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草地周刊 |
16 |
11/16 |
10
|
11
|
12
|
>
|
>| |
|
|
PDF版 |
|
|
|
|
|
树,不只为人所用 |
|
|
( 2018-05-25 ) 稿件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草地周刊 |
|
马斗全 大多数读者,应该读过杜甫的《茅屋为秋风所破歌》,并且记得其中名句:“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但凡读过书的人,大抵都记得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中的名句。不过,“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呜呼!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还是那场大风雨,杜甫又有一首《楠树为秋风所拔叹》,却可能较少鲜为人知。诗云:
倚江楠树草堂前,故老相传二百年。诛茅卜居总为此,五月仿佛闻寒蝉。东南飘风动地至,江翻石走流云气。干排雷雨犹力争,根断泉源岂天意?沧波老树性所爱,浦上亭亭一青盖。野客频留惧雪霜,行人不过听竽籁。虎倒龙颠委榛棘,泪痕血点垂胸臆。我有新诗何处吟,草堂自此无颜色。
杜甫卜居于此,正是因为草堂前那棵二百来年的大楠树,不知多少回在树下吟改新诗。如今楠树为大风所拔,其痛更过于栖身之茅屋为风所破,不但深情作诗叹之,而且“泪痕血点垂胸臆”、“草堂自此无颜色”。今之读者,对此已难理解。杜甫又有“白发倚庭树”句,一位老诗人对树的感情,无尽的怀想与感慨,尽在五字中。
我们如今也呼唤绿色、植树造林,居所周围也尽量多栽树,主要出于空气质量、环境保护方面的考虑,顶多再加上美化园区、可以乘凉的作用,或者还有经济效用,总之是从人的所需出发,“为我所用”。而古人与今人似乎不大一样,不完全或不主要是着眼于人之所需,而是出于“性之所爱”,也就是说,是因为对树有着利益以外的深厚感情。
同样在成都居住过的陆游,也是一位对树感情极深的人,所以诗中多有“涉树”之作。从陆游关于树的诗句中,我们可以进一步看出古人如何爱树及其深层原因。
陆游回忆自己小时候的事,诗中有“一日千回上庭树”之句,只此一端,即可见他自幼对庭树的感情,已近乎对家的感情,或者说树与家已为一体。古人以乔木代指故土、故家,又有“乡梓”“桑梓”等词,寄托深切的乡思,正源于此此。
陆游写庭树的诗很多,如《夏夜》:“起行绕庭树,爱此露滴声。”《夏日》:“微风过中庭,庭树飒有声。”《夏日感旧》:“北窗枕簟卧陶翁,树树鸣蝉叶叶风。”《秋声》:“萧骚拂树过中庭,何处人间有此声?”《晨起出南堂》:“身闲亦未全无事,检校幽花几树开。”《闲中》:“问我东归今几日,坐看庭树六番黄。”又如《杂兴》:“为怜红树好,久立向西厢。”《喜雨》:“雨声萧萧集庭树,雨气森森入窗户。”《北窗闲咏》有句为:“阴阴绿树雨余香,半卷疏帘置一床。”刚下过雨,诗人当然不是或不单单是为了乘凉,而是追求一种惬意之境。所以庭中之树,不但是一种景物,也是一种心情、意境。
陆游又有诗题为《故蜀别苑在成都西南十五六里,梅至多,有两大树夭矫若龙,相传谓之梅龙。予初至蜀为作诗,自此岁常访之,今复赋一首》,不但为梅树作诗,且“岁常访之”,已视为老朋友。
有树便有鸟来,陆游诗中还多及庭树之鸟,可谓“爱树及乌”。如《晨起》:“珍禽语庭树,可爱不知名。”《午坐》:“树影窗间见,禽声屋角闻。”《即事》:“日上小窗东,禽鸣高树中。”《夏日独居》:“空庭朝下鹊,密树晚鸣蝉。”
庭树,还可供人或伴人读书,陆游《老病追感壮岁读书之乐作短歌》,便有“庭树风淅淅”句。所以陶渊明不但宅边有五柳树,而且自称五柳先生。王维《辋川闲居》有句为:“时倚檐前树,远看原上村。”“时倚”二字,颇堪玩味。以至清代,客家诗人宋湘有“种树五千本,读书花鸟间”句,已不仅仅是庭树,简直就是窗前一片树林了。
古贤诸如此类诗句实在太多了,无须再举。可知,在古人看来,居所之树,不唯是绿色、佳景,更是一种富有感情的生命。不但为生活的重要部分,同时也是生命的伴侣、见证和记录。春雨秋风,发花挂果,与人为伴,共度时光。所以古人云:“凡所居,有树便佳。”无论房子高级与否,第一要有树。若没有树,居来必定索然无味。
知道了这些,自然不难理解杜甫为什么会像哭突然遇难逝世的老朋友一样哭草堂前那棵大楠树。
我小时候,庭中也有树的,而且有多棵。门前有高大的椿树,树冠很大的皂荚树,更有好几棵槐树,其中一棵堪称古槐,已不知是祖上哪一代所植。可惜后来竟全被砍掉了。现在整条巷只见房舍,没有绿色了。
我的家乡在黄土高原,靠近黄河,土地平旷,不要说我幼时了,便是几十年前,远远望见一片树色,便知是村庄。而现在的村庄,房屋越来越高,树越来越少,所以只能望见一片房舍,看不见绿色。每回故里,总让人感到不得劲,而暗自感叹:农村的发展和建设,干吗跟树过不去呢?
城市中的居民小区,自无“庭树”可言,楼群间能有一些树就不错了。可惜多是新栽的小树,没有大树,更不用说数百年的老树了。
无论农村还是城市,所居之处没有像样的大树,甚至没有树,那就只好去读古人有关诗文,从中感受“庭树”之美好,培养和树的感情。
|
|
树,不只为人所用
|
|
|
|
( 2018-05-25 ) 稿件来源: 新华每日电讯草地周刊 |
|
|
|
树,不只为人所用 |
|
|
( 2018-05-25 ) 稿件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草地周刊 |
|
马斗全 大多数读者,应该读过杜甫的《茅屋为秋风所破歌》,并且记得其中名句:“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但凡读过书的人,大抵都记得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中的名句。不过,“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呜呼!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还是那场大风雨,杜甫又有一首《楠树为秋风所拔叹》,却可能较少鲜为人知。诗云:
倚江楠树草堂前,故老相传二百年。诛茅卜居总为此,五月仿佛闻寒蝉。东南飘风动地至,江翻石走流云气。干排雷雨犹力争,根断泉源岂天意?沧波老树性所爱,浦上亭亭一青盖。野客频留惧雪霜,行人不过听竽籁。虎倒龙颠委榛棘,泪痕血点垂胸臆。我有新诗何处吟,草堂自此无颜色。
杜甫卜居于此,正是因为草堂前那棵二百来年的大楠树,不知多少回在树下吟改新诗。如今楠树为大风所拔,其痛更过于栖身之茅屋为风所破,不但深情作诗叹之,而且“泪痕血点垂胸臆”、“草堂自此无颜色”。今之读者,对此已难理解。杜甫又有“白发倚庭树”句,一位老诗人对树的感情,无尽的怀想与感慨,尽在五字中。
我们如今也呼唤绿色、植树造林,居所周围也尽量多栽树,主要出于空气质量、环境保护方面的考虑,顶多再加上美化园区、可以乘凉的作用,或者还有经济效用,总之是从人的所需出发,“为我所用”。而古人与今人似乎不大一样,不完全或不主要是着眼于人之所需,而是出于“性之所爱”,也就是说,是因为对树有着利益以外的深厚感情。
同样在成都居住过的陆游,也是一位对树感情极深的人,所以诗中多有“涉树”之作。从陆游关于树的诗句中,我们可以进一步看出古人如何爱树及其深层原因。
陆游回忆自己小时候的事,诗中有“一日千回上庭树”之句,只此一端,即可见他自幼对庭树的感情,已近乎对家的感情,或者说树与家已为一体。古人以乔木代指故土、故家,又有“乡梓”“桑梓”等词,寄托深切的乡思,正源于此此。
陆游写庭树的诗很多,如《夏夜》:“起行绕庭树,爱此露滴声。”《夏日》:“微风过中庭,庭树飒有声。”《夏日感旧》:“北窗枕簟卧陶翁,树树鸣蝉叶叶风。”《秋声》:“萧骚拂树过中庭,何处人间有此声?”《晨起出南堂》:“身闲亦未全无事,检校幽花几树开。”《闲中》:“问我东归今几日,坐看庭树六番黄。”又如《杂兴》:“为怜红树好,久立向西厢。”《喜雨》:“雨声萧萧集庭树,雨气森森入窗户。”《北窗闲咏》有句为:“阴阴绿树雨余香,半卷疏帘置一床。”刚下过雨,诗人当然不是或不单单是为了乘凉,而是追求一种惬意之境。所以庭中之树,不但是一种景物,也是一种心情、意境。
陆游又有诗题为《故蜀别苑在成都西南十五六里,梅至多,有两大树夭矫若龙,相传谓之梅龙。予初至蜀为作诗,自此岁常访之,今复赋一首》,不但为梅树作诗,且“岁常访之”,已视为老朋友。
有树便有鸟来,陆游诗中还多及庭树之鸟,可谓“爱树及乌”。如《晨起》:“珍禽语庭树,可爱不知名。”《午坐》:“树影窗间见,禽声屋角闻。”《即事》:“日上小窗东,禽鸣高树中。”《夏日独居》:“空庭朝下鹊,密树晚鸣蝉。”
庭树,还可供人或伴人读书,陆游《老病追感壮岁读书之乐作短歌》,便有“庭树风淅淅”句。所以陶渊明不但宅边有五柳树,而且自称五柳先生。王维《辋川闲居》有句为:“时倚檐前树,远看原上村。”“时倚”二字,颇堪玩味。以至清代,客家诗人宋湘有“种树五千本,读书花鸟间”句,已不仅仅是庭树,简直就是窗前一片树林了。
古贤诸如此类诗句实在太多了,无须再举。可知,在古人看来,居所之树,不唯是绿色、佳景,更是一种富有感情的生命。不但为生活的重要部分,同时也是生命的伴侣、见证和记录。春雨秋风,发花挂果,与人为伴,共度时光。所以古人云:“凡所居,有树便佳。”无论房子高级与否,第一要有树。若没有树,居来必定索然无味。
知道了这些,自然不难理解杜甫为什么会像哭突然遇难逝世的老朋友一样哭草堂前那棵大楠树。
我小时候,庭中也有树的,而且有多棵。门前有高大的椿树,树冠很大的皂荚树,更有好几棵槐树,其中一棵堪称古槐,已不知是祖上哪一代所植。可惜后来竟全被砍掉了。现在整条巷只见房舍,没有绿色了。
我的家乡在黄土高原,靠近黄河,土地平旷,不要说我幼时了,便是几十年前,远远望见一片树色,便知是村庄。而现在的村庄,房屋越来越高,树越来越少,所以只能望见一片房舍,看不见绿色。每回故里,总让人感到不得劲,而暗自感叹:农村的发展和建设,干吗跟树过不去呢?
城市中的居民小区,自无“庭树”可言,楼群间能有一些树就不错了。可惜多是新栽的小树,没有大树,更不用说数百年的老树了。
无论农村还是城市,所居之处没有像样的大树,甚至没有树,那就只好去读古人有关诗文,从中感受“庭树”之美好,培养和树的感情。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