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草地周刊 |
16 |
9/16 |
8
|
9
|
10
|
>
|
>| |
|
|
PDF版 |
|
|
|
|
|
“温图”的百年守望 |
|
|
( 2019-02-15 ) 稿件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草地周刊 |
|
马斗全
因此生与书结缘较深,自然也就对书店、图书馆多有感情。去过好多图书馆,最大的去过北京的国家图书馆,最远的去过三亚市图书馆。而感觉亲切、以为办得最好的,却是至今尚未去过的温州市图书馆。
我与温州似乎有一种夙缘。早在上世纪80年代,我主持《难老泉声》诗刊时,著名诗人吴鹭山先生曾数次赐稿,同时又抄寄词学大师夏承焘先生的词稿,使敝刊大为增色。上世纪90年代中期,我开始在《温州日报》发表文章。随后陆续结识了赵乐强先生等多位温州诗人,参加过好几次在乐清举办的诗词活动,数次上过雁荡山。更与当代诗学研究权威、温州籍北京大学教授钱志熙先生为同道好友,于古典文学和当代诗词有所探讨与交流,两人许多观点和见解几乎全同。有几次探讨和交流,即是在温州进行的。钱教授曾为拙著《南窗吟稿》作序,又邀我到温州作过讲座。
我与温图结缘,是2010年获赠《温州读书报》,一读而感叹一个市的图书馆竟办了这样一份有品位的读书报,随后即开始在该报发表文章,并与主编卢礼阳先生加了微信好友。我的读书文章,以前多发表于《中华读书报》,从此就多给《温州读书报》,以表支持。从礼阳先生的微信朋友圈所发内容,除了看到一位热心于图书事业的学者每日忙碌辛劳外,又经常看到图书馆的各项工作和诸多情况。我还多次收到温图工作和温图为温州市所做工作的简报、通讯等,收到几期方韶毅先生主编的《瓯风》。温图,不知不觉成为我退休后联系最多的图书馆。那次去雁荡山,本拟温州市区逗留,拜会礼阳先生和温图其他朋友,参观一下我想像了多次的温州市图书馆。奈何活动行程安排很紧,抽不出时间又不能请假离队,而未能到温图。因向礼阳先生致歉,说下次一定去。两年后再到雁荡山,因同样的原因,且与数人同行,事先订好机票,竟然还是抽不出时间,于是只好劳礼阳先生来乐清一会,始得相与畅谈。
去年,收到礼阳先生赠书《此心安处》,系方韶毅先生主编的“瓯风文丛”之一种,亦系温图丛书,而喜其编纂之认真和严谨。此外,温图还整理或编辑出版《温州文献丛书》《温州文献丛刊》,还有《籀园芳馨》《瓯风》等。从这些系列出版物分明可以看出,温图已不是一般意义的图书馆,而成为温州市地方文献整理的重要机构。近又获悉,礼阳先生主编的《温州市图书馆藏日记稿钞本丛刊》已纳入中华书局著名的“中国近代人物日记丛书”系列一体刊行,正在陆续出版,更是温图对地方文献和中华文化的一大贡献,所以受到读书界广泛关注。只此几端,便令人感叹不已。不要说各地市级图书馆,便是那许多省市大图书馆,如这样致力于图书文化建设的,得有几家?或者有人说,温州经济发达,有钱,自己供职的图书馆没有相应经费。文献的整理出版固然需要经费,但许多经费充足的图书馆,并未能像温图这样。岂不知,做这许多工作,第一不是钱,而是切切实实的敬业精神和辛苦付出。笔者也曾搜集整理过古籍,更做过多年编辑,那辛苦,只有同行知,难与外人道。
以礼阳先生为例,读《此心安处》,最能窥见他对图书馆工作的热爱与痴迷。一次与友人翻看我的雁荡山之行照片,看到礼阳先生和我的合影,友人说,这位卢先生比你还瘦。我说:虽然瘦点,但他身体很好。友人似乎有些怀疑,问是吗。我说:如果不是很好,那他早就累坏了。没想到友人说:莫不是过于劳累,瘦成这样了?我想他的话也不无道理。所以后来数次提醒礼阳先生注意休息,不要太劳累。礼阳先生和他那些温图的伙伴们,这样长年累月地辛苦和付出,埋头为地方文化做贡献,并无名利可言,正是人们常说的为他人做嫁衣裳。在中国经济最为发达、商潮滚滚的温州,有这样一座可以傲视许多大图书馆的图书馆,有这样一群颇有定力的图书馆人,堪称奇迹。这就是我非常喜欢温图的原因。所以出版的几本拙著,还有我们中镇诗社编著的好几本书,都送温图,聊表心意。
温州,虽说偏处一隅,但古来注重文化,多有著名文人,而有“东南邹鲁”之称。温州市图书馆创办于1919年5月,与著名的五四运动同时,不知是巧合还是相关,总之已有百年历史,甚令人羡慕。温图如今越办越好,有这样一群图书馆人,似乎也就不难理解了。
|
|
“温图”的百年守望
|
|
|
|
( 2019-02-15 ) 稿件来源: 新华每日电讯草地周刊 |
|
|
|
“温图”的百年守望 |
|
|
( 2019-02-15 ) 稿件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草地周刊 |
|
马斗全
因此生与书结缘较深,自然也就对书店、图书馆多有感情。去过好多图书馆,最大的去过北京的国家图书馆,最远的去过三亚市图书馆。而感觉亲切、以为办得最好的,却是至今尚未去过的温州市图书馆。
我与温州似乎有一种夙缘。早在上世纪80年代,我主持《难老泉声》诗刊时,著名诗人吴鹭山先生曾数次赐稿,同时又抄寄词学大师夏承焘先生的词稿,使敝刊大为增色。上世纪90年代中期,我开始在《温州日报》发表文章。随后陆续结识了赵乐强先生等多位温州诗人,参加过好几次在乐清举办的诗词活动,数次上过雁荡山。更与当代诗学研究权威、温州籍北京大学教授钱志熙先生为同道好友,于古典文学和当代诗词有所探讨与交流,两人许多观点和见解几乎全同。有几次探讨和交流,即是在温州进行的。钱教授曾为拙著《南窗吟稿》作序,又邀我到温州作过讲座。
我与温图结缘,是2010年获赠《温州读书报》,一读而感叹一个市的图书馆竟办了这样一份有品位的读书报,随后即开始在该报发表文章,并与主编卢礼阳先生加了微信好友。我的读书文章,以前多发表于《中华读书报》,从此就多给《温州读书报》,以表支持。从礼阳先生的微信朋友圈所发内容,除了看到一位热心于图书事业的学者每日忙碌辛劳外,又经常看到图书馆的各项工作和诸多情况。我还多次收到温图工作和温图为温州市所做工作的简报、通讯等,收到几期方韶毅先生主编的《瓯风》。温图,不知不觉成为我退休后联系最多的图书馆。那次去雁荡山,本拟温州市区逗留,拜会礼阳先生和温图其他朋友,参观一下我想像了多次的温州市图书馆。奈何活动行程安排很紧,抽不出时间又不能请假离队,而未能到温图。因向礼阳先生致歉,说下次一定去。两年后再到雁荡山,因同样的原因,且与数人同行,事先订好机票,竟然还是抽不出时间,于是只好劳礼阳先生来乐清一会,始得相与畅谈。
去年,收到礼阳先生赠书《此心安处》,系方韶毅先生主编的“瓯风文丛”之一种,亦系温图丛书,而喜其编纂之认真和严谨。此外,温图还整理或编辑出版《温州文献丛书》《温州文献丛刊》,还有《籀园芳馨》《瓯风》等。从这些系列出版物分明可以看出,温图已不是一般意义的图书馆,而成为温州市地方文献整理的重要机构。近又获悉,礼阳先生主编的《温州市图书馆藏日记稿钞本丛刊》已纳入中华书局著名的“中国近代人物日记丛书”系列一体刊行,正在陆续出版,更是温图对地方文献和中华文化的一大贡献,所以受到读书界广泛关注。只此几端,便令人感叹不已。不要说各地市级图书馆,便是那许多省市大图书馆,如这样致力于图书文化建设的,得有几家?或者有人说,温州经济发达,有钱,自己供职的图书馆没有相应经费。文献的整理出版固然需要经费,但许多经费充足的图书馆,并未能像温图这样。岂不知,做这许多工作,第一不是钱,而是切切实实的敬业精神和辛苦付出。笔者也曾搜集整理过古籍,更做过多年编辑,那辛苦,只有同行知,难与外人道。
以礼阳先生为例,读《此心安处》,最能窥见他对图书馆工作的热爱与痴迷。一次与友人翻看我的雁荡山之行照片,看到礼阳先生和我的合影,友人说,这位卢先生比你还瘦。我说:虽然瘦点,但他身体很好。友人似乎有些怀疑,问是吗。我说:如果不是很好,那他早就累坏了。没想到友人说:莫不是过于劳累,瘦成这样了?我想他的话也不无道理。所以后来数次提醒礼阳先生注意休息,不要太劳累。礼阳先生和他那些温图的伙伴们,这样长年累月地辛苦和付出,埋头为地方文化做贡献,并无名利可言,正是人们常说的为他人做嫁衣裳。在中国经济最为发达、商潮滚滚的温州,有这样一座可以傲视许多大图书馆的图书馆,有这样一群颇有定力的图书馆人,堪称奇迹。这就是我非常喜欢温图的原因。所以出版的几本拙著,还有我们中镇诗社编著的好几本书,都送温图,聊表心意。
温州,虽说偏处一隅,但古来注重文化,多有著名文人,而有“东南邹鲁”之称。温州市图书馆创办于1919年5月,与著名的五四运动同时,不知是巧合还是相关,总之已有百年历史,甚令人羡慕。温图如今越办越好,有这样一群图书馆人,似乎也就不难理解了。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