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调查观察周刊 |
16 |
14/16 |
13
|
14
|
15
|
>
|
>| |
|
|
PDF版 |
|
|
|
|
|
“隐形贫困人口”不是病,也不需要药 |
|
|
( 2018-04-27 ) 稿件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调查观察周刊 |
|
沈彬
继“佛系青年”“丧文化”之后,又一个新词火了——“隐形贫困人口”。每个网络热词都有它特殊的意蕴,能触到生活的痛点,抚弄到心灵的伤处。“隐形贫困人口”,指代的是生活在大都市里、有一份体面的工作且月薪不低,却因为穿当季新款衣服、集齐全色系的口红、去网红餐馆“拔草”、请私教练瑜伽、租看得见CBD夜景的房子,结果存款低得可怜,甚至就是月光族。
“隐形贫困人口”一词大热,背后是中国跨越式发展带来的消费升级以及消费观的代际更迭。
80后乃至90后的父辈一代,大多经历过计划经济时代。在物质短缺的背景下,大多数城市居民的工资曾被长期锁定在36元,而农民的收入则更低,唯一能积累财富的方式便是节省——从牙缝里省钱,能买便宜的,绝对不买贵的,将生活消费压在刚够温饱的底线上,下馆子、打车在老一辈眼中都是某种“犯罪”。这种消费观带来的结果就是,中国人的储蓄率长期以来居于世界前列。
然而,现实正在悄然改变。年轻一代的消费理念已明显不同,他们从心态上走出父辈经历的“短缺时代”,热衷于拥抱消费,享受生活,并不天然觉得赚钱的目的就是为了存钱。另一方面,整个国家的经济运行模式也在改变,国内消费正在成为中国经济的重要引擎。被称为相当于美国全国人口的中国中等收入群体,用自己强大的消费能力,在“双11”购物节、出境旅游购物时,完成了一个个史诗般的消费传奇。
法国思想家居伊·德波在上世纪六十年代的著作《景观社会》中追问:何为景观?“就是它不只是你看到的这种景象,而是你看到后,马上会流口水,马上会心抑制不住地想要,这个才叫景观。”这种景观社会正是现代商业的逻辑起点。市场经济也在通过无形之手潜移默化地改变人的消费理念:时尚杂志在诱惑你的生活方式;美食自媒体时时在你心中“种草”(指宣传某种商品的优异品质以诱人购买的行为)。
年轻一族在拥抱消费升级之后,面对的当然是自己干瘪的钱包。所以,经常有这样的都市白领之问:为什么进城务工者,回乡过年时能带着十万八万的现金,而自己顶着海外留学硕士的学位,在高档写字楼里面工作一年,却带着一堆欠债的信用卡账单回了家?
“隐形贫困人口”现象无非是这种消费升级之后,荷包跟不上的心理落差,以及面对父辈勤俭生活却能积攒不菲存款的隐隐愧疚。我的一位长辈是一位小职员,工资收入几乎就是透明的,不用打听直接用社会平均工资就能算出来。几年前,他却拿出百万元,几乎是全款地为儿子在北京买了房,这也差不多是一代中国人的缩影。年轻人可能会觉得父辈有钱,其实他们并没有钱,只是一辈子改不掉的节俭,他们的生活方式,年轻人一天都过不了。上一代国人的银行存款数字都很惊人,但那是他们省吃俭用的结果。对于新一代“隐形贫困人口”而言,你不可能既把你的工资花掉,又把它存到银行里。
前几天,国家发展改革委组织编写的《2017年中国居民消费发展报告》指出,2017年全国居民恩格尔系数为29.39%,中国第一次进入联合国划分的20%至30%富足区间。中国人的确越来越富有,而不是越来越“贫困”——虽然中国还没有达到富足国家水平。
所谓“隐形贫困人口”既不是病,更不需要药。只不过是都市年轻人,又找到了一个自我安抚、自我调侃的新说法。“隐形贫困人口”可以看作消费升级之后的自我合理化,本质上和朋友圈里那些“我恨有钱人”“我才是领导最牵挂的贫困人口”“去了一趟巴厘岛,这个月只能吃土”一样,都是撒娇、卖萌、求关注,顺便小小炫耀一把。
消费正在成为经济发展的重要引擎,正常的消费升级不必背上沉重的道德十字架,也不必非要过上父辈的高存款低消费的生活。社会要进步,时间不能倒流。自诩为“隐形贫困人口”的人群,也应该保持心态的平和,赚不到天价的工资,就要学会打算,超越能力的奢侈享乐型消费要量力而行。顾影自怜,并不会带来财富和幸福。“隐形贫困人口”不是一个贫困问题,只不过是都市年轻人的新话题噱头。
|
|
“隐形贫困人口”不是病,也不需要药
|
|
|
|
( 2018-04-27 ) 稿件来源: 新华每日电讯调查观察周刊 |
|
|
|
“隐形贫困人口”不是病,也不需要药 |
|
|
( 2018-04-27 ) 稿件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调查观察周刊 |
|
沈彬
继“佛系青年”“丧文化”之后,又一个新词火了——“隐形贫困人口”。每个网络热词都有它特殊的意蕴,能触到生活的痛点,抚弄到心灵的伤处。“隐形贫困人口”,指代的是生活在大都市里、有一份体面的工作且月薪不低,却因为穿当季新款衣服、集齐全色系的口红、去网红餐馆“拔草”、请私教练瑜伽、租看得见CBD夜景的房子,结果存款低得可怜,甚至就是月光族。
“隐形贫困人口”一词大热,背后是中国跨越式发展带来的消费升级以及消费观的代际更迭。
80后乃至90后的父辈一代,大多经历过计划经济时代。在物质短缺的背景下,大多数城市居民的工资曾被长期锁定在36元,而农民的收入则更低,唯一能积累财富的方式便是节省——从牙缝里省钱,能买便宜的,绝对不买贵的,将生活消费压在刚够温饱的底线上,下馆子、打车在老一辈眼中都是某种“犯罪”。这种消费观带来的结果就是,中国人的储蓄率长期以来居于世界前列。
然而,现实正在悄然改变。年轻一代的消费理念已明显不同,他们从心态上走出父辈经历的“短缺时代”,热衷于拥抱消费,享受生活,并不天然觉得赚钱的目的就是为了存钱。另一方面,整个国家的经济运行模式也在改变,国内消费正在成为中国经济的重要引擎。被称为相当于美国全国人口的中国中等收入群体,用自己强大的消费能力,在“双11”购物节、出境旅游购物时,完成了一个个史诗般的消费传奇。
法国思想家居伊·德波在上世纪六十年代的著作《景观社会》中追问:何为景观?“就是它不只是你看到的这种景象,而是你看到后,马上会流口水,马上会心抑制不住地想要,这个才叫景观。”这种景观社会正是现代商业的逻辑起点。市场经济也在通过无形之手潜移默化地改变人的消费理念:时尚杂志在诱惑你的生活方式;美食自媒体时时在你心中“种草”(指宣传某种商品的优异品质以诱人购买的行为)。
年轻一族在拥抱消费升级之后,面对的当然是自己干瘪的钱包。所以,经常有这样的都市白领之问:为什么进城务工者,回乡过年时能带着十万八万的现金,而自己顶着海外留学硕士的学位,在高档写字楼里面工作一年,却带着一堆欠债的信用卡账单回了家?
“隐形贫困人口”现象无非是这种消费升级之后,荷包跟不上的心理落差,以及面对父辈勤俭生活却能积攒不菲存款的隐隐愧疚。我的一位长辈是一位小职员,工资收入几乎就是透明的,不用打听直接用社会平均工资就能算出来。几年前,他却拿出百万元,几乎是全款地为儿子在北京买了房,这也差不多是一代中国人的缩影。年轻人可能会觉得父辈有钱,其实他们并没有钱,只是一辈子改不掉的节俭,他们的生活方式,年轻人一天都过不了。上一代国人的银行存款数字都很惊人,但那是他们省吃俭用的结果。对于新一代“隐形贫困人口”而言,你不可能既把你的工资花掉,又把它存到银行里。
前几天,国家发展改革委组织编写的《2017年中国居民消费发展报告》指出,2017年全国居民恩格尔系数为29.39%,中国第一次进入联合国划分的20%至30%富足区间。中国人的确越来越富有,而不是越来越“贫困”——虽然中国还没有达到富足国家水平。
所谓“隐形贫困人口”既不是病,更不需要药。只不过是都市年轻人,又找到了一个自我安抚、自我调侃的新说法。“隐形贫困人口”可以看作消费升级之后的自我合理化,本质上和朋友圈里那些“我恨有钱人”“我才是领导最牵挂的贫困人口”“去了一趟巴厘岛,这个月只能吃土”一样,都是撒娇、卖萌、求关注,顺便小小炫耀一把。
消费正在成为经济发展的重要引擎,正常的消费升级不必背上沉重的道德十字架,也不必非要过上父辈的高存款低消费的生活。社会要进步,时间不能倒流。自诩为“隐形贫困人口”的人群,也应该保持心态的平和,赚不到天价的工资,就要学会打算,超越能力的奢侈享乐型消费要量力而行。顾影自怜,并不会带来财富和幸福。“隐形贫困人口”不是一个贫困问题,只不过是都市年轻人的新话题噱头。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