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报旧版 2018年06月15日 上一期 下一期
3上一篇  4下一篇  
返回本版列表    点击率:  字体: 放大  默认  缩小  
草地周刊
16 10/16 9 10 11 > >|
PDF版
本版面文章
· 在井冈山感悟信仰的力量
· 土楼走出的“清廉进士公”

  相关文章: 
土楼走出的“清廉进士公”

( 2018-06-15 ) 稿件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草地周刊
 
  
陈跃虹、刘燕


  “世事让三分天宽地阔,心田存一点子种孙耕”“深耕沃土植新苗,崇文尚德振家声”“富贵不难只在勤俭中寻出,纲常虽大却从孝悌上做来”……这些悬挂在福建省南靖县书洋镇南欧村植槐楼中厅内的木刻楹联,是被族人称为“清廉进士公”张金拔留给子孙后代的楹联家训。

  张金拔(1768-1847),原名张拔琏,字燕台,号清选,南靖县书洋乡(今书洋镇)南欧村人。清嘉庆十五年(1810年)中举人,道光六年(1826年)殿试登进士,授福宁府教谕后升调甘肃宁县正堂。告老还乡后,在漳州芝山、丹霞两书院掌教,在家乡倡办“曲江文会”,筹集资金买田置产,并在族规中规定,凡取得秀才以上学历者,可获得数十担儒租田,奖励子弟读书上进,为当地教育事业作出贡献。

赔银教孙


  张金拔为官清正廉明,恪尽职守,对子孙也管教甚严。晚年,张金拔在漳州芝山、丹霞两书院掌教时,他的小孙子经常跟着他一起出门,仗着他的声望和地位,不免年少气盛。有一天,这个张少爷在马坪街(今漳州延安南路北段)游逛,走进一家陶瓷店,价钱问了个遍却一件也不买。店家认为这个少年顾客并非诚心,便不再搭理他。张金拔的孙子觉得店老板瞧不起他,一怒之下把店里的陶瓷砸了个稀巴烂,扬长而去。临出店门时还很气盛说道:“敢作敢当,本少爷是南靖张家的,我爷爷在书院当教谕。”店家知道砸瓷器的人是张金拔的孙子,虽然很生气,但想到张金拔德高望重,为当地的教育事业办了许多好事实事,有口皆碑,就不打算追究。没想到这件事还是传到张金拔的耳朵里,他亲自到瓷器店,好言安慰店家,叫他把店里损失登记一下,待他查明情况再作处理。回到家里,张金拔问他是怎么回事,孙子还气鼓鼓地说:“这店家势利眼,我一时性起,把店砸了。”张金拔一听,十分震怒,狠狠训斥孙子说:“世事让三分天宽地阔,心田存一点子种孙耕。像你这般蛮横嚣张,将来何以成大器,又怎么做人?”第二天一早,张金拔亲自押着小孙子,叫他当众跪在马坪街上,向店家赔礼道歉,并按清单赔偿店家损失,分文不少。这件事轰动了漳州城,人人称道进士公,家教严厉,铁面无私。

福泽乡梓


  “深耕沃土植新苗,崇文尚德振家声”,张金拔十分重视族中子弟的教育。告老还乡后,张金拔在家乡倡办了“曲江文会”。文会以“曲江”命名,取自历史上著名的宰相张九龄,寓意深远。张九龄,祖籍广东省曲江县,唐玄宗在位时出任宰相,高风亮节,敢言直谏,文章称冠一时,世人尊称“曲江公”,著有《曲江集》流传不衰。“曲江文会”创立后,制定了规章制度,除了平时的命题写作、点评及学习交流外,还定期三个月召开一次学习心得座谈会,半年召开一次作文交流会,一年召开一次作文讲评总结活动,张金拔更是不惜倾出自己所有,谆谆教诲,吸引了族里和邻里有心向学的学子踊跃参加。在“曲江文会”的影响下,敬教重才蔚然成风,当地人才辈出,一直绵延至今,中秀才以上24人,上大学近250人,其中张金拔的儿子张逢甲、孙子张长璧、曾孙张汝祥皆中秀才,玄孙张实中,任印尼泗水《大公商报》总编辑长达28年,在海外华侨中积极宣传进步的新闻,张建禄、张荣汀、张庆忠、张顺畴等海外侨领更是乐善好施,以“曲江”为名,兴办曲江小学、曲江中学、曲江医院、曲江水电站、铺建曲江柏油路等公益事业。

楹联传教


  张金拔毕生勤奋治学,博学多才,尤擅诗文,可惜遗著多散佚,现仅存有多幅或亲笔镌刻,或挥墨撰写的楹联。这些楹联,多为教人立身处世、立志敬业,既是张金拔的人生感悟,也饱含着对族人、子嗣的谆谆教诲。目前,除了故居植槐楼外,还留有勤和楼“勤与俭治家上策,和而忍处世良规”,裕光楼“裕后品诗书执理,光前化孝悌力田”,三省楼“三味诗书兼子史,省身忠信兴师传”,永贵楼“永要刚强毅气,贵有奋斗精神”,裕光楼“裕后光前勤俭二字,源开流节什货一书”等藏头嵌字、隽永深远,成为教育子孙后代的“楹联式”家训,这也成为南靖土楼景区一道亮丽的风景线,吸引广大游客慕名而来,驻足体会。

  张金拔的一生虽然没有惊天动地的业绩,但他对家乡人文教化的滋育,身体力行,无疑是一个标志性的人物。张金拔以他的知识才干,高尚情操和对家乡的贡献,深受族人及邻里的尊敬和爱戴,成为后人学习的榜样,而他那些“楹联式”的家训,更是人文教育的“瑰宝”,成为其子孙后代为人处世的行为准则。


 

土楼走出的“清廉进士公”

( 2018-06-15 ) 稿件来源: 新华每日电讯草地周刊
  相关文章: 

   
 
 请注意:



·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有关法律、法规,尊重网上道德,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引起的法律责任。
·新华每日电讯拥有管理笔名和留言的一切权利。
·您在新华每日电讯留言板发表的言论,新华每日电讯有权在网站内转载或引用。
·新华每日电讯新闻留言板管理人员有权保留或删除其管辖留言中的任意内容。
·如您对管理有意见请向留言板管理员反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