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报旧版 2018年05月17日 上一期 下一期
3上一篇  4下一篇  
返回本版列表    点击率:  字体: 放大  默认  缩小  
新闻纵深
8 5/8 4 5 6 > >|
PDF版
本版面文章
· 川航“英雄机长”同媒体见面
· 以为最高峰 前面还有峰
· 人生下半场 让想法落地
· 空军为川航航班安全备降“保驾护航”
·  “中国制造 ”激活波士顿百年地铁

  相关文章: 
以为最高峰 前面还有峰
对话柳传志

( 2018-05-17 ) 稿件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新闻纵深
 
  


  从中科院计算所传达室一间小平房创业起家,到年收入超过3000亿人民币的投资控股公司,“联想”,不仅是中关村的一张名片,更是走向全球的中国知名品牌。

  今天的联想怎样了?中关村这片土壤上,究竟孕育了一种怎样的精神?中关村的未来会怎样?记者带着一系列问题走进位于中关村科学院南路2号的融科资讯中心,和74岁的联想控股董事长、联想集团创始人柳传志面对面。

“首先要看清楚大趋势”


  记者:人们都说现在是第四次工业革命时代、人工智能时代。在这个新时代,联想的机遇和挑战是什么?

  柳传志:首先要看清楚大趋势,“未来科技”一定会对整个社会产生巨大影响。从历史上看,两三千年来,科技对社会的影响几乎一直是一条很低的曲线,到电脑出现后就开始剧烈地往上走。未来,智能互联网和生命科学、能源等结合,这个曲线向上的陡度将会大幅度增加,可能十几年、二十几年后就会产生今天完全没法想象的变化。

  今天联想集团在高科技领域遇到了很大挑战,但是我心里不慌,原因是我另外有一块很大的底盘,就是联想控股的其他业务。除了IT板块,我们的战略投资还覆盖金融服务、创新消费与服务、农业与食品、新材料等板块。财务投资业务中,“联想之星”在生命科学、人工智能等高科技领域进行了广泛布局。联想控股有足够的净资产、利润和现金流。我们要重新研究在新一波科技浪潮中受到了什么样的挑战,下边应该怎么做。

中关村精神:“敢为人先”


  记者:“中关村”这三个字对您来说,意味着什么?

  柳传志:中关村是联想的发祥地。包括我自己,中关村的科技人员在改革开放中趟出了一条路。

  在商品极度匮乏、计划经济体制起决定性作用时,中关村自我突破,形成了电脑流通中心,后来成为一个高科技产业发展中心,对中国信息化建设发挥了很大作用。在中关村成为创新试验园区后,各地相继有了很多高科技园区,一下子把中国的科技产业水准带上来了。

  中关村“第一炮”是IT行业。我们引以为豪的是,当时“大兵压境”,人家相当于“航空母舰”,我们是“小舢板”,资金、技术、管理都不是一个“吨位”的。但咱有这么一股劲儿去拼,最后一步步迎头赶上,甚至超到前头。恰恰又是电脑这个行业,对推动今天中国的高科技发展发挥了作用。中关村前景辉煌,我相信将来能为国家做出更大成绩。

  记者:您理解的中关村精神是什么?

  柳传志:中关村要敢为人先,这点我体会得非常清楚。因为中国的企业家以前总被人家笑话,说是中国制造而不是中国创造。很多东西都是从中关村开始有突破、有创新,中关村在北京的经济发展中起了举足轻重的作用。通过科技创新推动经济发展,这在中关村体现得非常充分,其实就是敢为人先、领先一步。

“憋”出来的创新


  记者:我发现,您特别喜欢用“憋”这个字,为什么?

  柳传志:创新确实是“憋”出来的。最初,中国的科技领域跟人家差得老远,被人家封锁。我们创业时的存储器是磁心存储器,人工拿手穿,不知道和发达国家差了多少。给我震动最大的是,当时台湾在软盘驱动器、某些元器件方面能够占到世界的20%到30%。原来老以为非得是欧洲人、美国人、日本人才能做,这下给了我们信心,我说中国人能做,我们于是放开了手脚。

  在那个年代,我们对未来充满了憧憬。国家给我们指明了一条突破“鸟笼经济”的道路,更放开了身上的绳索,看看到底能闯出什么路来。我觉得这是咱们国家最了不起的地方,体制机制上进行了开放,让民营企业去做,这一做不得了。

  “以为到了最高峰,前面还有‘峰’”


  记者:您选择了一面峭壁,但您身下还是一面峭壁,只能在这个上面去凿出洞眼,一步一步往上攀登。对吗?

  柳传志:对,永远是峭壁。不仅是现在,即使是将来,也是这样。过了一峰又一峰,爬到最前面的峰时回过头看,原来前面过的是“丘陵”。你以为到最高峰了,前面还有“峰”。我想这就是高科技企业选择的道路,其实也是中国所选择的道路。

  “摔得鼻青脸肿,也要再往上爬”


  记者:当下的创业者面临着众多竞争,您能不能传授给他们一个挺住、憋住、熬住的“锦囊”?

  柳传志:我并不鼓励所有人都创业。人的性格特点不一样,有的人是属于“过日子”的人,有的人是属于“奔日子”的人。但总要有一些人不停向上追求,摔得鼻青脸肿,也要再往上爬。而这些人创业成功的是少数,也许70%到80%是不成功的。创业者多半是想要“奔日子”的人,要承担很多责任,要为未来设想,会有一个飞跃式的提高。

(记者:李斌、陈芳、余晓洁、阳娜)据新华社北京5月16日电

 

以为最高峰前面还有峰
对话柳传志

( 2018-05-17 ) 稿件来源: 新华每日电讯新闻纵深
  相关文章: 

   
 
 请注意:



·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有关法律、法规,尊重网上道德,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引起的法律责任。
·新华每日电讯拥有管理笔名和留言的一切权利。
·您在新华每日电讯留言板发表的言论,新华每日电讯有权在网站内转载或引用。
·新华每日电讯新闻留言板管理人员有权保留或删除其管辖留言中的任意内容。
·如您对管理有意见请向留言板管理员反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