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草地周刊 |
16 |
12/16 |
11
|
12
|
13
|
>
|
>| |
|
|
PDF版 |
|
|
|
|
|
晚晴室外道晚晴 |
探访弘一法师的圆寂之所 |
|
( 2018-05-25 ) 稿件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草地周刊 |
|
侯军
此番来泉州,是要拜望一位乡贤——李叔同。前几次来,已寻访了他的许多居留之所。遗憾的是,一直没能探访法师最后的“迁化”之地——晚晴室。彼时,这块地方还被一所精神病院占用。这次得知这家医院搬迁了,探访晚晴室的愿望终于可以实现了。
(一)
午后小巷人静。被现代高楼挤压在大院一隅的晚晴室,显得有些形单影只。所谓“晚晴室”应是弘一法师起的雅号,本属于泉州不二祠温陵养老院的三间平房。其对面就是大名鼎鼎的“小山丛竹”遗址。不二祠、小山丛竹、晚晴室,这三个“名胜”其实是一个地方,就好像考古学常说的“文化层的叠加”,这里也是泉州历史文化深厚而悠久的缩影——不二祠纪念的是泉州历史上与韩愈同榜的第一个“榜眼”欧阳詹,“不二祠”就是取其“独一无二”的意思;“小山丛竹”则是宋代的一个民间书院,始建于北宋年间,后因朱熹曾在此讲学而闻名。如今,不二祠和小山丛竹书院均已荡然无存,只有一个石牌坊兀然独立,上面有个石匾,刻着朱熹以行楷书写的“小山丛竹”四个大字,边上“晦翁书”的题款尚依稀可辨。相形之下,只有晚晴室因年代较晚,依然保存完整。
晚晴室的房门都上着锁,显然还没有整修开放,依然是原汁原味的老屋。从窗口向内望去,木椽撑脊,明瓦覆顶,青砖墁地。室内面积不过十几平方米。看着这间普普通通的闽南民居,我脑海中顿时浮现出那张非常有名的“弘一法师圆寂像”:一张木床,一领草席,床下一双草履,身上一袭衲衣,这一幕就是在眼前这间老屋中发生的……
弘一法师圆寂于1942年10月13日,距离他的63岁生日还差十天。这个从天津大宅门走出来的“富二代”,在人世间走遍了大江南北,阅尽了富贵繁华,看透了世态炎凉,最终落脚在这间小小的闽南老屋里。他侧卧在简陋到极点的木床上,没铺褥子,没盖被子,甚至没穿袜子,头枕右手,悠然鹤归——这就是天津卫“桐达李家”大院里走出来的那位翩翩少年吗?这就是沪上“城南诗社”里被誉为“李也文名大似斗”的青年诗人吗?这就是声色场中高歌“愁万斛,且收起”;“休怒骂,且游戏”的那位多情公子吗?这就是负笈东瀛艺惊四座,首展油画首演话剧的文艺新星吗?这就是西子湖畔一把折扇一袭长衫,一曲《送别》传唱久、一笔书法举世珍的艺坛巨擘吗……如今,他已化身为弘一法师了,抛却了所有美誉浮名,割断了无数情丝恨缕,舍离了万般俗世烦恼,一钵一伞,飘然而去,进山登峰,入寺念佛,四方游走二十载,转眼之间,法师渐渐衰老了、生病了,他自感生命即将走到尽头了。
早在1937年夏秋之间,弘一法师应天津老乡倓虚法师之邀,远赴青岛湛山寺讲律。临行之时,他与倓虚法师合十话别:“老法师,我这次走后,今生不能再来了。将来我们大家同到西方极乐世界再见吧!”在倓虚法师的回忆录中,他讲到此处,有些动情:“(弘一)说话声音很小,很真挚,很沉静,让人听到都很感动。”(见《影尘回忆录》第218页)
1938年春夏之间,他的弟子丰子恺曾写信要接他去桂林安养,他回信写道:“朽人年来老态日增,不久即往生极乐。故于今春在泉州及惠安尽力弘法,近在漳州亦尔。犹如夕阳,殷红绚烂,随即西沉。吾生亦尔,世寿将尽,聊作最后之纪念耳。”(引自夏丏尊《怀晚晴老人》,见《夏丏尊文集·平屋之辑》第254页)
或许弘一法师在冥冥中已预感到大限将至,故而在其最后的岁月里,更加发奋地讲学和写作——在弘一法师年谱中,我们看到法师在最后一段岁月里,其日程之频密,行脚之奔波,工作量之浩大,都是常人难以想象的。
弘一法师在晚晴室最后几日的情形,在僧睿法师的回忆中有十分详尽的实录:“阴历八月十五、十六两日,为众讲《八大人觉经》后,即感精神不振。同时,为晋江中学学生写中堂百余幅。廿三日渐示微疾,然力拒医药及探问,一心念佛。廿七日完全断食,只饮开水。犹勉强为人作书(因约期已至)。廿八日下午,自写遗嘱云:‘余于未命终前,临命终时,既命终后,皆托妙莲师一人负责。他人无论何人,不得干预。’并盖私章。九月初一下午,书‘悲欣交集’一纸交妙莲师。此为法师最后之墨宝。至初四七时三刻安详西逝。”
这是我迄今读到的关于法师最后时刻的最确凿的记录,也是76年前在眼前这间老屋中上演的“活剧”。如今,晚晴室犹在,而斯人远去,留下的只有凭吊者不绝的叹息。
(二)
大约在法师圆寂的半月前,他已写好了两封内容基本相同的告别信,一封给弟子刘质平,一封给老友夏丏尊。对此,夏丏尊曾写过一篇《弘一大师的遗书》,记载了法师此信的原文——
丏尊居士文席:
朽人已于九月初四日迁化,曾赋二偈,附录于后:
君子之交,其淡如水。执象而求,咫尺千里。
问余何适,廓尔亡言。华枝春满,天心月圆。
夏先生在读信之后就发现:“信上‘九’、‘初四’三字用红笔写,似乎不是他的亲笔,是另外一个人填上去的。”后有当事者亲述,此三字确实是前来办理丧事的寿山法师,依照弘一法师的遗旨补填上去的。由此可知,法师本人早已看淡生死,视死如归了。在他的视域里,万物皆空,生死无别;在世并非苦,往生为极乐。在我等俗人看来,这种超越生死的大境界,恰是弘一法师的无可企及处,也是后人引颈翘首而仰之的原因之一。
置身于晚晴室外,回味着弘一与夏氏的生死情缘,我不禁又联想到由夏丏尊发起倡建的那所“晚晴山房”。那是在1928年11月,由夏丏尊、刘质平、丰子恺、经亨颐等七位友生发起,为弘一法师在浙江上虞白马湖畔募款筑居。翌年初夏,山居告竣,就在小山东麓,盖起平房三间,环境清幽,草木怡人。法师很喜欢这个居所,遂以李商隐“天意怜幽草,人间重晚晴”的诗意,将新居命名为“晚晴山房”。那年秋天,他从温州返回绍兴,就在“晚晴山房”小住;次年春天,他从福建返浙,又来这里校订天津新版《行事钞记》,直到秋天才离去。1930年6月,法师再次在此驻留。当时好友经亨颐也住在白马湖小山附近,名其居所为“长松山房”。两座“山房”,遥遥相望。适逢夏丏尊要过45岁生日,经亨颐作画一幅,题曰:“清风长寿,淡泊神仙”。这三位当年同在杭州第一师范任教的同事兼挚友,在经历了世事变迁、身世演化之后,如今在白马湖畔重新相聚,他们的心中自有无限感慨,情至深处,三人皆潸然泪下。那次聚会,弘一法师也为夏丏尊题写了两幅偈语,皆是《仁王般若经》中的句子,主题分别是“苦”和“空”。
依照夏丏尊等人的心意,自然是希望弘一法师能在“晚晴山房”常驻,即使四方游走,也不妨以此为轴心。然而,后来的事实却未能如其所愿。弘一法师一年后就离开浙江南下福建,将人生的最后十年托付给闽南,且终生再也没有回到“晚晴山房”。个中缘由,弘一法师本人从未明确解答。不过,有一件轶事或许从侧面透出一丝消息——
1931年夏天,弘一法师应邀来到宁波慈溪金仙寺讲律。该寺亦幻法师就与古刹五磊寺的显莲大和尚(一说为栖莲)商议,想请弘一法师转到五磊寺来,商议一下在此创建律学院的事情。弘一法师已发愿重振淹沦数百年的南山律宗,在他心中创建律学院自然是第一要务。闻知亦幻和显莲两位法师有此兴学之议,他自然是欣然前往。孰料,弘一此行却受挫而返。原因其说不一:一说是,双方本来商议募捐办学,十分契合。谁知显莲法师起了贪念,备下厚厚的募款册,还要请弘一法师写序题词,显然是要借机广募钱款,大捞一票。弘一法师识破其居心,遂飘然而去;另一说则与之略有出入,说那位显莲法师本以为弘一法师是来短期讲学的,一听弘一要在这里办院兴学,顿时态度大变,跑去跟老和尚讲:“弘一要办律学院,经费哪里来?将来越办越大,肯定要我们寺院兜着,哪里应付得了呀!”把老和尚说得目瞪口呆。据随行的弘一弟子宽愿法师回忆,师父闻知此事后,心平气和地对五磊寺方丈说:“你别着慌,我这就离开,你放心吧!”
这两种说法,看似有异,实则不外乎一个“钱”字。或许,将这两种说法“对接”起来,恰恰更接近事实的真相:预谋大捞一票在前,被弘一法师婉拒之后则立即变脸,如此前倨后恭的糗事,在人世间难道还少见么?无怪乎此后不久,当学生潘天寿向老师请益时,弘一法师对他说了这样一番话:“别以为佛门清静,出家人之间也会有争斗,有烦恼。”法师一向谦和,不道人非。而今既出此言,显然与五磊寺的遭遇隐然相关。
这次受挫,使弘一法师打消了兴建律学院的念头,转而游走四方讲律,同时集中精力编订律学经典。而恰在此时,闽南各地则学风炽盛,僧众求学若渴。于是,他在1932年深秋,第三次南下,从此居停于八闽之间,不再离开。
在夏丏尊《怀晚晴老人》一文中,还写到1937年法师去青岛讲律返闽时,曾特意在上海作短暂停留,为的是与他见上一面。临别时对他说:“后年我六十岁,如果有缘,当重来江浙,顺便到白马湖晚晴山房去小住一回,且看吧!”
显然,弘一法师对“晚晴山房”一直心有牵念,而夏丏尊更是一直期盼着“晚晴山房”能有缘迎回它的旧主。但弘一法师却是“黄鹤一去不复返”。据夏丏尊后来记述:“山房无人居宁,门窗砖瓦被盗垂尽,闻将成废墟矣。”(见夏丏尊《<晚晴山房书简>序》)
(三)
闽南山水多情,生时留住了弘一法师;泉州古城有幸,死后留住了晚晴室。不要轻看眼前这三间普通的平房,这里曾经迎送过一个崇高而孤寂的灵魂,因而也注定会像泉州其他与弘一相关的景点一样,成为人们世代瞻仰流连的“名胜”。
时近黄昏,夕阳的斜晖铺满晚晴室前的庭院。庭院里有一棵很粗的杨桃树,密密匝匝的浓叶间,依稀可见三两只尚未采摘的果实。我在树下的石凳上坐了下来,静听树枝在微风中絮语,任凭思绪飘向远方……
我在想,弘一作为复兴南山律宗的第十一代宗师,临终时却如此贫寒蹇促,是他没有钱吗?这怎么可能呢?从身边弟子的记录中,我们分明看到,直到病卧晚晴室之时,上海还有一位善心人士给他汇来千元供养,弘一法师却让弟子把钱转给了开元寺,还搭上一副夏丏尊赠给他的白金水晶眼镜,他说,这眼镜太高级,我不戴,拿去卖了吧——后来寺里把这副眼镜卖了500元,一并做了道粮之资。弘一法师身为律宗大师,一向是自奉微薄持戒谨严,而对某些人贪图钱财的行径,更是深恶痛绝——只有理解了这一点,才会明白他离开五磊寺何以如此决绝……
我又在想,当下的晚晴室是如此清静,坐了许久都不见一人前来,这难道不是我此行的“福报”么?一旦开放为旅游景点,游人摩肩接踵,哪里还会有此刻的悠然呢?而弘一法师“阅尽繁华,归于沉寂”的人生轨迹,或许正如面前的晚晴室一样,安于一隅,让人在凝望中豁然开悟。晚晴室现在还没修缮,将来整修时应该从弘一法师的书法中集出“晚晴室”三字,做一木牌匾,不用太大,但一定要朴素而精致。
我的思绪忽地又跳跃到浙江上虞白马湖畔,那座早生十余年的“晚晴山房”,应视为是此间晚晴室的前身。文献记载说,当初弘一法师曾给夏丏尊题写过一个书法字幅:“天意怜幽草,人间爱晚晴。”应该找回那幅原作,翻刻一石,立在此地。我又记起在天津的“李叔同书法碑林”里也有一块刻石,刻的就是弘一法师当年写给夏丏尊的字幅,上面还题着上款:“丏尊居士慧鉴”……
时光荏苒,屈指算来,天津那座“李叔同书法碑林”已建成28年了。当时,我还在天津日报当政教部主任,还曾参与过“碑林”落成的新闻报道。时空转换,思接千里,如今的我已是两鬓如霜,年近花甲了。此刻置身于晚晴室外,坐在或许当年弘一法师也曾坐过的石凳上,回首前尘,怎能不心生百感?于是,一首小诗逐渐在脑海中酝酿而成了——“津门俊彦化高僧,阅尽繁华入佛庭。怎耐衾单冬夜冷,岂堪名重芥尘轻。孤身继绝兴宗律,幽草悲欣爱晚晴。默对乡贤我自愧,长揖襟泪点心灯。”
|
|
晚晴室外道晚晴
|
探访弘一法师的圆寂之所
|
|
|
( 2018-05-25 ) 稿件来源: 新华每日电讯草地周刊 |
|
|
|
晚晴室外道晚晴 |
探访弘一法师的圆寂之所 |
|
( 2018-05-25 ) 稿件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草地周刊 |
|
侯军
此番来泉州,是要拜望一位乡贤——李叔同。前几次来,已寻访了他的许多居留之所。遗憾的是,一直没能探访法师最后的“迁化”之地——晚晴室。彼时,这块地方还被一所精神病院占用。这次得知这家医院搬迁了,探访晚晴室的愿望终于可以实现了。
(一)
午后小巷人静。被现代高楼挤压在大院一隅的晚晴室,显得有些形单影只。所谓“晚晴室”应是弘一法师起的雅号,本属于泉州不二祠温陵养老院的三间平房。其对面就是大名鼎鼎的“小山丛竹”遗址。不二祠、小山丛竹、晚晴室,这三个“名胜”其实是一个地方,就好像考古学常说的“文化层的叠加”,这里也是泉州历史文化深厚而悠久的缩影——不二祠纪念的是泉州历史上与韩愈同榜的第一个“榜眼”欧阳詹,“不二祠”就是取其“独一无二”的意思;“小山丛竹”则是宋代的一个民间书院,始建于北宋年间,后因朱熹曾在此讲学而闻名。如今,不二祠和小山丛竹书院均已荡然无存,只有一个石牌坊兀然独立,上面有个石匾,刻着朱熹以行楷书写的“小山丛竹”四个大字,边上“晦翁书”的题款尚依稀可辨。相形之下,只有晚晴室因年代较晚,依然保存完整。
晚晴室的房门都上着锁,显然还没有整修开放,依然是原汁原味的老屋。从窗口向内望去,木椽撑脊,明瓦覆顶,青砖墁地。室内面积不过十几平方米。看着这间普普通通的闽南民居,我脑海中顿时浮现出那张非常有名的“弘一法师圆寂像”:一张木床,一领草席,床下一双草履,身上一袭衲衣,这一幕就是在眼前这间老屋中发生的……
弘一法师圆寂于1942年10月13日,距离他的63岁生日还差十天。这个从天津大宅门走出来的“富二代”,在人世间走遍了大江南北,阅尽了富贵繁华,看透了世态炎凉,最终落脚在这间小小的闽南老屋里。他侧卧在简陋到极点的木床上,没铺褥子,没盖被子,甚至没穿袜子,头枕右手,悠然鹤归——这就是天津卫“桐达李家”大院里走出来的那位翩翩少年吗?这就是沪上“城南诗社”里被誉为“李也文名大似斗”的青年诗人吗?这就是声色场中高歌“愁万斛,且收起”;“休怒骂,且游戏”的那位多情公子吗?这就是负笈东瀛艺惊四座,首展油画首演话剧的文艺新星吗?这就是西子湖畔一把折扇一袭长衫,一曲《送别》传唱久、一笔书法举世珍的艺坛巨擘吗……如今,他已化身为弘一法师了,抛却了所有美誉浮名,割断了无数情丝恨缕,舍离了万般俗世烦恼,一钵一伞,飘然而去,进山登峰,入寺念佛,四方游走二十载,转眼之间,法师渐渐衰老了、生病了,他自感生命即将走到尽头了。
早在1937年夏秋之间,弘一法师应天津老乡倓虚法师之邀,远赴青岛湛山寺讲律。临行之时,他与倓虚法师合十话别:“老法师,我这次走后,今生不能再来了。将来我们大家同到西方极乐世界再见吧!”在倓虚法师的回忆录中,他讲到此处,有些动情:“(弘一)说话声音很小,很真挚,很沉静,让人听到都很感动。”(见《影尘回忆录》第218页)
1938年春夏之间,他的弟子丰子恺曾写信要接他去桂林安养,他回信写道:“朽人年来老态日增,不久即往生极乐。故于今春在泉州及惠安尽力弘法,近在漳州亦尔。犹如夕阳,殷红绚烂,随即西沉。吾生亦尔,世寿将尽,聊作最后之纪念耳。”(引自夏丏尊《怀晚晴老人》,见《夏丏尊文集·平屋之辑》第254页)
或许弘一法师在冥冥中已预感到大限将至,故而在其最后的岁月里,更加发奋地讲学和写作——在弘一法师年谱中,我们看到法师在最后一段岁月里,其日程之频密,行脚之奔波,工作量之浩大,都是常人难以想象的。
弘一法师在晚晴室最后几日的情形,在僧睿法师的回忆中有十分详尽的实录:“阴历八月十五、十六两日,为众讲《八大人觉经》后,即感精神不振。同时,为晋江中学学生写中堂百余幅。廿三日渐示微疾,然力拒医药及探问,一心念佛。廿七日完全断食,只饮开水。犹勉强为人作书(因约期已至)。廿八日下午,自写遗嘱云:‘余于未命终前,临命终时,既命终后,皆托妙莲师一人负责。他人无论何人,不得干预。’并盖私章。九月初一下午,书‘悲欣交集’一纸交妙莲师。此为法师最后之墨宝。至初四七时三刻安详西逝。”
这是我迄今读到的关于法师最后时刻的最确凿的记录,也是76年前在眼前这间老屋中上演的“活剧”。如今,晚晴室犹在,而斯人远去,留下的只有凭吊者不绝的叹息。
(二)
大约在法师圆寂的半月前,他已写好了两封内容基本相同的告别信,一封给弟子刘质平,一封给老友夏丏尊。对此,夏丏尊曾写过一篇《弘一大师的遗书》,记载了法师此信的原文——
丏尊居士文席:
朽人已于九月初四日迁化,曾赋二偈,附录于后:
君子之交,其淡如水。执象而求,咫尺千里。
问余何适,廓尔亡言。华枝春满,天心月圆。
夏先生在读信之后就发现:“信上‘九’、‘初四’三字用红笔写,似乎不是他的亲笔,是另外一个人填上去的。”后有当事者亲述,此三字确实是前来办理丧事的寿山法师,依照弘一法师的遗旨补填上去的。由此可知,法师本人早已看淡生死,视死如归了。在他的视域里,万物皆空,生死无别;在世并非苦,往生为极乐。在我等俗人看来,这种超越生死的大境界,恰是弘一法师的无可企及处,也是后人引颈翘首而仰之的原因之一。
置身于晚晴室外,回味着弘一与夏氏的生死情缘,我不禁又联想到由夏丏尊发起倡建的那所“晚晴山房”。那是在1928年11月,由夏丏尊、刘质平、丰子恺、经亨颐等七位友生发起,为弘一法师在浙江上虞白马湖畔募款筑居。翌年初夏,山居告竣,就在小山东麓,盖起平房三间,环境清幽,草木怡人。法师很喜欢这个居所,遂以李商隐“天意怜幽草,人间重晚晴”的诗意,将新居命名为“晚晴山房”。那年秋天,他从温州返回绍兴,就在“晚晴山房”小住;次年春天,他从福建返浙,又来这里校订天津新版《行事钞记》,直到秋天才离去。1930年6月,法师再次在此驻留。当时好友经亨颐也住在白马湖小山附近,名其居所为“长松山房”。两座“山房”,遥遥相望。适逢夏丏尊要过45岁生日,经亨颐作画一幅,题曰:“清风长寿,淡泊神仙”。这三位当年同在杭州第一师范任教的同事兼挚友,在经历了世事变迁、身世演化之后,如今在白马湖畔重新相聚,他们的心中自有无限感慨,情至深处,三人皆潸然泪下。那次聚会,弘一法师也为夏丏尊题写了两幅偈语,皆是《仁王般若经》中的句子,主题分别是“苦”和“空”。
依照夏丏尊等人的心意,自然是希望弘一法师能在“晚晴山房”常驻,即使四方游走,也不妨以此为轴心。然而,后来的事实却未能如其所愿。弘一法师一年后就离开浙江南下福建,将人生的最后十年托付给闽南,且终生再也没有回到“晚晴山房”。个中缘由,弘一法师本人从未明确解答。不过,有一件轶事或许从侧面透出一丝消息——
1931年夏天,弘一法师应邀来到宁波慈溪金仙寺讲律。该寺亦幻法师就与古刹五磊寺的显莲大和尚(一说为栖莲)商议,想请弘一法师转到五磊寺来,商议一下在此创建律学院的事情。弘一法师已发愿重振淹沦数百年的南山律宗,在他心中创建律学院自然是第一要务。闻知亦幻和显莲两位法师有此兴学之议,他自然是欣然前往。孰料,弘一此行却受挫而返。原因其说不一:一说是,双方本来商议募捐办学,十分契合。谁知显莲法师起了贪念,备下厚厚的募款册,还要请弘一法师写序题词,显然是要借机广募钱款,大捞一票。弘一法师识破其居心,遂飘然而去;另一说则与之略有出入,说那位显莲法师本以为弘一法师是来短期讲学的,一听弘一要在这里办院兴学,顿时态度大变,跑去跟老和尚讲:“弘一要办律学院,经费哪里来?将来越办越大,肯定要我们寺院兜着,哪里应付得了呀!”把老和尚说得目瞪口呆。据随行的弘一弟子宽愿法师回忆,师父闻知此事后,心平气和地对五磊寺方丈说:“你别着慌,我这就离开,你放心吧!”
这两种说法,看似有异,实则不外乎一个“钱”字。或许,将这两种说法“对接”起来,恰恰更接近事实的真相:预谋大捞一票在前,被弘一法师婉拒之后则立即变脸,如此前倨后恭的糗事,在人世间难道还少见么?无怪乎此后不久,当学生潘天寿向老师请益时,弘一法师对他说了这样一番话:“别以为佛门清静,出家人之间也会有争斗,有烦恼。”法师一向谦和,不道人非。而今既出此言,显然与五磊寺的遭遇隐然相关。
这次受挫,使弘一法师打消了兴建律学院的念头,转而游走四方讲律,同时集中精力编订律学经典。而恰在此时,闽南各地则学风炽盛,僧众求学若渴。于是,他在1932年深秋,第三次南下,从此居停于八闽之间,不再离开。
在夏丏尊《怀晚晴老人》一文中,还写到1937年法师去青岛讲律返闽时,曾特意在上海作短暂停留,为的是与他见上一面。临别时对他说:“后年我六十岁,如果有缘,当重来江浙,顺便到白马湖晚晴山房去小住一回,且看吧!”
显然,弘一法师对“晚晴山房”一直心有牵念,而夏丏尊更是一直期盼着“晚晴山房”能有缘迎回它的旧主。但弘一法师却是“黄鹤一去不复返”。据夏丏尊后来记述:“山房无人居宁,门窗砖瓦被盗垂尽,闻将成废墟矣。”(见夏丏尊《<晚晴山房书简>序》)
(三)
闽南山水多情,生时留住了弘一法师;泉州古城有幸,死后留住了晚晴室。不要轻看眼前这三间普通的平房,这里曾经迎送过一个崇高而孤寂的灵魂,因而也注定会像泉州其他与弘一相关的景点一样,成为人们世代瞻仰流连的“名胜”。
时近黄昏,夕阳的斜晖铺满晚晴室前的庭院。庭院里有一棵很粗的杨桃树,密密匝匝的浓叶间,依稀可见三两只尚未采摘的果实。我在树下的石凳上坐了下来,静听树枝在微风中絮语,任凭思绪飘向远方……
我在想,弘一作为复兴南山律宗的第十一代宗师,临终时却如此贫寒蹇促,是他没有钱吗?这怎么可能呢?从身边弟子的记录中,我们分明看到,直到病卧晚晴室之时,上海还有一位善心人士给他汇来千元供养,弘一法师却让弟子把钱转给了开元寺,还搭上一副夏丏尊赠给他的白金水晶眼镜,他说,这眼镜太高级,我不戴,拿去卖了吧——后来寺里把这副眼镜卖了500元,一并做了道粮之资。弘一法师身为律宗大师,一向是自奉微薄持戒谨严,而对某些人贪图钱财的行径,更是深恶痛绝——只有理解了这一点,才会明白他离开五磊寺何以如此决绝……
我又在想,当下的晚晴室是如此清静,坐了许久都不见一人前来,这难道不是我此行的“福报”么?一旦开放为旅游景点,游人摩肩接踵,哪里还会有此刻的悠然呢?而弘一法师“阅尽繁华,归于沉寂”的人生轨迹,或许正如面前的晚晴室一样,安于一隅,让人在凝望中豁然开悟。晚晴室现在还没修缮,将来整修时应该从弘一法师的书法中集出“晚晴室”三字,做一木牌匾,不用太大,但一定要朴素而精致。
我的思绪忽地又跳跃到浙江上虞白马湖畔,那座早生十余年的“晚晴山房”,应视为是此间晚晴室的前身。文献记载说,当初弘一法师曾给夏丏尊题写过一个书法字幅:“天意怜幽草,人间爱晚晴。”应该找回那幅原作,翻刻一石,立在此地。我又记起在天津的“李叔同书法碑林”里也有一块刻石,刻的就是弘一法师当年写给夏丏尊的字幅,上面还题着上款:“丏尊居士慧鉴”……
时光荏苒,屈指算来,天津那座“李叔同书法碑林”已建成28年了。当时,我还在天津日报当政教部主任,还曾参与过“碑林”落成的新闻报道。时空转换,思接千里,如今的我已是两鬓如霜,年近花甲了。此刻置身于晚晴室外,坐在或许当年弘一法师也曾坐过的石凳上,回首前尘,怎能不心生百感?于是,一首小诗逐渐在脑海中酝酿而成了——“津门俊彦化高僧,阅尽繁华入佛庭。怎耐衾单冬夜冷,岂堪名重芥尘轻。孤身继绝兴宗律,幽草悲欣爱晚晴。默对乡贤我自愧,长揖襟泪点心灯。”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