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报旧版 2018年03月07日 上一期 下一期
3上一篇  4下一篇  
返回本版列表    点击率:  字体: 放大  默认  缩小  
两会特刊
16 10/16 9 10 11 > >|
PDF版
本版面文章
· 小丫回村当书记,“燃”的青春更美丽
· 下得农田进得灶房,也上得国家最高议事殿堂
· 用今天“辛苦指数”换明天“幸福指数”
· 用“绣花功夫”实现民族文化传承
· 振兴边陲乡村的“领头羊”

  相关文章: 
韦波代表:
用“绣花功夫”实现民族文化传承

( 2018-03-07 ) 稿件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两会特刊
 
  新华社北京3月5日电(记者汪军)他并不太擅长织布缝衣,但他把“绣花功夫”用于布依族服饰刺绣加工。这名打工汉子不仅凭此带动村民脱贫,还通过这种方式传承布依族传统文化。

  他就是全国人大代表韦波,一名返乡创业的布依族农民,如今是贵州省普安县江西坡布依纯手工伟鲜服饰加工厂负责人。

  2004年,韦波在贵州老家盖了新房。为了有可观的收入,他外出到浙江打工。2013年开始,他返乡在贵州省黔西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普安县江西坡镇开办布依族服饰加工坊,向周边布依族村民收购纯手工刺绣,加工成高端民族服饰。

  “一些传统的布依族服饰刺绣工艺在消失,让人觉得很可惜,我想让布依族传统的刺绣文化继续传承下来。”韦波说。

  2014年,韦波将加工坊搬进自己家中,聘请村里3名布依族妇女作为固定“绣娘”。渐渐地,服饰绣品从当初的10个增加到100多个,产品通过电商平台销往全国各地,甚至远销美国、德国。

  如今,过去的家庭式作坊已经变成民族服饰加工厂,7名当地布依族妇女成为固定“绣娘”。2017年,加工厂采取外派刺绣的做法,让200多名布依族“绣娘”在各自家中加工,其中38人来自贫困家庭,每人每月大约增收2000元。

  普安县江西坡镇茶场社区布依族妇女潘晓占,今年49岁。由于家中劳动力缺乏,家庭经济条件相对较差。她在这里上班2年,每年能有1万多元收入,平时还能照管家中4亩茶园。

  “由于生产周期长,加上织布和染料都是纯手工,所以一套布依族衣服成本比较高,生产投入比较大。”韦波告诉记者。目前加工厂生产能力不足,很多订单没办法接,比如最近一个订单来自县里一所小学,需要600套布依族服饰。

  下一步,他打算扩大生产规模。同时,当地出台相关产业扶持政策,进行贴息贷款帮扶,韦波的加工厂可以贷款20万元。

  “政府对中小型民族文化产业发展很关注,让我很有信心,这对少数民族传统文化的保护和发展,可以说是很好的机遇。”韦波说。

 

韦波代表:
用“绣花功夫”实现民族文化传承

( 2018-03-07 ) 稿件来源: 新华每日电讯两会特刊
  相关文章: 

   
 
 请注意:



·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有关法律、法规,尊重网上道德,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引起的法律责任。
·新华每日电讯拥有管理笔名和留言的一切权利。
·您在新华每日电讯留言板发表的言论,新华每日电讯有权在网站内转载或引用。
·新华每日电讯新闻留言板管理人员有权保留或删除其管辖留言中的任意内容。
·如您对管理有意见请向留言板管理员反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