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草地周刊 |
16 |
11/16 |
10
|
11
|
12
|
>
|
>| |
|
|
PDF版 |
|
|
|
|
|
雅会之风可复睹 |
|
|
( 2018-05-04 ) 稿件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草地周刊 |
|
马斗全
如今的诗文网站和微信公众号实在太多了,我很喜欢安徽的“雅集”网和“雅集”微信公众号的“雅集”之名,觉得这名字起得很好,不张扬,雅致而有意味。创办人是位年轻女性,用时下新闻话语来说,还是位“外国友人”,叫伊丽郎娜。网站和公微能用这样的名字,当然与伊丽郎娜不但中文水平很高而且擅诗词有关。我的文朋诗友很多,熟识的都知道我在社科院工作数十年,很少参加所谓“学术会议”,而喜欢参加一些雅集活动。这是因为,雅集不但有传统意味,而且多有实效。
雅集,或曰雅聚,即古人所云雅会,指文人因所好之事而聚会,如吟诗谈文、交流书画琴棋技艺等。因皆属雅事,故冠一“雅”字,而为文人所喜,柳永词中曾叹“尘事常多雅会稀”。文人雅会,在我国有着极为悠久的历史。最早且著名之雅会,应数公元353年王羲之发起召集的兰亭之会。更著名之雅会,是北宋苏轼、苏辙、黄庭坚、李公麟、米芾、晁补之、张耒、秦观等十六人的西园雅集,李公麟画有《西园雅集图》,米芾作记,而成千古佳话。
雅会人数可多可少,王羲之召集的兰亭之会,四十多人,属规模较大者。唐代诗人鲍溶与人八月佳辰之雅会,则“池上闲闲四五人”。这种雅会,多为同道之友自发组织,有的甚至是即兴而聚,不同于如今的正式会议。所以较为松散,较多随意性,一般没有什么纪律和要求,有的甚至没有事先安排的程序。雅会之目的,除所约定的内容外,还出于友情方面的原因。所以说,雅会其实就是聚会、交流、叙旧、闲谈。无套话成篇之领导讲话,无枯燥无味之大会发言。有倾心之交流,有真诚之探讨,乃至有无拘无束之嬉闹取乐。正是这种随意、闲谈式的雅会,能切实起到交流、探讨、提高的作用。传统的雅会形式,不但意义和作用明显优于现今许多学术会议,而且花钱不多,不须申请或筹措经费,往往由某人做东,或大家凑资。上世纪六十年代初,先师罗元贞先生与太原一些诗友每人摊一元五角作饭钱,而成饥馑年月之雅会,甚令人感。花自己或朋友的钱,比花纳税人的钱,要心安理得。
笔者因好诗文,多有文朋诗友,也就多预雅会。我所参加的雅会,也少则四五人,多则四十来人。多数是半天或一天,聚散匆匆,也有一连几天的。一连几天之雅会,往往带有一起登山临水的旅游内容。前些年,在太原每与一班朋友相聚。外地有朋友来,也多成雅会,如葛剑雄先生数次来并,皆事先告知,约诸友一聚。自打退休住北京后,我与太原朋友的雅会,就少了。一次寓真先生与几位朋友雅会,有《今与希田北记红儒诸友小聚,叙谈亦欢,惟斗全兄久别,憾甚焉,因成俚句聊寄思怀》之作,读之令人倍生想念。这些年来我更多参加的,是诗友雅会。中镇诗社即多有雅会活动,我每次必到。诗友雅会,似乎比文友雅会更有意味。联句斗韵,诗酒风流,真所谓“一觞一咏”。又如以诗句行酒令,击鼓传“句”,还有诗钟、诗谜等,只传统的花样就很多。有好几次是限定每人吟一句古诗来指席上菜肴。雅会没有纪律,酒席规定却很严格,所以每有人不小心而被罚酒。
文朋雅会,不一定要有所作,而诗友雅会,则不能无诗。这里还是抄本人一首雅会之作,以见当时情形。甲午腊月,著名老诗人于钟珩先生做东,邀几位在京中镇社友聚于前门街一百年老店,我携陈年汾酒往,参加者有北京大学名教授钱志熙先生和诗书画家魏新河、郑雪峰先生,聊谈甚久。我的诗为:“胜友重开诗酒筵,恣情啸傲御街前。天寒都忘时三九,馔美还欣店百年。世事蜩螗休在虑,骚人兴致独堪怜。思飞千载清谈里,暂遣闲愁一冁然。”“骚人兴致”“思飞千载”,绝非虚语。随后又与伊丽郎娜和合肥几位诗友相约春来巢湖雅会,即有诗云:“春草初生碧水平,湖山佳处畅吟情。东风送我行应早,来听娇莺第一声。”急于雅会之情不难想见。
明人笔记《雨航杂录》谈及当时诗人状况,曾慨叹道:“古时雅会之风不可复睹矣!”如今似乎可以说:雅会之风可复睹矣!
|
|
雅会之风可复睹
|
|
|
|
( 2018-05-04 ) 稿件来源: 新华每日电讯草地周刊 |
|
|
|
雅会之风可复睹 |
|
|
( 2018-05-04 ) 稿件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草地周刊 |
|
马斗全
如今的诗文网站和微信公众号实在太多了,我很喜欢安徽的“雅集”网和“雅集”微信公众号的“雅集”之名,觉得这名字起得很好,不张扬,雅致而有意味。创办人是位年轻女性,用时下新闻话语来说,还是位“外国友人”,叫伊丽郎娜。网站和公微能用这样的名字,当然与伊丽郎娜不但中文水平很高而且擅诗词有关。我的文朋诗友很多,熟识的都知道我在社科院工作数十年,很少参加所谓“学术会议”,而喜欢参加一些雅集活动。这是因为,雅集不但有传统意味,而且多有实效。
雅集,或曰雅聚,即古人所云雅会,指文人因所好之事而聚会,如吟诗谈文、交流书画琴棋技艺等。因皆属雅事,故冠一“雅”字,而为文人所喜,柳永词中曾叹“尘事常多雅会稀”。文人雅会,在我国有着极为悠久的历史。最早且著名之雅会,应数公元353年王羲之发起召集的兰亭之会。更著名之雅会,是北宋苏轼、苏辙、黄庭坚、李公麟、米芾、晁补之、张耒、秦观等十六人的西园雅集,李公麟画有《西园雅集图》,米芾作记,而成千古佳话。
雅会人数可多可少,王羲之召集的兰亭之会,四十多人,属规模较大者。唐代诗人鲍溶与人八月佳辰之雅会,则“池上闲闲四五人”。这种雅会,多为同道之友自发组织,有的甚至是即兴而聚,不同于如今的正式会议。所以较为松散,较多随意性,一般没有什么纪律和要求,有的甚至没有事先安排的程序。雅会之目的,除所约定的内容外,还出于友情方面的原因。所以说,雅会其实就是聚会、交流、叙旧、闲谈。无套话成篇之领导讲话,无枯燥无味之大会发言。有倾心之交流,有真诚之探讨,乃至有无拘无束之嬉闹取乐。正是这种随意、闲谈式的雅会,能切实起到交流、探讨、提高的作用。传统的雅会形式,不但意义和作用明显优于现今许多学术会议,而且花钱不多,不须申请或筹措经费,往往由某人做东,或大家凑资。上世纪六十年代初,先师罗元贞先生与太原一些诗友每人摊一元五角作饭钱,而成饥馑年月之雅会,甚令人感。花自己或朋友的钱,比花纳税人的钱,要心安理得。
笔者因好诗文,多有文朋诗友,也就多预雅会。我所参加的雅会,也少则四五人,多则四十来人。多数是半天或一天,聚散匆匆,也有一连几天的。一连几天之雅会,往往带有一起登山临水的旅游内容。前些年,在太原每与一班朋友相聚。外地有朋友来,也多成雅会,如葛剑雄先生数次来并,皆事先告知,约诸友一聚。自打退休住北京后,我与太原朋友的雅会,就少了。一次寓真先生与几位朋友雅会,有《今与希田北记红儒诸友小聚,叙谈亦欢,惟斗全兄久别,憾甚焉,因成俚句聊寄思怀》之作,读之令人倍生想念。这些年来我更多参加的,是诗友雅会。中镇诗社即多有雅会活动,我每次必到。诗友雅会,似乎比文友雅会更有意味。联句斗韵,诗酒风流,真所谓“一觞一咏”。又如以诗句行酒令,击鼓传“句”,还有诗钟、诗谜等,只传统的花样就很多。有好几次是限定每人吟一句古诗来指席上菜肴。雅会没有纪律,酒席规定却很严格,所以每有人不小心而被罚酒。
文朋雅会,不一定要有所作,而诗友雅会,则不能无诗。这里还是抄本人一首雅会之作,以见当时情形。甲午腊月,著名老诗人于钟珩先生做东,邀几位在京中镇社友聚于前门街一百年老店,我携陈年汾酒往,参加者有北京大学名教授钱志熙先生和诗书画家魏新河、郑雪峰先生,聊谈甚久。我的诗为:“胜友重开诗酒筵,恣情啸傲御街前。天寒都忘时三九,馔美还欣店百年。世事蜩螗休在虑,骚人兴致独堪怜。思飞千载清谈里,暂遣闲愁一冁然。”“骚人兴致”“思飞千载”,绝非虚语。随后又与伊丽郎娜和合肥几位诗友相约春来巢湖雅会,即有诗云:“春草初生碧水平,湖山佳处畅吟情。东风送我行应早,来听娇莺第一声。”急于雅会之情不难想见。
明人笔记《雨航杂录》谈及当时诗人状况,曾慨叹道:“古时雅会之风不可复睹矣!”如今似乎可以说:雅会之风可复睹矣!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