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报旧版 2019年03月22日 上一期 下一期
3上一篇  4下一篇  
返回本版列表    点击率:  字体: 放大  默认  缩小  
世界报道
16 8/16 7 8 9 > >|
PDF版
本版面文章
· 首位摘得数学桂冠的女性数学家
· “脱欧”公投一千天只有“黑洞”没答案
· 孔子学院为中布关系增强动力
· 新西兰颁布禁枪令
· 美国政军多方介入波音调查
· 探访朝鲜最高学府金日成综合大学

  相关文章: 
“脱欧”公投一千天只有“黑洞”没答案

( 2019-03-22 ) 稿件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世界报道
 
  3月21日,是英国“脱欧”公投结果公布后的第1000天。“脱欧剧”上演了一幕又一幕,答案仍在风中飘,引发人们深思。

  英国首相特雷莎·梅日前已正式向欧盟递交延迟“脱欧”信函,但只有得到全部欧盟成员国批准,“脱欧”才能推迟。症结在于:一方面,欧盟并不会无条件同意推迟“脱欧”,即便同意推迟“脱欧”,分手协议到底改不改、怎么改又将引发新一轮博弈,变数很多;另一方面,英国议会表示不会就没有实质改动的新协议再次投票,从程序上把梅首相逼入了死角。

  当下的“脱欧剧”,似乎进入了即兴表演阶段,结局越来越难预料。抛开对结局的关注,人们看到,英国社会已显露疲态,民众对政治机器的疑虑在增加。“脱欧”进程正演变为一个巨大的政治“黑洞”,吞噬着本应投入发展和民生的资源,让国家运行的重心发生偏移。

  党争激烈、民意分裂的当下,“脱欧”议程被异常复杂的政治决策程序绑架。在这个充满了“暗物质”的系统里,政治机器丧失了推动变革的动力。

  一个分裂的社会,一个弱势的政府,一个“纠结”的首相——在一团乱麻的“脱欧”政治现实里,英国的民主病了,各政党在“脱欧”问题上陷入了莫衷一是、四分五裂的“死循环”。

  英国“脱欧”,如同棱镜,折射出西方世界诸多问题。从欧陆到北美,一些西方国家的政治体系里,党争凌驾于国家社会利益之上,导致决策体系失效,难以产生服务于民众的积极力量,无力推动符合国家长远利益的根本性、长期性变革。问题在于,深度分裂的民意还能重新凝聚共识吗?西方能否从其他优秀文明中获得启示,实现自我超越和革新?这些问题的答案,如同英国“脱欧剧”的结局,依然在风中飘荡。

 (记者韩梁、叶书宏)据新华社北京3月21日电

“脱欧”公投一千天只有“黑洞”没答案

( 2019-03-22 ) 稿件来源: 新华每日电讯世界报道
  相关文章: 

   
 
 请注意:



·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有关法律、法规,尊重网上道德,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引起的法律责任。
·新华每日电讯拥有管理笔名和留言的一切权利。
·您在新华每日电讯留言板发表的言论,新华每日电讯有权在网站内转载或引用。
·新华每日电讯新闻留言板管理人员有权保留或删除其管辖留言中的任意内容。
·如您对管理有意见请向留言板管理员反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