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报旧版 2019年03月22日 上一期 下一期
3上一篇  4下一篇  
返回本版列表    点击率:  字体: 放大  默认  缩小  
世界报道
16 8/16 7 8 9 > >|
PDF版
本版面文章
· 首位摘得数学桂冠的女性数学家
· “脱欧”公投一千天只有“黑洞”没答案
· 孔子学院为中布关系增强动力
· 新西兰颁布禁枪令
· 美国政军多方介入波音调查
· 探访朝鲜最高学府金日成综合大学

  相关文章: 
乌伦贝克:被“数学的结构、优雅和美丽”打动,被数学救赎
首位摘得数学桂冠的女性数学家

( 2019-03-22 ) 稿件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世界报道
 
  新华社北京3月21日电(记者张莹、周舟)挪威科学与文学院19日宣布,将2019年度阿贝尔奖授予美国数学家卡伦·乌伦贝克,以表彰她在几何分析、规范场论和可积系统等领域的开创性贡献。阿贝尔奖是数学界最高奖之一。乌伦贝克是首位获此殊荣的女性。

  “难以置信,我对此深表感谢……希望我获得这个奖显示出各式各样的个体都有能力为最高等级的数学贡献力量。”目前正在美国普林斯顿高等研究院担任访问学者的乌伦贝克在发给新华社的获奖感言中说。

  相比于对人类数学殿堂的贡献,乌伦贝克的人生颇为低调。她是有史以来第二位在国际数学家大会全体会议上发表演讲的女性,是美国国家科学奖章和美国数学会勒罗伊·P·斯蒂尔奖获得者,但直到获阿贝尔奖才被更多人知晓。

  英国皇家学会会员吉姆·阿哈利利评价说:“我们应该更广泛地认可乌伦贝克的成就,因为她的工作促成了过去40年数学界一些最重要的成就。”

“跨界”的数学家


  现年76岁的乌伦贝克擅长“跨界”,在非线性偏微分方程、微分几何、规范场论、拓扑量子场论和可积系统等诸多数学领域都做出了有深刻影响力和开创性的工作。

  阿贝尔委员会主席在一份声明中说:“她在几何分析和规范场论领域的奠基性工作,极大地改变了数学研究图景……她的理论彻底改变了我们对极小曲面的认识,如肥皂泡形成的曲面,以及对更为广泛、更高维度最小化问题的理解。”

  早期工作中,她与合作者乔纳森·萨克斯共同研究“极小曲面”,这是“肥皂膜如何将自己排列成能量最小化形状”的数学理论。挪威科学与文学院评价说,乌伦贝克对极小曲面的研究“开发了应用于全局分析的工具和方法,现在为每一位几何学家和分析师所用”。

  乌伦贝克另一项引人注目的工作是规范场论。阿哈利利在为她撰写的“小传”中说,乌伦贝克从四维分析了杨-米尔斯方程的论文,为现代物理学中许多最激动人心的思想奠定了一些分析基础,也为西蒙·唐纳森1986年获得菲尔兹奖的研究铺平了道路。

  “她是早期几何分析领域开创者之一,对规范场的数学理论,包括杨-米尔斯理论有很大贡献,”知名青年数学家许晨阳告诉新华社记者,“我的从事该方向的同事都认为她得奖实至名归。”

  数学不仅给乌伦贝克带来成功,也带来乐趣,让她成长并进入更广阔的空间。

  “我在探寻数学的道路上获得了极大的快乐,”她在获得美国数学会勒罗伊·P·斯蒂尔奖后说,“在这个过程中,我结识了很多朋友,并与一些有创造力、有趣的人一起工作。我从无趣、无助和自我沉迷之中被救赎了。”

孤独的求索之路


  乌伦贝克1942年出生于美国俄亥俄州一个中产家庭,在家里4个孩子中排行老大,父亲是一名工程师,母亲是艺术家兼学校老师。

  少女时期的乌伦贝克喜欢阅读科学书籍,但不喜欢与人打交道。“我当时觉得自己将来要么当个护林员,要么就成为研究者……但我不想当老师,我觉得一切需要跟人打交道的工作都极其可怕。”乌伦贝克后来在一本名为《数学中的女性》的书中说。

  乌伦贝克的数学之旅也有曲折和迷茫,幸运的是她坚持到了最后。

  她最初在密歇根大学学物理,后被“数学的结构、优雅和美丽”打动,从此转入数学领域。1968年,乌伦贝克在布兰代斯大学完成了以变分法为主要内容的博士论文。值得一提的是,变分法在目前热门的机器学习研究中广为应用。

  获得博士学位后,乌伦贝克曾在多所大学任职,最初曾因性别等原因被孤立或边缘化,直到1976年就职伊利诺伊大学芝加哥分校后才步入正轨,在这里她获得了稳定的资助,也遇到了许多志同道合的女性同事。1982年前后发表的一系列有关规范场论的论文终使她崭露头角,成为她这一代的杰出数学家之一。

性别平等的倡导者


  成为第一位获阿贝尔奖的女性后,乌伦贝克对媒体说:“这是一种莫大的责任。非常感谢在我之前那些出色的先驱者,感谢许多跟随我而来的女性……我们期待女性和少数群体跨过那些‘门槛’,找到自己应有的位置,至少在学术界如此。”

  乌伦贝克一直是数学与科学领域中性别平等的坚定倡导者。她在布兰代斯大学攻读博士时,是该校数学系为数不多的女性之一。一些学者看到她非凡的天赋并给予她鼓励,而更多人却不以为然。

  “因为我们是女性,所以被告知不能研究数学,”她后来在自传文章中写道,“我喜欢做我这件不被支持的事情,这是一种‘合法的反叛’。”

  取得一定成就后,她意识到自己是一个榜样,特别是对于那些年轻女性科学家而言,她也身体力行地为女性研究者争取资源和机会。1993年,她参与创建普林斯顿高等研究院“女性与数学”计划,旨在招收和促进更多女性参与数学研究。她坦言做榜样很难,但她接受自己的不完美:“这条路很艰难,因为你真正需要做的是向学生展示人可以有多么不完美却依然可以成功……我可以是一名出色的数学家并因此而闻名,但我也非常有人情味。”

 

乌伦贝克:被“数学的结构、优雅和美丽”打动,被数学救赎
首位摘得数学桂冠的女性数学家

( 2019-03-22 ) 稿件来源: 新华每日电讯世界报道
  相关文章: 

   
 
 请注意:



·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有关法律、法规,尊重网上道德,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引起的法律责任。
·新华每日电讯拥有管理笔名和留言的一切权利。
·您在新华每日电讯留言板发表的言论,新华每日电讯有权在网站内转载或引用。
·新华每日电讯新闻留言板管理人员有权保留或删除其管辖留言中的任意内容。
·如您对管理有意见请向留言板管理员反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