中的任意内容。
·如您对管理有意见请向留言板管理员反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