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报旧版 2018年03月11日 上一期 下一期
3上一篇  4下一篇  
返回本版列表    点击率:  字体: 放大  默认  缩小  
两会特刊
16 10/16 9 10 11 > >|
PDF版
本版面文章
· 破解“告状难”“围观难”“执行难”
· 借力大数据助执行办案
· 维护司法公正 保障百姓权益
· 代表委员:完善法律,严打性侵儿童行为
· 完善就业性别歧视诉讼
· 让环保失信者寸步难行
· 用法律手段治校园欺凌

  相关文章: 
破解“告状难”“围观难”“执行难”
对话最高法新闻发言人林文学

( 2018-03-11 ) 稿件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两会特刊
 
 
  2017年6月28日,被执行人潘某在上班时被执行法官采取拘传措施。被执行人潘某被判决归还欠款和利息,但潘某多次躲避执行。执行法官几经查找,发现潘某下落及工作地点。当日,最高人民法院、山东省高级人民法院在山东省临沂市兰山区共同发起全媒体直播行动,对18起涉民生、金融典型案件的集中强制执行进行网络直播。新华社记者殷刚摄
 

 

  新华社北京3月10日电(记者罗沙、郝晓静)在大多数人眼里,上法院打官司是一件麻烦事。今年的最高人民法院工作报告说,党的十八大以来,人民法院工作发生深刻变化、取得重大进展。新华社记者近日独家专访最高法新闻发言人林文学,谈谈咱老百姓打官司的那些事儿。

  记者:怎样才能让老百姓避免“告状难”?

  林文学:周强院长在今年报告中说,让长期以来老百姓反映强烈的“告状难”问题真正成为历史。从2015年5月1日起,人民法院实施立案登记制改革,变审查立案为登记立案,目前当场登记立案率超过95%。各地法院还推行网上立案、自助立案、跨域立案等改革举措,大大方便了群众诉讼。

  记者:一些人觉得,想打赢官司,是不是得“拉关系”“找领导”?

  林文学:法院这些年通过深化司法体制改革,制约司法能力、影响司法公正的深层次、体制性问题逐步得到解决。比如以审判为中心的刑事诉讼制度改革,强化庭审实质化,证据展示在法庭上,有理说在法庭上,法院审理案件,重事实、重证据、重法律。

  2015年,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下发了《领导干部干预司法活动、插手具体案件处理的记录、通报和责任追究规定》,如果找领导,让领导对法院办理的案件进行干涉,不但没有好的效果,反而会“坑”了领导。

  记者:法院是不是都是关起门来审案子,群众从哪里可以“围观”庭审?

  林文学:司法不能搞神秘主义。司法公开是宪法法律的基本要求。我们已经建成中国审判流程信息公开网、中国庭审公开网、中国裁判文书网、中国执行信息公开网等四大司法公开平台。案件从立案、审理、文书发布到执行,整个审判流程实现了信息化、可视化,司法公开的水平大大提高。要“围观”庭审,只要轻轻点击中国庭审公开网,就可以轻松实现。

  记者:怎样才能解决“执行难”?

  林文学:2016年3月,最高法部署“用两到三年时间基本解决执行难”,向执行难全面宣战。两年来,取得重大进展。

  比如破解查人找物和财产变现两大难题,与公安部、银监会等10多个部门建立网络执行查控系统。又比如实施联合信用惩戒,惩治“老赖”。人民法院联合60多个单位构建失信被执行人信用惩戒网络,使失信被执行人买不了机票,坐不了高铁、动车,办不了工商营业执照,在银行贷不了款,“一处失信,处处受限”。慑于联合惩戒,不少失信被执行人主动履行义务。

  我们对于用两到三年时间基本解决执行难,充满信心。

  记者:如果法院判错了案子,谁来负责?

  林文学:司法责任制改革明确,由审理者裁判,由裁判者负责。谁审案子是错案,谁就要承担责任,而且是终身责任。

  记者:怎样追责?

  林文学:按照人民法院司法责任制度若干意见和法官检察官惩戒制度的意见,按照程序依法惩处。

 

破解“告状难”“围观难”“执行难”
对话最高法新闻发言人林文学

( 2018-03-11 ) 稿件来源: 新华每日电讯两会特刊
  相关文章: 

   
 
 请注意:



·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有关法律、法规,尊重网上道德,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引起的法律责任。
·新华每日电讯拥有管理笔名和留言的一切权利。
·您在新华每日电讯留言板发表的言论,新华每日电讯有权在网站内转载或引用。
·新华每日电讯新闻留言板管理人员有权保留或删除其管辖留言中的任意内容。
·如您对管理有意见请向留言板管理员反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