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两会特刊 |
15 |
10/15 |
9
|
10
|
11
|
>
|
>| |
|
|
PDF版 |
 |
|
|
|
|
“世界工厂”东莞瞄准“湾区都市”再出发 |
梁维东代表:从湾区全局来谋划城市发展产业转型,着重提升品质意识 |
|
( 2019-03-11 ) 稿件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两会特刊 |
|
全球每4部智能手机就有1部产自东莞,东莞的玩具、运动鞋等产品占据国际市场的一到三成份额……提及广东东莞,许多人的印象都是制造业重镇、“世界工厂”这些标签。
然而,随着国家战略粤港澳大湾区的蓝图与施工图相继绘就,作为其中重要节点城市的东莞,正抢抓历史性发展机遇,探索出新的城市方位——“湾区都市、品质东莞”。
松山湖材料实验室在这里成立,成为具有国际影响力的新材料研发南方基地。
中国散裂中子源在这里投入运营,标志我国成为世界上第四个拥有散裂中子源的国家。
包括总投资约50亿元的OPPO智能制造中心项目在内的27个粤港澳大湾区重点项目又集中在今年春节后开工。
……
自去年以来,人们发现,从东莞传来的消息变了。先进制造业项目落户越来越多、重大基础设施创新平台越来越多、科技创新成果越来越丰富。
“粤港澳大湾区建设是千载难逢的历史机遇。东莞一定要深入学习领会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的重要论述和规划纲要精神,贯彻落实广东省委‘1+1+9’工作部署,从湾区全局来谋划城市发展、产业转型。”正在北京召开的全国两会上,全国人大代表、东莞市委书记梁维东接受记者采访时这样表示。
在他看来,珠三角九市与港澳各有特色、各具优势,通过错位发展、优势互补,能形成发展的合力,共同建设富有活力和国际竞争力的一流湾区。
“东莞拥有完善的产业配套优势、综合成本洼地优势,还有散裂中子源等基础研究重大平台,是科技创新研发和成果就地转化的首选地。”梁维东说。
事实上,在业内专家看来,东莞也到了有基础、有条件瞄准一流“湾区都市”再出发的时候。
贸易转型不断推进。在过去,东莞加工贸易最高峰时占到整个城市外贸业的98%。而目前东莞加工贸易与一般贸易“平分秋色”,各占40%以上,且拥有自主品牌、自主技术的企业越来越多。过去一年,东莞仅高新技术产品出口就达3440.3亿元。
制造业基础雄厚。特别是以智能终端为代表的电子信息制造业在全球举足轻重,全球每4部智能手机就有1部产自东莞,每3件玩具就有1件产自东莞,每5件羊毛衫就有1件产自东莞。
除了打好“硬基础”,东莞还在下大气力优化营商“软环境”。据梁维东介绍,东莞2016年、2017年、2018年共计为企业减税降费超过千亿元,促进东莞经济结构不断优化,企业扎根信心增强。
政务服务效率高不高,直接影响到企业经营感受。记者从当地了解到,东莞深入推进政务服务改革,各部门事项办理时限比法定时限缩短50%以上。东莞还力争用3年时间,打造开办企业最快、收费项目最少的国际化法治化营商环境高地。
伴随《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出台,东莞融入大湾区,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步伐也越来越快。
据梁维东介绍,东莞在国际制造名城基础上,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加快,目前正向粤港澳大湾区先进制造业发展主引擎迈进;依托产业配套及散裂中子源、松山湖材料实验室等基础研究重大平台,东莞科技成果转化的步伐越迈越快……
“发展到这个阶段,下一步我们更要着重提升品质意识、高质量发展意识。通过产品品质、产业品质、城市品质的提升,带动经济社会综合转型。让人们享受生活在一个充满活力、宜居宜业宜游的魅力湾区都市。”梁维东说。
(本报记者周颖)

|
|
“世界工厂”东莞瞄准“湾区都市”再出发
|
梁维东代表:从湾区全局来谋划城市发展产业转型,着重提升品质意识
|
|
|
( 2019-03-11 ) 稿件来源: 新华每日电讯两会特刊 |
|
|
|
“世界工厂”东莞瞄准“湾区都市”再出发 |
梁维东代表:从湾区全局来谋划城市发展产业转型,着重提升品质意识 |
|
( 2019-03-11 ) 稿件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两会特刊 |
|
全球每4部智能手机就有1部产自东莞,东莞的玩具、运动鞋等产品占据国际市场的一到三成份额……提及广东东莞,许多人的印象都是制造业重镇、“世界工厂”这些标签。
然而,随着国家战略粤港澳大湾区的蓝图与施工图相继绘就,作为其中重要节点城市的东莞,正抢抓历史性发展机遇,探索出新的城市方位——“湾区都市、品质东莞”。
松山湖材料实验室在这里成立,成为具有国际影响力的新材料研发南方基地。
中国散裂中子源在这里投入运营,标志我国成为世界上第四个拥有散裂中子源的国家。
包括总投资约50亿元的OPPO智能制造中心项目在内的27个粤港澳大湾区重点项目又集中在今年春节后开工。
……
自去年以来,人们发现,从东莞传来的消息变了。先进制造业项目落户越来越多、重大基础设施创新平台越来越多、科技创新成果越来越丰富。
“粤港澳大湾区建设是千载难逢的历史机遇。东莞一定要深入学习领会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的重要论述和规划纲要精神,贯彻落实广东省委‘1+1+9’工作部署,从湾区全局来谋划城市发展、产业转型。”正在北京召开的全国两会上,全国人大代表、东莞市委书记梁维东接受记者采访时这样表示。
在他看来,珠三角九市与港澳各有特色、各具优势,通过错位发展、优势互补,能形成发展的合力,共同建设富有活力和国际竞争力的一流湾区。
“东莞拥有完善的产业配套优势、综合成本洼地优势,还有散裂中子源等基础研究重大平台,是科技创新研发和成果就地转化的首选地。”梁维东说。
事实上,在业内专家看来,东莞也到了有基础、有条件瞄准一流“湾区都市”再出发的时候。
贸易转型不断推进。在过去,东莞加工贸易最高峰时占到整个城市外贸业的98%。而目前东莞加工贸易与一般贸易“平分秋色”,各占40%以上,且拥有自主品牌、自主技术的企业越来越多。过去一年,东莞仅高新技术产品出口就达3440.3亿元。
制造业基础雄厚。特别是以智能终端为代表的电子信息制造业在全球举足轻重,全球每4部智能手机就有1部产自东莞,每3件玩具就有1件产自东莞,每5件羊毛衫就有1件产自东莞。
除了打好“硬基础”,东莞还在下大气力优化营商“软环境”。据梁维东介绍,东莞2016年、2017年、2018年共计为企业减税降费超过千亿元,促进东莞经济结构不断优化,企业扎根信心增强。
政务服务效率高不高,直接影响到企业经营感受。记者从当地了解到,东莞深入推进政务服务改革,各部门事项办理时限比法定时限缩短50%以上。东莞还力争用3年时间,打造开办企业最快、收费项目最少的国际化法治化营商环境高地。
伴随《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出台,东莞融入大湾区,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步伐也越来越快。
据梁维东介绍,东莞在国际制造名城基础上,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加快,目前正向粤港澳大湾区先进制造业发展主引擎迈进;依托产业配套及散裂中子源、松山湖材料实验室等基础研究重大平台,东莞科技成果转化的步伐越迈越快……
“发展到这个阶段,下一步我们更要着重提升品质意识、高质量发展意识。通过产品品质、产业品质、城市品质的提升,带动经济社会综合转型。让人们享受生活在一个充满活力、宜居宜业宜游的魅力湾区都市。”梁维东说。
(本报记者周颖)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