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报旧版 2018年05月04日 上一期 下一期
3上一篇  4下一篇  
返回本版列表    点击率:  字体: 放大  默认  缩小  
草地周刊
16 10/16 9 10 11 > >|
PDF版
本版面文章
· 从被鄙视到被敬仰的距离有多远
· 历史究竟为谁书写
· 8年磨一剑,清华师生为道教文化画像

  相关文章: 
8年磨一剑,清华师生为道教文化画像

( 2018-05-04 ) 稿件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草地周刊
 
  
本报记者张修智


 
  刚刚过去的清华大学107周年校庆日,清华大学出版社献上了一份特殊的礼物——由清华师生历经8年的田野调查写成、以道家道教文化为主题的《洛阳老君山文化志》(以下简称《文化志》)一书正式面世。
 
  老君山位于河南洛阳栾川县城南3公里,是秦岭余脉八百里伏牛山主峰,相传道家创始人老子曾在此归隐修炼。从北魏时起,在此建有老君庙。唐代、明代以及民国时期,老君山成为道教圣地,香火鼎盛,在社会生活层面产生广泛影响。
 
  近年来,传统文化复兴大潮一浪高过一浪,老君山再度成为热点。
 
  从2010年开始,清华大学历史系副教授、清华大学文化素质教育基地副主任程钢,带领50余名清华学生,6次赴老君山进行田野调查,考察道家道教文化在当代社会的发展进程。33万字的《文化志》一书就是8年田野调查的记录。
 
  “不到园林,怎知春色如许?”在《文化志》的后记中,专攻中国思想学术史的程钢引用《牡丹亭·游园》中杜丽娘的话,来表达田野调查对帮助学生了解传统文化、认识社会的意义。
 
  程钢认为,居高临下,脱离历史文化语境的学习习惯,无法了解真实的道教。而田野调查能帮助学生打通他们与人文对象物之间的隔阂,让师生一同欣赏传统文化的美好春色。因此,必须走出校门,步行到现场、到田野。
 
  《文化志》分上、下编,共12章,聚焦老君山道教这一地域的代表性文化,对于老君山道教文化的历史与生态,以及老君山这一特定地域的整体生活秩序与精神层面的变化,既有整体把握,又有丰富的细节描写。
 
  让程钢颇感欣慰的是,在前后5届学生考察队中,不但有文科学生,也有不少理工科学生参与。不但有内地生,还有来自澳门的学生。
 
  多位参与调查的同学表示,参加老君山道教文化的田野调查,令自己受益匪浅。
 
  正在历史系攻读博士学位的温馨,看到《文化志》中104页的配图,正是7年前自己与队员们一起辨认老君庙里一口明万历十九年的大铁钟上的铭文的场景,当时她刚进入清华读本科第一年。7年后的今天,她仍清晰记得,在老师的带领下,在文本阅读之外能够亲自触碰感知历史的遗迹与脉动时所带来的喜悦感。
 
  航天航空学院的博士生聂本典喜好人文,他负责《文化志》后期所有与图片相关的工作。参加田野调查,让他深切体验了读万卷书行万里路的乐趣与价值。
 
  “无论是宝相庄严的王灵官,还是救苦度厄的观音大士,我所感受的,是那羽化登仙的道教文化与中国最广大劳动人民最朴实愿望的交融,是普通中国百姓对于和平、安定、幸福、仁义的希冀。”聂本典说。
 
  在经济系攻读博士学位的澳门学生区贻丰表示,参加老君山道教文化调查,让自己对道教文化有了真切的了解。
 
  《文化志》八年磨一剑,得到了广泛的好评。
 
  原清华大学党委副书记胡显章认为,程钢与学生们的8年社会实践,发扬了历史上清华大学社会科学研究的优良传统,即田野调查,是引导广大学生植根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一次成功尝试。
 
  任教于首都师范大学历史学院文化遗产系的王铭说,清华老校长梅贻琦先生有“从游”之说,谓学校教育、师生教学,如鱼游泳,大鱼带小鱼,悠游悟学,从游既久,耳濡目染之效,不求自至。《文化志》的面世,正是程钢老师带领诸多学生从游多年、感悟人文的独特实践教育方式水到渠成的结果。
 
  清华大学历史系教授、中国民俗学会副会长刘晓峰认为,《文化志》基本做到了既深入挖掘地域文化特征,又保持了相应学术水准,足可称道。程钢师生的实践,再次确认走出书斋、走向田野的学术价值。雨大不润无根草,现实的中国,就是学术的根。
 

 
 

8年磨一剑,清华师生为道教文化画像

( 2018-05-04 ) 稿件来源: 新华每日电讯草地周刊
  相关文章: 

   
 
 请注意:



·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有关法律、法规,尊重网上道德,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引起的法律责任。
·新华每日电讯拥有管理笔名和留言的一切权利。
·您在新华每日电讯留言板发表的言论,新华每日电讯有权在网站内转载或引用。
·新华每日电讯新闻留言板管理人员有权保留或删除其管辖留言中的任意内容。
·如您对管理有意见请向留言板管理员反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