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成风化人 |
8 |
7/8 |
6
|
7
|
8
|
>
|
>| |
|
|
PDF版 |
|
|
|
|
|
“治沙愚人”一家三代的绿色守望 |
|
|
( 2018-05-21 ) 稿件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成风化人 |
|
|
▲王天昌(右一)、王银吉父子和家人一起去治沙。
新华社记者范培珅摄
|
|
|
新华社记者王博
这几天,王银吉全家都在忙着压沙。铁锹在沙土上挑出浅沟,麦草均匀铺在沟中,再拿铁锹把沙子压紧。这样,麦草方格间的新苗才不易被风沙带走。
在腾格里沙漠边缘的甘肃省武威市凉州区,种活一棵树不亚于养活一个孩子。过去的近20年里,家住凉州区长城乡红水村的王银吉带着全家人,先后把600多万株梭梭、花棒等耐旱作物成功栽进近8000亩沙地里。
“大风一起不见天,沙骑墙头驴上房,一茬庄稼种三遍,大风绝收小风歉。”这首民谣,说的是当地自然环境。1999年,王银吉横下心,“不能让沙再压庄稼了!”在父亲王天昌的坚决支持下,父子俩背着苗子就钻了沙窝。
在这里种地就是跟沙漠“拉锯”,头一天挖好的树坑,一夜之间就被风沙填平;刚种好的树苗,第二天不是根部裸露,就是被连根拔起;成活的小苗,只要遇上几天高温就被晒死……不知要反复多少回,才能种活一棵树。
父子俩起初没白没黑地埋头种树,种下去的苗子成活的没几成。王银吉跑去请教专家,专家说要先固沙、再种树,不同的苗木还要栽植在沙丘的不同部位。寒冬腊月,迎着呼啸的风沙,父子俩裹上棉袄,背着干粮,在流沙最严重的地段观察沙丘走向,分析哪个地方树苗能成活,哪个地方会让风吞噬,逐渐摸索出一套管用的法子。
沙漠最缺的就是水,植树最是离不开水。头茬水能不能浇足,是树苗成活的关键。为解水困,王银吉父子俩凑了一万八千元钱,买了两峰大骆驼,在家与沙漠之间3公里多的风沙线上驮水,一个来回3个小时。王银吉与父亲跪在树坑边,用勺子给小树浇水,一滴都舍不得浪费。
后来,王银吉全家干脆搬进沙漠,住进低矮简陋的地窝铺里。2005年春季刚开学,小儿子出现腿脚不稳的症状,但全家人正忙着栽树,没在意。一个月后带孩子到医院检查,才发现孩子罹患脑干胶质瘤,已到晚期。
今年75岁的王天昌清楚记得,在地窝铺的土炕上,小孙子趴在他腿上说:“爷爷、爹爹,你们一定要把这片沙子治得绿绿的。”
14岁的小儿子没能撑过那年的端午,走后,埋在了治沙点上。陪着爷爷和父亲把这片沙漠全都种上树,是孩子的遗愿。
“把沙子治得绿绿的”,成为王银吉一家的追求,树倒了重栽,苗死了再补……治沙前,王银吉家是村里的富裕户,除了种粮还种了很多经济林木,收入可观。这些年,所有积蓄几乎全部投到治沙上,在部队工作的大儿子每年还从自己的津贴里挤出3万元“专款”给父亲治沙造绿。
“村里人都叫我‘愚人’。”王银吉憨笑道,“到今天,我觉得我和家人的心血没白费。”昔日风沙肆虐之地,而今成了林草丰茂的绿地,沙少了,风小了,地下水位上升了,时不时还能见到野生动物。
饱受沙害的乡亲们,也从“王家沙窝”的片片新绿中看到了希望,不少乡邻主动投身压沙植树。王银吉说,他有个“小目标”:“再奋斗几年,争取绿化1万亩沙地!”
新华社兰州5月19日电
|
|
“治沙愚人”一家三代的绿色守望
|
|
|
|
( 2018-05-21 ) 稿件来源: 新华每日电讯成风化人 |
|
|
|
“治沙愚人”一家三代的绿色守望 |
|
|
( 2018-05-21 ) 稿件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成风化人 |
|
|
▲王天昌(右一)、王银吉父子和家人一起去治沙。
新华社记者范培珅摄
|
|
|
新华社记者王博
这几天,王银吉全家都在忙着压沙。铁锹在沙土上挑出浅沟,麦草均匀铺在沟中,再拿铁锹把沙子压紧。这样,麦草方格间的新苗才不易被风沙带走。
在腾格里沙漠边缘的甘肃省武威市凉州区,种活一棵树不亚于养活一个孩子。过去的近20年里,家住凉州区长城乡红水村的王银吉带着全家人,先后把600多万株梭梭、花棒等耐旱作物成功栽进近8000亩沙地里。
“大风一起不见天,沙骑墙头驴上房,一茬庄稼种三遍,大风绝收小风歉。”这首民谣,说的是当地自然环境。1999年,王银吉横下心,“不能让沙再压庄稼了!”在父亲王天昌的坚决支持下,父子俩背着苗子就钻了沙窝。
在这里种地就是跟沙漠“拉锯”,头一天挖好的树坑,一夜之间就被风沙填平;刚种好的树苗,第二天不是根部裸露,就是被连根拔起;成活的小苗,只要遇上几天高温就被晒死……不知要反复多少回,才能种活一棵树。
父子俩起初没白没黑地埋头种树,种下去的苗子成活的没几成。王银吉跑去请教专家,专家说要先固沙、再种树,不同的苗木还要栽植在沙丘的不同部位。寒冬腊月,迎着呼啸的风沙,父子俩裹上棉袄,背着干粮,在流沙最严重的地段观察沙丘走向,分析哪个地方树苗能成活,哪个地方会让风吞噬,逐渐摸索出一套管用的法子。
沙漠最缺的就是水,植树最是离不开水。头茬水能不能浇足,是树苗成活的关键。为解水困,王银吉父子俩凑了一万八千元钱,买了两峰大骆驼,在家与沙漠之间3公里多的风沙线上驮水,一个来回3个小时。王银吉与父亲跪在树坑边,用勺子给小树浇水,一滴都舍不得浪费。
后来,王银吉全家干脆搬进沙漠,住进低矮简陋的地窝铺里。2005年春季刚开学,小儿子出现腿脚不稳的症状,但全家人正忙着栽树,没在意。一个月后带孩子到医院检查,才发现孩子罹患脑干胶质瘤,已到晚期。
今年75岁的王天昌清楚记得,在地窝铺的土炕上,小孙子趴在他腿上说:“爷爷、爹爹,你们一定要把这片沙子治得绿绿的。”
14岁的小儿子没能撑过那年的端午,走后,埋在了治沙点上。陪着爷爷和父亲把这片沙漠全都种上树,是孩子的遗愿。
“把沙子治得绿绿的”,成为王银吉一家的追求,树倒了重栽,苗死了再补……治沙前,王银吉家是村里的富裕户,除了种粮还种了很多经济林木,收入可观。这些年,所有积蓄几乎全部投到治沙上,在部队工作的大儿子每年还从自己的津贴里挤出3万元“专款”给父亲治沙造绿。
“村里人都叫我‘愚人’。”王银吉憨笑道,“到今天,我觉得我和家人的心血没白费。”昔日风沙肆虐之地,而今成了林草丰茂的绿地,沙少了,风小了,地下水位上升了,时不时还能见到野生动物。
饱受沙害的乡亲们,也从“王家沙窝”的片片新绿中看到了希望,不少乡邻主动投身压沙植树。王银吉说,他有个“小目标”:“再奋斗几年,争取绿化1万亩沙地!”
新华社兰州5月19日电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