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报旧版 2018年03月05日 上一期 下一期
3上一篇  4下一篇  
返回本版列表    点击率:  字体: 放大  默认  缩小  
中国新闻
16 14/16 13 14 15 > >|
PDF版
本版面文章
· 辽宁蓝天工程获双赢:天变蓝经济变轻
· 春节后求职须提防三大招聘陷阱
· “周恩来号”机车连续40年投入春运
· 黑龙江:“冷经济”热起来
· 江西南昌凤凰洲片区为居民架起“暖心”桥
· 武汉启动“院士经济”打造“院士之城”
· 《红海行动》成功之道:主旋律+“燃”元素

  相关文章: 
春节后求职须提防三大招聘陷阱

( 2018-03-05 ) 稿件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中国新闻
 
  新华社天津3月4日电(记者周润健)每年春节之后的3月是求职热潮期,针对各求职者的招聘诈骗也进入了活跃期。国内网络诈骗举报平台——猎网平台发布预警称,求职者在求职时要擦亮眼睛,提防三大招聘陷阱。

  陷阱一:借网投简历骗取身份信息。因为快速、便捷、高效等特点,网投简历受到求职者青睐。不少诈骗分子利用这一点,以高薪等待遇为虚假诱饵,吸引大量求职者投递简历,骗取求职者详细的个人信息,并选取合适对象实施网络电信诈骗。

  陷阱二:高薪引诱,先转账再入职。在街头巷尾、公交站和非正规网站上,随处可见一些无学历专业限制且薪酬较高的招聘信息,当求职者拨通广告上的联系电话时,对方往往会以岗位特殊需先行交付保证金、押金或是诚意金为由,让求职者先转账再入职。一旦求职者盲目相信对方说辞进行转账,就落入了骗子陷阱。

  陷阱三:以“防止新人跳槽”名义收取培训费。许多看似正规的实体公司打起岗前培训费的主意。在面试过程中,面试官趁机提出岗前培训需缴纳高额培训费,声称是为了防止新人跳槽,后期将返还培训费,还美其名曰“技术服务返还费”。对于那些没钱交培训费的求职者,公司则推荐他们使用网上的贷款软件来贷款缴费。

  实际上,有些公司与求职者签订的岗前培训合同是以培训机构与学员的名义签订,培训后公司并不会录用学员,且拒绝返还服务费。而贷款培训的求职者不仅没有工作机会,还将背负贷款产生的高额利息。

  为避免在求职中上当受骗,猎网平台建议广大求职者,在投简历前,应当对所应聘企业做些查询和了解;不必要的个人隐私信息不要随便填写;多了解相关诈骗案例以提高防骗意识;理智面对招聘信息,选择大型正规的招聘网站等渠道帮助就业,不要轻信付出与收获不成正比的高薪诱惑;一旦遇到诈骗,应立即选择报警求助。

 

春节后求职须提防三大招聘陷阱

( 2018-03-05 ) 稿件来源: 新华每日电讯中国新闻
  相关文章: 

   
 
 请注意:



·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有关法律、法规,尊重网上道德,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引起的法律责任。
·新华每日电讯拥有管理笔名和留言的一切权利。
·您在新华每日电讯留言板发表的言论,新华每日电讯有权在网站内转载或引用。
·新华每日电讯新闻留言板管理人员有权保留或删除其管辖留言中的任意内容。
·如您对管理有意见请向留言板管理员反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