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经济·民生 |
8 |
6/8 |
5
|
6
|
7
|
>
|
>| |
|
|
PDF版 |
 |
|
|
|
|
两个世界500强重组会发生什么 |
《使命的成就》诠释“互补式重组”意义 |
|
( 2019-06-04 ) 稿件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经济·民生 |
|
当两个世界500强企业重组,会发生什么?近日由新华出版社出版的《使命的成就:中国五矿互补式重组三年两翻番历程与启示》(以下简称《使命的成就》)一书,以纪实笔触忠实记录了中国五矿和中冶集团两个世界500强企业重组3年来新中国五矿所发生的历史性变化,诠释“互补式重组”的意义。
2015年12月8日,国务院国资委宣布中国五矿集团公司与中国冶金科工集团有限公司(“中冶集团”)进行重组。2016年6月2日,五矿中冶重组大会在京召开,两个世界500强央企的重组整合迈出关键的实质性一步。
金属矿业行业产能严重过剩,市场徘徊在历史性低谷;巨额亏损的阴影笼罩头顶;过去持续外延式扩张,企业累积的各类经营风险必须快速、全面化解……面对一系列难题,新中国五矿重组伊始就提出“矿业报国”的使命:要成为国家资源安全的保障者、产业升级的创新者、流通转型的驱动者,提出了“三步走、两翻番”的战略,全力以赴打造世界一流金属矿产企业集团。
重组3年来,新中国五矿走出了一条独具特色的“互补式重组”道路,交出一份靓丽的答卷:2016年重组当年,一举扭转大幅亏损局面,实现利润总额40亿元;2017年,实现营业收入4934亿元,利润在上年基础上实现翻番,双双创出历史新高,全面超额完成国务院国资委考核任务;2018年,营业收入达5032亿,利润总额在2017年基础上再翻一番,同比增长16.5%,取得历史最佳经营业绩。
短短3年时间里,新中国五矿从大幅亏损的“谷底”跃起,实现靓丽“大变身”,令人惊叹之余不禁要追问:这个企业重组史、国企改革发展历史上的奇迹,究竟是怎样在如此短的时间内创造的?“历史最佳经营业绩”究竟是怎样取得的?这种互补式重组,给人以怎样的启示?有可复制可借鉴的意义吗?
新书发布会上,中国五矿副总经理焦健说,中国五矿与中冶集团的战略重组,正是客观判断并积极面对国际行业竞争格局,通过重组快速壮大,不断迈向“世界一流”,在国际竞争中成长发展,担负好国家金属矿产资源的安全保障使命。围绕使命而定战略,然后以倒逼的方式分解战略、传导压力,倒排时间推进改革发展各项任务以最快速度落地见效——这就是中国五矿在“互补式重组”道路上3年取得“两翻番”成绩的关键。追根溯源,使命是根本,使命是方向、是目标,更是坚实不可动摇的支撑点,使命就是中国五矿的力量之源、成绩之源。也正因如此,把书名定为《使命的成就》。
《使命的成就》由新华社民族品牌工程办公室、新华出版社和新华网组织专家团队编写,旨在通过研究和分析新中国五矿重组故事及其取得的历史性成就,为企业“互补式重组”提供可复制、可借鉴的经验和样本。该书图文并茂、结构严谨、逻辑性强,既有大量的数据支撑,又有生动的故事案例,并在每一章节中设置了延伸阅读,使内容可读性更强。
“中国五矿3年来的聚变,只是国有企业发展当中的一个样本。我们更期望人们透过中国五矿‘三年两翻番’的奋斗历程,重新认识国企、贴心感受国企,更加深入了解国企,为新时代的新国企加油鼓劲,给以更多关心、更大支持。”五矿经济研究院院长、《使命的成就》编委会主任金志峰说。
“作为中央级综合出版社,向读者推荐一个忠实践行新时代历史使命的央企典型,是新华出版社义不容辞的责任和担当。”新华出版社社长梁相斌说,“新华出版社有责任并且愿意通过图书出版发行来服务中国企业,记录民族品牌成长,见证国有企业壮大,书写中国企业典范。让我们携手努力,迎接中国企业和民族品牌更加辉煌的明天。”(徐文贤)

|
|
两个世界500强重组会发生什么
|
《使命的成就》诠释“互补式重组”意义
|
|
|
( 2019-06-04 ) 稿件来源: 新华每日电讯经济·民生 |
|
|
|
两个世界500强重组会发生什么 |
《使命的成就》诠释“互补式重组”意义 |
|
( 2019-06-04 ) 稿件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经济·民生 |
|
当两个世界500强企业重组,会发生什么?近日由新华出版社出版的《使命的成就:中国五矿互补式重组三年两翻番历程与启示》(以下简称《使命的成就》)一书,以纪实笔触忠实记录了中国五矿和中冶集团两个世界500强企业重组3年来新中国五矿所发生的历史性变化,诠释“互补式重组”的意义。
2015年12月8日,国务院国资委宣布中国五矿集团公司与中国冶金科工集团有限公司(“中冶集团”)进行重组。2016年6月2日,五矿中冶重组大会在京召开,两个世界500强央企的重组整合迈出关键的实质性一步。
金属矿业行业产能严重过剩,市场徘徊在历史性低谷;巨额亏损的阴影笼罩头顶;过去持续外延式扩张,企业累积的各类经营风险必须快速、全面化解……面对一系列难题,新中国五矿重组伊始就提出“矿业报国”的使命:要成为国家资源安全的保障者、产业升级的创新者、流通转型的驱动者,提出了“三步走、两翻番”的战略,全力以赴打造世界一流金属矿产企业集团。
重组3年来,新中国五矿走出了一条独具特色的“互补式重组”道路,交出一份靓丽的答卷:2016年重组当年,一举扭转大幅亏损局面,实现利润总额40亿元;2017年,实现营业收入4934亿元,利润在上年基础上实现翻番,双双创出历史新高,全面超额完成国务院国资委考核任务;2018年,营业收入达5032亿,利润总额在2017年基础上再翻一番,同比增长16.5%,取得历史最佳经营业绩。
短短3年时间里,新中国五矿从大幅亏损的“谷底”跃起,实现靓丽“大变身”,令人惊叹之余不禁要追问:这个企业重组史、国企改革发展历史上的奇迹,究竟是怎样在如此短的时间内创造的?“历史最佳经营业绩”究竟是怎样取得的?这种互补式重组,给人以怎样的启示?有可复制可借鉴的意义吗?
新书发布会上,中国五矿副总经理焦健说,中国五矿与中冶集团的战略重组,正是客观判断并积极面对国际行业竞争格局,通过重组快速壮大,不断迈向“世界一流”,在国际竞争中成长发展,担负好国家金属矿产资源的安全保障使命。围绕使命而定战略,然后以倒逼的方式分解战略、传导压力,倒排时间推进改革发展各项任务以最快速度落地见效——这就是中国五矿在“互补式重组”道路上3年取得“两翻番”成绩的关键。追根溯源,使命是根本,使命是方向、是目标,更是坚实不可动摇的支撑点,使命就是中国五矿的力量之源、成绩之源。也正因如此,把书名定为《使命的成就》。
《使命的成就》由新华社民族品牌工程办公室、新华出版社和新华网组织专家团队编写,旨在通过研究和分析新中国五矿重组故事及其取得的历史性成就,为企业“互补式重组”提供可复制、可借鉴的经验和样本。该书图文并茂、结构严谨、逻辑性强,既有大量的数据支撑,又有生动的故事案例,并在每一章节中设置了延伸阅读,使内容可读性更强。
“中国五矿3年来的聚变,只是国有企业发展当中的一个样本。我们更期望人们透过中国五矿‘三年两翻番’的奋斗历程,重新认识国企、贴心感受国企,更加深入了解国企,为新时代的新国企加油鼓劲,给以更多关心、更大支持。”五矿经济研究院院长、《使命的成就》编委会主任金志峰说。
“作为中央级综合出版社,向读者推荐一个忠实践行新时代历史使命的央企典型,是新华出版社义不容辞的责任和担当。”新华出版社社长梁相斌说,“新华出版社有责任并且愿意通过图书出版发行来服务中国企业,记录民族品牌成长,见证国有企业壮大,书写中国企业典范。让我们携手努力,迎接中国企业和民族品牌更加辉煌的明天。”(徐文贤)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