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打好“绿色牌”念好“山水经” |
吉林重点国有林区停伐3年记 |
|
( 2018-04-07 ) 稿件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头版新闻 |
|
2015年4月1日,东北重点国有林区全面停止商业性采伐的大幕拉开,忙碌、喧嚣了半个多世纪的长白林海归于平静。停伐3年来,吉林重点国有林区轰鸣的电锯声消失了,取而代之的是山林间此起彼伏的创业热潮:打“绿色牌”、念“山水经”,“绿色经济”的生态“大文章”写得有声有色。
停伐,让吉林重点国有林区迎来了休养的契机。然而,对于常年和大木头打交道的林业企业来说,转型发展谁的心里都没底。对此,吉林森工集团探索从单纯开发木材资源走向综合开发林区非林非木资源的转型升级之路。长白山森工集团依托长白山地域资源发展替代木材生产的六大接续产业,其中绿化苗木产业和中药材产业发展势头喜人。
吉林省八家子林业局职工石军民曾是一名防火瞭望员,工作之余,他用相机记录林区的美景,并通过网络推广宣传。停伐后,林业局成立了旅游公司重点开发打造森林旅游项目,石军民从幕后走到台前担任旅游公司党支部书记。
如今,旅游公司与国内几十家旅行社开展合作,游客纷至沓来。“森林旅游是林业转型的好出路,将来会吸引更多的林业职工集资入股,不让一个职工下岗,腰包都鼓起来。”石军民说。
早在停伐前,两大森工集团就制定了“转型发展、跨越经营”的发展目标,大力培育“务林不砍林,离木不离林”的接续替代产业,应对停伐后“钱从哪里来、人往哪里去”的现实考题。停伐3年来,长白山林区转型发展和自主创业的热情持续高涨。
各森工企业和林区职工依托“林上、林中、林下”立体式开发林业接续产业,重点打造包括食用菌种植、中药材种植、森林猪养殖等在内的林下经济产业。
“返魂草,返魂草,它的全身都是宝,目前市场是空白,将来效益一定好。成立公司加农户,未来规模小不了。脚踏实地奔小康,明年再分大红包。”这是记者在红石林业局红石林场采访时听到的一首由职工创作的打油诗,言语中充满着增收致富的喜悦之情。
转型发展并不是一蹴而就,记者在采访中发现还有许多现实困难需要一一破解。记者了解到,开发森林旅游项目几乎成为各局转型发展的标配,同质化发展问题突出,缺少科学、统一的规划。目前各森工局的转型发展正处于探索阶段,短期内很难见到效益,对现阶段企业资金来源造成一定压力。
一些林业局负责人告诉记者,国家鼓励林场转型搞森林旅游等项目,但实际操作中受到很多政策限制,“处处是红线,处处碰不得”,林区开发难度大。同时,林业职工转型搞旅游,普遍缺少本领,存在“一哄而上”“各自为战”的现象,重复性多、竞争力差。
(记者高楠)新华社长春电

|
|
打好“绿色牌”念好“山水经”
|
吉林重点国有林区停伐3年记
|
|
|
( 2018-04-07 ) 稿件来源: 新华每日电讯头版新闻 |
|
|
|
打好“绿色牌”念好“山水经” |
吉林重点国有林区停伐3年记 |
|
( 2018-04-07 ) 稿件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头版新闻 |
|
2015年4月1日,东北重点国有林区全面停止商业性采伐的大幕拉开,忙碌、喧嚣了半个多世纪的长白林海归于平静。停伐3年来,吉林重点国有林区轰鸣的电锯声消失了,取而代之的是山林间此起彼伏的创业热潮:打“绿色牌”、念“山水经”,“绿色经济”的生态“大文章”写得有声有色。
停伐,让吉林重点国有林区迎来了休养的契机。然而,对于常年和大木头打交道的林业企业来说,转型发展谁的心里都没底。对此,吉林森工集团探索从单纯开发木材资源走向综合开发林区非林非木资源的转型升级之路。长白山森工集团依托长白山地域资源发展替代木材生产的六大接续产业,其中绿化苗木产业和中药材产业发展势头喜人。
吉林省八家子林业局职工石军民曾是一名防火瞭望员,工作之余,他用相机记录林区的美景,并通过网络推广宣传。停伐后,林业局成立了旅游公司重点开发打造森林旅游项目,石军民从幕后走到台前担任旅游公司党支部书记。
如今,旅游公司与国内几十家旅行社开展合作,游客纷至沓来。“森林旅游是林业转型的好出路,将来会吸引更多的林业职工集资入股,不让一个职工下岗,腰包都鼓起来。”石军民说。
早在停伐前,两大森工集团就制定了“转型发展、跨越经营”的发展目标,大力培育“务林不砍林,离木不离林”的接续替代产业,应对停伐后“钱从哪里来、人往哪里去”的现实考题。停伐3年来,长白山林区转型发展和自主创业的热情持续高涨。
各森工企业和林区职工依托“林上、林中、林下”立体式开发林业接续产业,重点打造包括食用菌种植、中药材种植、森林猪养殖等在内的林下经济产业。
“返魂草,返魂草,它的全身都是宝,目前市场是空白,将来效益一定好。成立公司加农户,未来规模小不了。脚踏实地奔小康,明年再分大红包。”这是记者在红石林业局红石林场采访时听到的一首由职工创作的打油诗,言语中充满着增收致富的喜悦之情。
转型发展并不是一蹴而就,记者在采访中发现还有许多现实困难需要一一破解。记者了解到,开发森林旅游项目几乎成为各局转型发展的标配,同质化发展问题突出,缺少科学、统一的规划。目前各森工局的转型发展正处于探索阶段,短期内很难见到效益,对现阶段企业资金来源造成一定压力。
一些林业局负责人告诉记者,国家鼓励林场转型搞森林旅游等项目,但实际操作中受到很多政策限制,“处处是红线,处处碰不得”,林区开发难度大。同时,林业职工转型搞旅游,普遍缺少本领,存在“一哄而上”“各自为战”的现象,重复性多、竞争力差。
(记者高楠)新华社长春电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