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报旧版 2019年03月10日 上一期 下一期
3上一篇  4下一篇  
返回本版列表    点击率:  字体: 放大  默认  缩小  
乡村振兴
15 12/15 11 12 13 > >|
PDF版
本版面文章
· 顶风冒寒修“天路”,男女老少齐上山
· 农技农机升级换代,湖南农民备耕先“备”新知
· 从被嘲笑的“猪倌”,到受尊重的“全国十佳农民”
· 牧民都忙种养,哪还有人“偷牧”
·  韭菜“打捆”卖 农户“抱团”干

  相关文章: 
牧民都忙种养,哪还有人“偷牧”
内蒙古兴安盟葛根庙镇走出过度放牧的恶性循环

( 2019-03-10 ) 稿件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乡村振兴
 
  据新华社呼和浩特3月8日电(记者张丽娜)“我今年又租了两个棚,种了不少新品种,你赶紧看看这是啥。”王锁柱发来一段小视频,本是生长在南方的百香果,在他家的大棚里试种成功了。自去年来到他家采访后,王锁柱经常在微信上与记者互动,传上来一些反映他家变化的图片和视频。

  这位50岁的牧民,住在内蒙古兴安盟葛根庙镇胡格吉勒嘎查,过去与身患重病的老伴靠养羊维持生计。他们所生活的小镇8000多人口里蒙古族占85%以上。

  “那两年牛羊肉价格高一点,老乡们养得多,很多草场都被羊啃得不长草了。”王锁柱说,尽管有禁牧、休牧、轮牧的要求,但草料不够,只好偷偷地去放牧,这边没草了就去那边,白天管着就半夜跑出去。

  让世世代代放牧为生的牧民,放下“鞭子”谈何容易。葛根庙镇书记李英坤说,政府部门苦口婆心地跟老乡讲政策,然而生态效益难以直接反映到经济收入当中,违规放牧、偷牧成了“公开的秘密”,草场质量急剧下降,随之而来的畜牧业产品、副产品质量下滑,牧民收益逐年降低,竟成了恶性循环。

  精准扶贫以来,小镇因地制宜搞了套“菜单式扶贫”办法,政府提供产业发展政策,供贫困户“点菜”选择。鼓励牧民走舍饲养殖产业发展道路,组织有条件的养殖大户到外面学技术,从改良、配料、接羔、育肥、出栏,每一步都走科学养殖之路。

  同时,把大部分过去散养的牧户吸引到设施农业中来。2016年,王锁柱被识别为建档立卡贫困户,帮扶责任人推荐他选择温室大棚。以前没种过,能不能行?10来只羊,怎么办?在经过技术指导员培训后,老王打消疑虑,把羊卖给了养殖大户,决心转型。从一棚到四棚,从单一种植到反季节多品种种植,老王起早贪黑不惜力,也收获了果实。

  在王锁柱传来的视频里,记者看到他家的大棚里一派生机盎然,黄瓜和西红柿再有十来天就能上市,今年收入预计能达到5万多元。老王在葛根庙镇设施农业园区里,只能算“小门小户”,这里共有标准化日光温室大棚800栋,147户建档立卡贫困户通过搞种植实现了稳定脱贫,有些大户实现了跨地区经营销售。

  “如今,哪里还有牧民‘偷牧’了,都忙着搞大养殖、大种植呢!”王锁柱说,他现在的心思都在怎么把大棚经营好,他之所以不愁种植的水果和蔬菜销路,主要在于当地政府大力发展以休闲观光为主的乡村旅游业,小镇开拓了种养体验、农家乐、采摘等副业,已成为兴安盟地区及周边白城地区最大的周末旅游目的地。

  2018年,全镇游客接待量达到20余万人次,仅绿色果蔬、农副产品销售一项,全镇就实现销售收入3000余万元,为农民提供就业岗位300余个,间接带动农户从事旅游相关产业140余户,户均增收1万余元。

 

牧民都忙种养,哪还有人“偷牧”
内蒙古兴安盟葛根庙镇走出过度放牧的恶性循环

( 2019-03-10 ) 稿件来源: 新华每日电讯乡村振兴
  相关文章: 

   
 
 请注意:



·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有关法律、法规,尊重网上道德,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引起的法律责任。
·新华每日电讯拥有管理笔名和留言的一切权利。
·您在新华每日电讯留言板发表的言论,新华每日电讯有权在网站内转载或引用。
·新华每日电讯新闻留言板管理人员有权保留或删除其管辖留言中的任意内容。
·如您对管理有意见请向留言板管理员反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