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报旧版 2018年11月09日 上一期 下一期
3上一篇  4下一篇  
返回本版列表    点击率:  字体: 放大  默认  缩小  
调查观察
16 15/16 14 15 16 > >|
PDF版
本版面文章
· 打造“百年老店”须有大情怀
· 大刘打官司
· “酸碱大师”当庭认罪
· 教育“熊孩子”先学学熊妈妈
· 领导干部也要学会讲好故事
· 科学精神应自少年始
· 中国社交媒体正进入多元化时代

  相关文章: 
科学精神应自少年始

( 2018-11-09 ) 稿件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调查观察
 
  日前,《知识分子》微信公号刊文称,近十多年来,中国教育的上空一直漂浮着两朵乌云:第一朵是钱学森之问“为什么我们的学校总是培养不出杰出的人才?”第二朵则是北大教授钱理群在2008年北大110周年校庆及《寻找北大》一书出版时道出的一个忧虑:“我前面所说的实用主义、实利主义、虚无主义的教育,正在培养一批‘绝对的,精致的利己主义者’”。

  这两朵“乌云”指向的核心问题,其实是“通识教育应该培养什么样的人”。鉴于青少年是国家的未来和民族的希望,其科学精神和科学素养直接决定了一个国家的创新潜力,笔者认为,要拨开这两朵“乌云”,关键是要培养青少年的科学精神。

  培养科学精神应自少年始。推动广大青少年积极参与,首先应当注意培养起青少年对科学的兴趣,让更多孩子树立起科学梦想。一方面,要更重视青少年科普工作,发挥科普展示的教育功能。包括近年来兴起的“科幻热”,也能让更多的青少年有机会接触科技的魅力,激发起孩子们的科技想象力。另一方面,要在全社会营造一种崇尚科学、尊重创新的良好氛围,让科学工作成为青少年尊崇向往的职业。

  激励青少年参与科技创新实践,需要全社会为青少年搭建一个参与和展示的舞台。近几年,社会上举办的各种类型的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给了拥有科技梦想的孩子们许多自我展示的机会,也吸引了更多同龄人甚至父辈前来“围观”。“救灾机器人”“太阳能应用”“计算机节能”等一批批优质创意作品涌现出来,印证了青少年在科技创新领域的巨大活力和潜力。

  “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作为青少年个人来说,要善于用看上去“微不足道”的小创意来装点自己的生活。例如,融化的冰激凌经常会让我们感到苦恼,但来自美国丹佛的两个10岁的少年却由此发明了一种可以套在冰激凌上的环状饼干,冰激凌融化弄脏手的痛点迎刃而解,两个孩子也因为他们的小创意获得了投资,成了小小的“创业者”和“企业家”。这也说明,其实再青涩的想法也不应当被忽视,再微不足道的创意也值得被尊重。

  少年强则科技强,科技强则中国强。培养青少年科技创新人才,事关我国的未来发展,需要学校教育和全社会的共同努力,创新青少年科技人才的教育方式与培养模式,为青少年科技创新人才提供更多的发展机会和更广阔的人生舞台。

               (郑志宇 学生)

 

科学精神应自少年始

( 2018-11-09 ) 稿件来源: 新华每日电讯调查观察
  相关文章: 

   
 
 请注意:



·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有关法律、法规,尊重网上道德,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引起的法律责任。
·新华每日电讯拥有管理笔名和留言的一切权利。
·您在新华每日电讯留言板发表的言论,新华每日电讯有权在网站内转载或引用。
·新华每日电讯新闻留言板管理人员有权保留或删除其管辖留言中的任意内容。
·如您对管理有意见请向留言板管理员反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