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科技 |
16 |
13/16 |
12
|
13
|
14
|
>
|
>| |
|
|
PDF版 |
|
|
|
|
|
资本如何助推科创?这里案例很鲜活 |
在资本市场助力下,越来越多科创企业成为上海科创中心建设“生力军” |
|
( 2018-03-19 ) 稿件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科技 |
|
新华社上海3月17日电(记者潘清)上海璞泰来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近日发布重大资产重组进展公告,拟以发行股份及支付现金方式收购广东省东莞市超业精密设备有限公司100%股权。此次收购旨在进一步延伸璞泰来锂电池生产设备业务链。 璞泰来曾于2017年5月发行上海地区首单“双创债”。去年11月初挂牌上海证券交易所上市后,短短两个月就启动了重大资产重组。董事长梁丰表示,璞泰来的目标是成为锂离子电池供应链整体解决方案的一流企业。
在上海建设“具有国际影响力的科创中心”过程中,许多科技创新企业像璞泰来这样,从资本市场汲取发展动力。
“在上海创新引领发展转型取得突破性进展的过程中,多层次资本市场主动对接、积极助推,扮演了十分重要的角色。”证监会上海监管局局长严伯进说,伴随上海科创中心建设不断提速,科技创新企业从前期研发与运营,到并购和技术投资、科技创新成果转化,再到科创人才引进和激励,都获得了来自资本市场的支持。
数据可佐证。2016年、2017年上海新增56家上市公司,其中44家属于科技创新企业,占比接近八成。2017年度上海科技创新上市企业通过首发或再融资募得近千亿元资金,为自主创新、产业升级、技术进步提供支持。
2017年上海9家科技创新企业通过发行公司债券融资逾117亿元;同期,15家次科技创新企业利用资本市场开展并购重组,涉及金额468.6亿元。
2017年,新三板新增上海科技创新企业58家,实现融资38.5亿元;到2017年末,上海股权托管交易中心科技创新板累计挂牌企业达到171家,110家次实现股权融资近11亿元,139家次通过银行信用贷、股权质押贷及科技履约贷实现债权融资近9亿元。
到2017年末,上海已登记私募基金管理人所管理并正在运作的私募股权投资基金、创业投资基金合计在投项目近1.08万个,其中近半数处于种子期和起步期,在投本金超过7200亿元,为众多科创企业发展打通了“最后一公里”。
在资本市场助力下,越来越多的科技创新企业成长为上海科创中心建设的“生力军”。
2011年登陆创业板之初,科大智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市值不足20亿元。为了实现由电力自动化向智能制造领域的转型,科大智能自2013年开始先后进行了三次资产重组,其中两次募集配套资金再融资合计9.65亿元。
几年间,科大智能成长为总市值近150亿元的行业领先企业,2016年实现营业收入和净利润分别较上市当年增长近9倍和5倍。
2017年以来,资本市场对新经济展现极大热情。试点“双创债”正式展开,支持非公开发行的创新创业债设置转股条款;出台创业投资基金和天使投资人税收优惠政策;差异化减持政策支持上市公司创业投资基金股东,通过反向挂钩调动创投基金长期投资与价值投资的积极性;研究推出CDR,吸引海外上市的“独角兽”回归……
业内人士认为,一系列规则和创新产品的推出,营造了对新经济更具包容性的资本市场监管环境,这将为科创企业加速效能转化提供更好的土壤,上海科创中心建设也有望继续“提速”。
上海证监局则表示,将高度关注“四新”企业与科技“独角兽”企业的发展与融资需求,继续加大后备上市、挂牌资源的挖掘和培育;以支持科创企业利用资本市场进行融资为突破口,完善科创企业金融供给结构;推动私募股权基金充分发挥“资金到资本”的转化作用,引导更多社会资本流向创新创业活动。
这也意味着,上海建设具有国际影响力的科创中心过程,有望为资本市场拥抱新经济提供更多、更加生动的案例和注解。
|
|
资本如何助推科创?这里案例很鲜活
|
在资本市场助力下,越来越多科创企业成为上海科创中心建设“生力军”
|
|
|
( 2018-03-19 ) 稿件来源: 新华每日电讯科技 |
|
|
|
资本如何助推科创?这里案例很鲜活 |
在资本市场助力下,越来越多科创企业成为上海科创中心建设“生力军” |
|
( 2018-03-19 ) 稿件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科技 |
|
新华社上海3月17日电(记者潘清)上海璞泰来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近日发布重大资产重组进展公告,拟以发行股份及支付现金方式收购广东省东莞市超业精密设备有限公司100%股权。此次收购旨在进一步延伸璞泰来锂电池生产设备业务链。 璞泰来曾于2017年5月发行上海地区首单“双创债”。去年11月初挂牌上海证券交易所上市后,短短两个月就启动了重大资产重组。董事长梁丰表示,璞泰来的目标是成为锂离子电池供应链整体解决方案的一流企业。
在上海建设“具有国际影响力的科创中心”过程中,许多科技创新企业像璞泰来这样,从资本市场汲取发展动力。
“在上海创新引领发展转型取得突破性进展的过程中,多层次资本市场主动对接、积极助推,扮演了十分重要的角色。”证监会上海监管局局长严伯进说,伴随上海科创中心建设不断提速,科技创新企业从前期研发与运营,到并购和技术投资、科技创新成果转化,再到科创人才引进和激励,都获得了来自资本市场的支持。
数据可佐证。2016年、2017年上海新增56家上市公司,其中44家属于科技创新企业,占比接近八成。2017年度上海科技创新上市企业通过首发或再融资募得近千亿元资金,为自主创新、产业升级、技术进步提供支持。
2017年上海9家科技创新企业通过发行公司债券融资逾117亿元;同期,15家次科技创新企业利用资本市场开展并购重组,涉及金额468.6亿元。
2017年,新三板新增上海科技创新企业58家,实现融资38.5亿元;到2017年末,上海股权托管交易中心科技创新板累计挂牌企业达到171家,110家次实现股权融资近11亿元,139家次通过银行信用贷、股权质押贷及科技履约贷实现债权融资近9亿元。
到2017年末,上海已登记私募基金管理人所管理并正在运作的私募股权投资基金、创业投资基金合计在投项目近1.08万个,其中近半数处于种子期和起步期,在投本金超过7200亿元,为众多科创企业发展打通了“最后一公里”。
在资本市场助力下,越来越多的科技创新企业成长为上海科创中心建设的“生力军”。
2011年登陆创业板之初,科大智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市值不足20亿元。为了实现由电力自动化向智能制造领域的转型,科大智能自2013年开始先后进行了三次资产重组,其中两次募集配套资金再融资合计9.65亿元。
几年间,科大智能成长为总市值近150亿元的行业领先企业,2016年实现营业收入和净利润分别较上市当年增长近9倍和5倍。
2017年以来,资本市场对新经济展现极大热情。试点“双创债”正式展开,支持非公开发行的创新创业债设置转股条款;出台创业投资基金和天使投资人税收优惠政策;差异化减持政策支持上市公司创业投资基金股东,通过反向挂钩调动创投基金长期投资与价值投资的积极性;研究推出CDR,吸引海外上市的“独角兽”回归……
业内人士认为,一系列规则和创新产品的推出,营造了对新经济更具包容性的资本市场监管环境,这将为科创企业加速效能转化提供更好的土壤,上海科创中心建设也有望继续“提速”。
上海证监局则表示,将高度关注“四新”企业与科技“独角兽”企业的发展与融资需求,继续加大后备上市、挂牌资源的挖掘和培育;以支持科创企业利用资本市场进行融资为突破口,完善科创企业金融供给结构;推动私募股权基金充分发挥“资金到资本”的转化作用,引导更多社会资本流向创新创业活动。
这也意味着,上海建设具有国际影响力的科创中心过程,有望为资本市场拥抱新经济提供更多、更加生动的案例和注解。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