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报旧版 2018年05月10日 上一期 下一期
3上一篇  4下一篇  
返回本版列表    点击率:  字体: 放大  默认  缩小  
综合新闻
8 7/8 6 7 8 > >|
PDF版
本版面文章
· 用“黄金地”换湿地,给绿色发展留空间
· 走近环保“闻臭师”:鼻子比机器还灵敏
· 手机“花式扣费”乱象丛生“套路”多
· 武汉:打造党政机关服务最优城市
· 郑州广西两地公安推出多项便民举措

  相关文章: 
走近环保“闻臭师”:鼻子比机器还灵敏

( 2018-05-10 ) 稿件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综合新闻
 
  新华社合肥5月9日电(记者水金辰、邬金夫)27岁的方鹏飞在安徽省环境监测中心站做“闻臭师”已经三年多。平日里擦淡妆的她,在这间不到10平方米的恶臭分析室里只能以素颜面对不知为何物的气味。因为化妆品的气味将影响鼻子对这些污染气体的辨识度,她不得不舍弃。

  在环境监测中心站,与她承担同样职责的还有十余人。他们有一个共同的专业名称:嗅辨员——一群用鼻子鉴定空气中臭气浓度的环境工作者。

  现场采集回空气样本,通过与纯净空气进行混合稀释后,置于恶嗅测试专用袋中。嗅辨员在稀释后样本空气袋和两个纯净空气袋之间进行“唯一指认”,做出独立判断并记录闻嗅结果。通过增加稀释倍数,进行多次检测,直至嗅辨员分辨不出异样空气为止。

  这是恶臭嗅辨的全操作流程。安徽省环境监测中心站分析室副主任胡雅琴介绍说,这些气体一般来自医药、化工和畜禽等行业企业。嗅辨员做出判断后,将他们的正确率与稀释倍数等要素经过公式运算,得出臭气浓度阈值。通过与相关指标进行比对,即可判定样本空气是否超标。

  判定超标,环境执法人员就可据此责令污染源限时治理。胡雅琴说,他们在进行空气嗅辨时,会从各个环节保证数据的公正性与科学性。“首先嗅辨员必须持嗅辨员证上岗;其次配气员与嗅辨员之间相互隔离;另外,每一位嗅辨员手中的‘问题空气’袋编号不同且工作中不允许相互沟通。”

  臭气闻多了、闻久了,也会对身心有一定影响。胡雅琴说,他们不会长期接触这些气体,一次分析的全过程最多不超过2小时。而为什么对于这些污染气体不能用精密仪器进行检测呢?对此,她解释说,一是一些恶臭气体中的化学物质较多,并不是每一项物质都有严格的检测指标,在分析上只能使用综合指标作相应比对;另一方面,不能低估人的鼻子的灵敏性,“某些物质的嗅阈值很低,鼻子比机器管用。”

  方鹏飞说,他们最多时候一个月会闻四五次。每一次嗅辨都怀有一份对未知气味的好奇,“不知道这次又是什么气味在困扰着生活在这些污染源周边的人们。”她说,生活中其实每一个人对于刺鼻、难闻气味都敬而远之,但当自己成为一名嗅辨员,用鼻子来监测这些污染气体并能以此成为执法依据时,“我感觉我为这座城市的‘更好呼吸’贡献了一点力量。”

  安徽省环境监测中心站工程师田丙正说,嗅辨员是一群普通人干着与恶臭较劲的活儿。嗅辨员并非鼻子越灵敏越好,因为太灵敏反而可能会影响判断臭味是否构成污染的客观性。与此同时,嗅辨员的年龄多在25岁至40岁之间,并不追求“姜还是老的辣”,因为人的嗅觉感官功能也会随着年龄增长而有所退化。

 

走近环保“闻臭师”:鼻子比机器还灵敏

( 2018-05-10 ) 稿件来源: 新华每日电讯综合新闻
  相关文章: 

   
 
 请注意:



·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有关法律、法规,尊重网上道德,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引起的法律责任。
·新华每日电讯拥有管理笔名和留言的一切权利。
·您在新华每日电讯留言板发表的言论,新华每日电讯有权在网站内转载或引用。
·新华每日电讯新闻留言板管理人员有权保留或删除其管辖留言中的任意内容。
·如您对管理有意见请向留言板管理员反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