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草地周刊 |
16 |
10/16 |
9
|
10
|
11
|
>
|
>| |
|
|
PDF版 |
 |
|
|
|
|
两大名将故乡的路 |
|
|
( 2018-04-13 ) 稿件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草地周刊 |
|
李复生、郑鹏 村庄坐落在丘陵上,向西走三里土路是著名的将领孙立人的故里——安徽庐江县金牛镇孙庄,向北十里土路是著名的晚清北洋海军提督丁汝昌的故里——石头镇丁坎村。我的老家东南西三面几里至十几里皆有小山,密匝的村落如一颗颗珍珠镶嵌在高低起伏的田野上,一条条或窄或宽的田埂如蜘蛛丝把大地分割成大大小小的田地。那宽的田埂便是通向外面世界的路。
小学在村子的东面,走过一条河埂,再走一节田埂,从出家门到进教室不到一里地。晴天路上是土,雨天两脚是泥。那种黄泥又粘又滑,一不小心就会摔倒,一摔倒衣服上沾的都是黄泥,回到家爸爸妈妈常常一顿责骂,以为是打架打在身上的泥。
到了中学那就更惨了,五里的土路要走近一个小时,坑坑洼洼,高低不平,越小沟、跨小桥,不能骑自行车,只能步行,泥、沙、石子经常从脚后跟跑进鞋子里。晴天,几个人背着书包,在小路上快跑飞奔,你追我赶。雨雪天,路上既湿且滑,不能快步,亦不能大步,只能踩实一脚一步往前。最怕是的冬天路上结冰,一不小心就摔个四脚朝天,屁股生痛。
寒冬时节,路边的枯草瑟瑟发抖,四野苍茫,一片萧杀。春天来临,万木复苏,鸭子嬉戏在水中,小草吐出青绿嫩芽,紫红色红花草长满了田野,把大地铺成一幅美丽的地毯。待到清明将至,金黄的油菜花把天地染得明媚而灿烂,女同学穿着花衣穿行在小路上,仿佛一幅画飘动在天地之间。
父辈们挑着满箩筐的稻子,走在世代走过的小路上,汗水留过面颊,留过脊背,滴在脚下的泥土中。母亲们瘦弱的肩膀也压上了生活的重担。多么希望有一条又宽又平的通街大道。
2003年初,政府拨款为我们弯树村修建乡村公路,村里顿时沸腾了。修路期间,男女老少手拿肩挑、铲土搬石,每个人都想出一份力。这条沙石路宽六七米,从村南出发弯弯曲曲,经过一里外的于圩村,总长四里多,连接从镇里通向县城的主路。这是弯树村历史上第一条通向外界的公路,村人结束了祖祖辈辈走田间小路的历史。骑着自行车行驶在沙石路上,车轮发出沙沙的愉快声,清风在耳边飞扬。
几年过去,沙石路突然摇身一变,变成了宽阔平坦的水泥路。小汽车第一次行驶在村头,行驶到家门口。逢年过节,水泥路上车辆如织,在外工作的、打工的,驾着各种各样的小轿车回到村里。田里的稻谷、农家养的土鸡载在小四轮、摩托车上,销往集镇县城。村人从此告别手提肩挑、翻山越岭的辛劳。
现在这条水泥路和其它乡村公路相连相通,从两个方向分别通向镇里和县城。金牛镇则有东西南北四个方向五条公路通往外界。从镇里开车不过一二十分钟便可从南北两个方向到达通向省城合肥的高速公路,真是日行千里,天堑变通途。

|
|
两大名将故乡的路
|
|
|
|
( 2018-04-13 ) 稿件来源: 新华每日电讯草地周刊 |
|
|
|
两大名将故乡的路 |
|
|
( 2018-04-13 ) 稿件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草地周刊 |
|
李复生、郑鹏 村庄坐落在丘陵上,向西走三里土路是著名的将领孙立人的故里——安徽庐江县金牛镇孙庄,向北十里土路是著名的晚清北洋海军提督丁汝昌的故里——石头镇丁坎村。我的老家东南西三面几里至十几里皆有小山,密匝的村落如一颗颗珍珠镶嵌在高低起伏的田野上,一条条或窄或宽的田埂如蜘蛛丝把大地分割成大大小小的田地。那宽的田埂便是通向外面世界的路。
小学在村子的东面,走过一条河埂,再走一节田埂,从出家门到进教室不到一里地。晴天路上是土,雨天两脚是泥。那种黄泥又粘又滑,一不小心就会摔倒,一摔倒衣服上沾的都是黄泥,回到家爸爸妈妈常常一顿责骂,以为是打架打在身上的泥。
到了中学那就更惨了,五里的土路要走近一个小时,坑坑洼洼,高低不平,越小沟、跨小桥,不能骑自行车,只能步行,泥、沙、石子经常从脚后跟跑进鞋子里。晴天,几个人背着书包,在小路上快跑飞奔,你追我赶。雨雪天,路上既湿且滑,不能快步,亦不能大步,只能踩实一脚一步往前。最怕是的冬天路上结冰,一不小心就摔个四脚朝天,屁股生痛。
寒冬时节,路边的枯草瑟瑟发抖,四野苍茫,一片萧杀。春天来临,万木复苏,鸭子嬉戏在水中,小草吐出青绿嫩芽,紫红色红花草长满了田野,把大地铺成一幅美丽的地毯。待到清明将至,金黄的油菜花把天地染得明媚而灿烂,女同学穿着花衣穿行在小路上,仿佛一幅画飘动在天地之间。
父辈们挑着满箩筐的稻子,走在世代走过的小路上,汗水留过面颊,留过脊背,滴在脚下的泥土中。母亲们瘦弱的肩膀也压上了生活的重担。多么希望有一条又宽又平的通街大道。
2003年初,政府拨款为我们弯树村修建乡村公路,村里顿时沸腾了。修路期间,男女老少手拿肩挑、铲土搬石,每个人都想出一份力。这条沙石路宽六七米,从村南出发弯弯曲曲,经过一里外的于圩村,总长四里多,连接从镇里通向县城的主路。这是弯树村历史上第一条通向外界的公路,村人结束了祖祖辈辈走田间小路的历史。骑着自行车行驶在沙石路上,车轮发出沙沙的愉快声,清风在耳边飞扬。
几年过去,沙石路突然摇身一变,变成了宽阔平坦的水泥路。小汽车第一次行驶在村头,行驶到家门口。逢年过节,水泥路上车辆如织,在外工作的、打工的,驾着各种各样的小轿车回到村里。田里的稻谷、农家养的土鸡载在小四轮、摩托车上,销往集镇县城。村人从此告别手提肩挑、翻山越岭的辛劳。
现在这条水泥路和其它乡村公路相连相通,从两个方向分别通向镇里和县城。金牛镇则有东西南北四个方向五条公路通往外界。从镇里开车不过一二十分钟便可从南北两个方向到达通向省城合肥的高速公路,真是日行千里,天堑变通途。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