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报旧版 2018年02月22日 上一期 下一期
3上一篇  4下一篇  
返回本版列表    点击率:  字体: 放大  默认  缩小  
新春走基层
4 4/4 3 4 ****处理标记:[Page]时,数据源为空。 **** > >|
PDF版
本版面文章
· 一门四代戍边,父亡子继兄退弟续
· 穷山沟变身“绿富美”
· 垃圾分一分,环境美十分
· 变了!喜闻捞刀河畔踏歌声
· 迟到十八年的团聚
· AA制团圆饭吃出“新味道”

  相关文章: 
穷山沟变身“绿富美”

( 2018-02-22 ) 稿件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新春走基层
 
 

▲下姜村村民姜祖海在自家门口为沼气池添水(1月10日摄)。新华社记者翁忻旸摄

 

  据新华社杭州2月21日电(记者商意盈、马剑)隆冬时节,从杭州淳安县城出发,驱车沿千岛湖一路往西南,来到下姜村。清澈见底的凤林溪穿村而过,两岸白房黑瓦的民居参差错落,竹涛阵阵,林海森森,好一派美丽农村景象!就在去年,这个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27045元,超过全省平均水平。

  “土墙房,半年粮,烧木炭,有女莫嫁下姜郎。”由于交通不便,人均耕地少,下姜村上世纪八九十年代是个十足穷山沟,1998年村民年人均收入不足2000元。迫于生计,村里几乎家家户户养起了猪,村里的露天厕所、猪圈、羊圈多达154个,污水横流,臭气熏天。

  上山砍柴也成为了一条“致富路”。原村党支部书记姜银祥回忆,最多的时候下姜有40多个木炭窑。“不到5年时间,山上的树就被砍得所剩无几,看出去尽是光秃秃一片,看得人心里发慌。”

  2003年,姜银祥向领导提出,希望建设沼气项目,得到了政府的大力支持,这也成为了下姜生态环境保护的转折点。

  生态环境得到了有效改善,但是怎么“拔穷根”也是下姜人的心病。这些年来,在下姜村,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得到了有效实践,绿色生态成为了第一生产力。

  2003年起,下姜村以蚕桑叶、茶叶、中药、毛竹“四张叶子”为抓手发展农业,经济收入一度占到农民收入的一半。但由于中药市场价格波动较大,村民顺应市场需求,开始逐渐转向更高附加值的规模农业和养殖业。

  下姜村引进了400亩竹园鸡养殖,这些鸡在青山绿水间,喝的是山泉水、吃的是五谷杂粮,每只鸡还有身份代码,通过冷链物流直供上海等地的米其林餐厅和生鲜超市。

  “目前养殖规模超过两万只,去年销售额将近500万元,鸡粪还被用来作为水蜜桃树的肥料,实现了循环利用。”“鸡场主”林豪说。

  据下姜村党总支书记姜浩强介绍,村里推动土地适度规模流转,建成了葡萄园、草莓园、中药材园等几大产业园区,还搞起了规模化养殖。“下姜人从原先的山头到现在的园头,真正尝到了发展的甜头。”

  环境好了、公路通了,越来越多的游客慕名而来。下姜村顺势而为,打造景点式村庄,成功申报3A级景区,村里布局了35个美丽乡村精品建设项目。去年旅游产业产值超过1000万元。


 

穷山沟变身“绿富美”

( 2018-02-22 ) 稿件来源: 新华每日电讯新春走基层
  相关文章: 

   
 
 请注意:



·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有关法律、法规,尊重网上道德,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引起的法律责任。
·新华每日电讯拥有管理笔名和留言的一切权利。
·您在新华每日电讯留言板发表的言论,新华每日电讯有权在网站内转载或引用。
·新华每日电讯新闻留言板管理人员有权保留或删除其管辖留言中的任意内容。
·如您对管理有意见请向留言板管理员反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