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草地周刊 |
16 |
11/16 |
10
|
11
|
12
|
>
|
>| |
|
|
PDF版 |
|
|
|
|
|
底气源于“地气” |
|
|
( 2018-12-07 ) 稿件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草地周刊 |
|
王兆胜
时下的文坛有一种奇怪现象:许多名家写不出名篇佳制,而一些一般作者却不断有佳作问世。厉彦林先生不是文坛中人,但他挚爱散文,并且一出手就有些不同凡响,除了数量还有质量都令人惊异。近期,由人民出版社出版的《地气》一书就是他的一个重要收获,也给文坛带来新气息。
《地气》虽然也写了《中国红》《人民》这样的作品,但整本书主要不是宏大叙事,多是写农事、农人、土地、故乡,尤其是以沂蒙山那个名不见经传的“小山村”为抒怀中心。这就决定了作者把姿态放得很低,让根系牵扯着乡土,使情感连带着真情实意。作者写《父爱》有这样的细节:“那里的冬天奇冷,山里人衣服单薄,除了筒子棉袄和棉裤,里边没有什么毛衣、衬衣,因而寒冬腊月常常冻得打哆嗦。有时父亲把他那厚棉袄披在我身上,只感到很沉,但很暖和,闻到一种很熟悉、很亲切的汗味。”还有父亲大老远给“我”送吃食:“只见父亲提着一捆煎饼和煮熟的鸡蛋,脸冻得发紫,帽子和棉裤上挂满了雪花,口中呼的热气在胡子上结了一层霜。我赶忙给父亲倒了一杯白开水。父亲双手捂着杯子,望望我,巡视一下我们室内的摆设,摸摸我的被子。”这样的细节非常鲜活,一下子跳出视线,进入我们每位读者的心中。它有体温、有亮色、有刻痕、有悠长的韵味,长久挥之不去。没有在农村大地上被汗水和泪水洗过,被炎热的太阳晒过,被苦难的人生浸泡过,作者是永远写不出这样的感受的。
厉彦林散文善于发现日常生活中的真善美,尤其是从最底层、普通的人生中发现美丽如花的人生。作者的母亲最为普通,她的善良与温暖如同阳光般播撒在儿女心间,她虽然已经驼背,且变得老态。《舍命保花》写的是牡丹,更写的是母亲。牡丹是“舍命不舍花”,而母亲何尝不是如此?所以作者写道:“感觉这牡丹花如同我娘,为了儿女不顾自己的命,泪水立刻盈满了我眼眶。”“我终于明白:娘只要看见花朵,闻到花香,即使生活贫寒,心窝里也幸福温暖,洋溢人性的魅力与光芒。面对一生平凡平淡的日子,娘倾尽自己的最大努力,供养孩子们不受任何委屈和伤害,快乐自由地成长。这品格竟和牡丹花一样。”文章末尾说:“想起生活清苦却爱花的娘,周身就顿增直面风雨的力量!”这样的描写一下子将母亲的美好心性写活了。其实,厉彦林散文中还有一个特点,即通过母亲传达出来的这种真、善、美的力量,折射的是更为坚实远大的背景,那就是纯净美好、甘于清贫和乐于奉献的沂蒙山精神。那块土地上散发出的永恒的人性和生命之光。
最值得称道的是,作者对于万物生灵的描写。以人写情尤其是写天地正气固然重要,但透过万物来写世界人生之美好有时更为重要。当《童年卫士》写那条老黄狗时,作者看到了它的忠诚勇敢,更看到了世间的缘分。所以作者说:“狗重情义,也通人性。人与植物、动物相逢、相遇、相识都是缘分。珍惜平等相处的时光,就会留下美好的记忆和温馨的情感。”《赤脚走在田野上》用爷爷的话说:“地是通人性的,不能用鞋踏的。如果踏了,地就喘不动气了,庄稼也就不爱长了。”这看来是一种对于土地的深厚情感,其实包含了一份对于天地的敬畏。当下许多文学创作之所以失于肤浅,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在于:只从“人之道”角度来看待问题,结果失去了更为广大的天地宇宙作为背景。
厉彦林的《地气》还有一个价值值得注意:它突破了长期以来消极的乡土书写,进入一个为乡村正名和定位的过程中。长期以来,乡土文学有一种普遍倾向是,破败、衰落与荒凉成为乡村社会的总基调,于是在整个城镇化过程中,乡村日渐不堪甚至消亡,其山光水色与正能量早已不再。厉彦林的散文则为我们谱写了乡土风情的颂歌,一种被地气充盈的美妙的诗意,它甚至成为城镇化和现代化不可忽略的巨大存在。这与那些消极书写中国乡村的文学形成了鲜明对照,也成为重新发现文学乡村和文化乡村的范例。《村庄的灵光》是一首关于村庄的美妙诗篇,也是在文化与文学上注入底气和正气的自信力量,还是乡村振兴和青山绿水理念的文学书写。所以,作者提出:“大自然和村庄恩赐我很多,我却把村庄贴心暖肺的关怀与眷恋带进了喧嚣的城市。”“土地和家园是乡亲们灵魂的永久住所。——他们辛劳地耕种,用那执着与沉重,支撑着城市膨胀的浮华与奢望。”这充分肯定了乡村及其乡村文化的价值,对于消极和简单地书写与否定乡村的倾向,无疑是一种突破和超越。在《城市中的土味儿》一文中,作者还表示:“农村是中国人的故乡。”“城市从乡村中娩出、崛起、长大。”他还直言:“我无意贬低城市。城市与乡村是一母同胞的孪生兄弟,砸断骨头连着筋。我以为,在携手快速发育成长的过程中,这对双胞胎应坚守土地的色调、品质和味道。”说白了,就是在城镇化过程,中国不能失去乡村的长处与根性,否则我们的城市文化就会被异化。事实上,不论是文化发展和文学创作,今天人们的观念都有偏颇,即认为乡村已没多少价值,它像一个被榨干了乳汁的母亲一样,可以弃之不顾,认为它离美好的生活和希望渐行渐远了。从这个意义上说,厉彦林的散文《地气》赋予了乡土文学以新的生机活力,可称之为“新乡土散文”写作。
总之,《地气》确是元气充沛、有感而发、情真意切、心怀大爱、有大道存矣的一部散文集。它也可能在艺术上并不完备,有的方面开掘得不够深入,但就像“地气”本身一样,它来自大地深处,带着天地正气,是生命的底色,也饱含着原始的动能,所以呈现着一种贯通天地的力之美。在当下不少散文变得表面化、孱弱、虚假时,《地气》一书显得尤为可贵。
|
|
底气源于“地气”
|
|
|
|
( 2018-12-07 ) 稿件来源: 新华每日电讯草地周刊 |
|
|
|
底气源于“地气” |
|
|
( 2018-12-07 ) 稿件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草地周刊 |
|
王兆胜
时下的文坛有一种奇怪现象:许多名家写不出名篇佳制,而一些一般作者却不断有佳作问世。厉彦林先生不是文坛中人,但他挚爱散文,并且一出手就有些不同凡响,除了数量还有质量都令人惊异。近期,由人民出版社出版的《地气》一书就是他的一个重要收获,也给文坛带来新气息。
《地气》虽然也写了《中国红》《人民》这样的作品,但整本书主要不是宏大叙事,多是写农事、农人、土地、故乡,尤其是以沂蒙山那个名不见经传的“小山村”为抒怀中心。这就决定了作者把姿态放得很低,让根系牵扯着乡土,使情感连带着真情实意。作者写《父爱》有这样的细节:“那里的冬天奇冷,山里人衣服单薄,除了筒子棉袄和棉裤,里边没有什么毛衣、衬衣,因而寒冬腊月常常冻得打哆嗦。有时父亲把他那厚棉袄披在我身上,只感到很沉,但很暖和,闻到一种很熟悉、很亲切的汗味。”还有父亲大老远给“我”送吃食:“只见父亲提着一捆煎饼和煮熟的鸡蛋,脸冻得发紫,帽子和棉裤上挂满了雪花,口中呼的热气在胡子上结了一层霜。我赶忙给父亲倒了一杯白开水。父亲双手捂着杯子,望望我,巡视一下我们室内的摆设,摸摸我的被子。”这样的细节非常鲜活,一下子跳出视线,进入我们每位读者的心中。它有体温、有亮色、有刻痕、有悠长的韵味,长久挥之不去。没有在农村大地上被汗水和泪水洗过,被炎热的太阳晒过,被苦难的人生浸泡过,作者是永远写不出这样的感受的。
厉彦林散文善于发现日常生活中的真善美,尤其是从最底层、普通的人生中发现美丽如花的人生。作者的母亲最为普通,她的善良与温暖如同阳光般播撒在儿女心间,她虽然已经驼背,且变得老态。《舍命保花》写的是牡丹,更写的是母亲。牡丹是“舍命不舍花”,而母亲何尝不是如此?所以作者写道:“感觉这牡丹花如同我娘,为了儿女不顾自己的命,泪水立刻盈满了我眼眶。”“我终于明白:娘只要看见花朵,闻到花香,即使生活贫寒,心窝里也幸福温暖,洋溢人性的魅力与光芒。面对一生平凡平淡的日子,娘倾尽自己的最大努力,供养孩子们不受任何委屈和伤害,快乐自由地成长。这品格竟和牡丹花一样。”文章末尾说:“想起生活清苦却爱花的娘,周身就顿增直面风雨的力量!”这样的描写一下子将母亲的美好心性写活了。其实,厉彦林散文中还有一个特点,即通过母亲传达出来的这种真、善、美的力量,折射的是更为坚实远大的背景,那就是纯净美好、甘于清贫和乐于奉献的沂蒙山精神。那块土地上散发出的永恒的人性和生命之光。
最值得称道的是,作者对于万物生灵的描写。以人写情尤其是写天地正气固然重要,但透过万物来写世界人生之美好有时更为重要。当《童年卫士》写那条老黄狗时,作者看到了它的忠诚勇敢,更看到了世间的缘分。所以作者说:“狗重情义,也通人性。人与植物、动物相逢、相遇、相识都是缘分。珍惜平等相处的时光,就会留下美好的记忆和温馨的情感。”《赤脚走在田野上》用爷爷的话说:“地是通人性的,不能用鞋踏的。如果踏了,地就喘不动气了,庄稼也就不爱长了。”这看来是一种对于土地的深厚情感,其实包含了一份对于天地的敬畏。当下许多文学创作之所以失于肤浅,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在于:只从“人之道”角度来看待问题,结果失去了更为广大的天地宇宙作为背景。
厉彦林的《地气》还有一个价值值得注意:它突破了长期以来消极的乡土书写,进入一个为乡村正名和定位的过程中。长期以来,乡土文学有一种普遍倾向是,破败、衰落与荒凉成为乡村社会的总基调,于是在整个城镇化过程中,乡村日渐不堪甚至消亡,其山光水色与正能量早已不再。厉彦林的散文则为我们谱写了乡土风情的颂歌,一种被地气充盈的美妙的诗意,它甚至成为城镇化和现代化不可忽略的巨大存在。这与那些消极书写中国乡村的文学形成了鲜明对照,也成为重新发现文学乡村和文化乡村的范例。《村庄的灵光》是一首关于村庄的美妙诗篇,也是在文化与文学上注入底气和正气的自信力量,还是乡村振兴和青山绿水理念的文学书写。所以,作者提出:“大自然和村庄恩赐我很多,我却把村庄贴心暖肺的关怀与眷恋带进了喧嚣的城市。”“土地和家园是乡亲们灵魂的永久住所。——他们辛劳地耕种,用那执着与沉重,支撑着城市膨胀的浮华与奢望。”这充分肯定了乡村及其乡村文化的价值,对于消极和简单地书写与否定乡村的倾向,无疑是一种突破和超越。在《城市中的土味儿》一文中,作者还表示:“农村是中国人的故乡。”“城市从乡村中娩出、崛起、长大。”他还直言:“我无意贬低城市。城市与乡村是一母同胞的孪生兄弟,砸断骨头连着筋。我以为,在携手快速发育成长的过程中,这对双胞胎应坚守土地的色调、品质和味道。”说白了,就是在城镇化过程,中国不能失去乡村的长处与根性,否则我们的城市文化就会被异化。事实上,不论是文化发展和文学创作,今天人们的观念都有偏颇,即认为乡村已没多少价值,它像一个被榨干了乳汁的母亲一样,可以弃之不顾,认为它离美好的生活和希望渐行渐远了。从这个意义上说,厉彦林的散文《地气》赋予了乡土文学以新的生机活力,可称之为“新乡土散文”写作。
总之,《地气》确是元气充沛、有感而发、情真意切、心怀大爱、有大道存矣的一部散文集。它也可能在艺术上并不完备,有的方面开掘得不够深入,但就像“地气”本身一样,它来自大地深处,带着天地正气,是生命的底色,也饱含着原始的动能,所以呈现着一种贯通天地的力之美。在当下不少散文变得表面化、孱弱、虚假时,《地气》一书显得尤为可贵。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