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报旧版 2018年12月27日 上一期 下一期
3上一篇  4下一篇  
返回本版列表    点击率:  字体: 放大  默认  缩小  
经济·民生
8 6/8 5 6 7 > >|
PDF版
本版面文章
· 济青高铁开通,百年胶济通道“三线并行”
· 吉玉铁路铜玉段开通为贵州第二条城际铁路
· 青岛至盐城铁路开通,三地结束不通动车历史
· 怀化至衡阳铁路开通,湖南形成新高铁“金三角”
· 明年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这样“升级”
· 明年交通运输服务将如何提升?
· 我国养老护理人员缺口大

  相关文章: 
明年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这样“升级”

( 2018-12-27 ) 稿件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经济·民生
 
  新华社北京12月26日电(记者高亢、安娜)中央经济工作会议认为,我国经济运行主要矛盾仍然是供给侧结构性的,并提出要在“巩固、增强、提升、畅通”八个字上下功夫。明年在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过程中,落实好这“八字方针”的要求将成为提升经济发展质量的重要一步。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要巩固“三去一降一补”成果,推动更多产能过剩行业加快出清,降低全社会各类营商成本,加大基础设施等领域补短板力度。

  数据显示,今年以来,随着“三去一降一补”的推进,钢铁、煤炭、水泥和平板玻璃行业运营情况明显好转。今年前8个月,钢铁、煤炭、水泥、平板玻璃行业实现的利润分别增长80%、17%、150%、41%。

  “‘三去一降一补’取得了初步成果,在此基础上把成果巩固好,才能够把更多的精力放在传统产业升级、新兴产业发展和高新技术跟进上。”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研究员张春晓说。

  增强微观主体活力,发挥企业和企业家主观能动性,建立公平开放透明的市场规则和法治化营商环境,促进正向激励和优胜劣汰,发展更多优质企业,是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在“增强”方面的具体要求。对此,张春晓表示,提升供给水平是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要内容,加大供给力度的重心要落在微观主体上。必须要让微观主体中的要素发挥出大的作用,特别是要激发企业和企业家的主观能动性。

  保障权益是增强活力的重要前提之一,尤其是对于民营企业来说,保障合法权益,让企业安心成长至关重要。专家表示,民营企业已成为经济发展中市场主体和企业家精神的重要发源地。要站在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的高度,充分认识民营经济的重要作用,充分认识做好民营经济工作的重要意义,进一步增强责任感和紧迫感。

  在“提升”方面,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要提升产业链水平,注重利用技术创新和规模效应形成新的竞争优势,培育和发展新的产业集群。

  工信部资料显示,我国制造业覆盖了国际标准行业中制造业大类所涉及的24个行业组、71个行业和137个子行业,成为全球制造业体系最为完整的国家之一。但在部分产业链条中的某些环节依然要依赖进口。专家认为,在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当下,提升产业层次,尤其是解决关键技术受制于人的问题迫在眉睫。

  “要想实现经济可持续,就要延伸产业链,优化价值链。全面构建创新链。”张春晓说,要提升产业链的水平,必须深挖产业链每个节点的价值,在此基础上向新产业集群迈进。

  北京大学城市与环境学院教授王缉慈表示,经济的竞争,在某种程度上是集群的竞争,企业的成功在某种程度上是它所在的集群的成功。“集群降低成本的效应在中国体现得很充分,但是促进创新的效应在中国还没有很好地体现出来。通过先进制造业的创新集群来促进中国的产业升级、技术创新,是促进中国成为创新型国家很重要的一步。”王缉慈说。

  巩固、增强、提升,都是为构建强大的市场和产业基础做准备。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要畅通国民经济循环,加快建设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现代市场体系,提高金融体系服务实体经济能力,形成国内市场和生产主体、经济增长和就业扩大、金融和实体经济良性循环。

  “畅通主要是在生产关系上发力。要坚持放管结合,优化营商环境,打通实体经济与金融服务之间的梗阻,提升经济社会的运行效率。”张春晓表示。

  “2019年的中国经济任重道远,新的一年我们需要保持定力,继续坚持高质量发展,提升自主研发创新能力,加强国际交往和合作,深化改革、扩大开放,着力激活民营企业的活力。”中国社科院财经战略研究院副院长、研究员李雪松说。

 

明年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这样“升级”

( 2018-12-27 ) 稿件来源: 新华每日电讯经济·民生
  相关文章: 

   
 
 请注意:



·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有关法律、法规,尊重网上道德,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引起的法律责任。
·新华每日电讯拥有管理笔名和留言的一切权利。
·您在新华每日电讯留言板发表的言论,新华每日电讯有权在网站内转载或引用。
·新华每日电讯新闻留言板管理人员有权保留或删除其管辖留言中的任意内容。
·如您对管理有意见请向留言板管理员反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