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WiFi探针”窃信息 |
|
|
( 2018-10-26 ) 稿件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调查·观察 |
|
当你的手机莫名其妙遇到广告弹窗,或连接到了一个毫无用处的“WiFi”时,你可能走进了“WiFi探针”设备的覆盖范围里。新京报独角鲸科技在一份使用WiFi探针设备的“画像匹配结果”中发现,其用户画像维度精确到了27项,例如“性别女,25-34岁,本科,旅游达人,无未成年子女,收入3-5k,无车,企业白领,IT业人员,已婚无房,手机档次低档等”。
漫画:曹一
所谓的WiFi探针,虽然换了个马甲,寄居在流行的社交软件之上,但实质与过去群发垃圾短信的伪基站并没有本质不同,就是非法利用公民个人信息的欺诈行为,属于应该依法严厉打击的对象。“徐玉玉事件”“脸书事件”等表明,非法获取大量个人信息,不仅可能用来谋取利益,还可能谋财害命,危害社会稳定和国家安全。从这个意义上说,保护个人信息安全,不仅是一个技术命题,更是一个制度命题。
点评:丁远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