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春走基层 |
16 |
14/16 |
13
|
14
|
15
|
>
|
>| |
|
|
PDF版 |
|
|
|
|
扔掉昧心“煤饭碗”,赚起洁净“雪山钱” |
一个东北小山村的黑白变迁 |
|
|
( 2018-03-03 ) 稿件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新春走基层 |
|
|
|
2月25日,游客在龙道沟景区内的雪道滑雪。
新华社记者潘昱龙摄
|
|
新华社沈阳3月2日电(记者张倵瑃、张逸飞)“没有哪个冬天像今年这么盼着下雪!”王崴子村村民林娟对记者说,“这个冬天,每次下雪都等不到雪停,村里的男女老少就开始把村里的雪往龙道沟里面运。”林娟所说的龙道沟是2014年在时任村委会主任林玉安张罗下,全村1000多人集体入股打造的休闲旅游景区。从2016年开业以来,龙道沟就成了全村人最上心的地方。
王崴子村地处长白山余脉的辽宁省本溪满族自治县碱厂镇,是一座只有420户庄稼人的小村庄。“若在以前,大雪封山后,没人会到这山沟里来,而如今村民们你一锹、我一铲,修出了一条1000多米的雪道,谁也没想到这里的冰雪旅游在冬天异常火爆。”林玉安越说越兴奋。
“这个雪道有坡度还有拐弯,速度很快,很刺激。”来景区滑雪的李海涛刚从滑雪圈里站起来,就迫不及待地往坡上走,准备再滑一趟。和他一起来的还有6岁的小孙子。李海涛告诉记者,春节到现在他已经来了3次,每次回去,孙子都说没滑够还要来。
王崴子村曾有大大小小60多个煤矿,全村85%的村民端的都是“煤饭碗”。村民们觉得挖煤风险大,上班时脑袋别在裤腰带上,他们也不想再挣这“黑钱”,但一直找不到新的出路。现为龙道沟景区董事长的林玉安说起靠挖煤起家的往事感慨万千:“靠矿山吃饭,就怕出事,半夜里听见手机铃响都害怕。我管理六七个矿,但一年只产15万吨煤。前些年,国家加大治理力度,小煤矿陆续被关停,2007年我也下狠心给关了。刚关的时候还有点失落,不知道以后能干啥,谁知道机遇就孕育在10年前的一步‘闲棋’之中。”
林玉安所说的“闲棋”就是龙道沟上漫山遍野的林子。10年前,王崴子村很多村民打起了砍伐林木的主意,最疯狂的时候,成规模的盗伐队就有4支,将近100人。作为村委会主任,林玉安觉得这么砍下去不是事。
“当时村里想封山育林,不让以砍树为生。这可惹恼了盗伐队的人,有的甚至堵在我家大门口要打我,说我断了他们的财路。”林玉安回忆道。不过顶住了巨大压力的林玉安到底还是保住了林子,王崴子村的生态渐渐得到修复,一年四季都是景。依托10年积累下来的森林资源,龙道沟走上了一条生态旅游之路。除了冬天能滑雪,秋天里放眼望去,满目深红出浅黄,吸引着来自全国各地的游客前来参观。
村民刘仁珠告诉记者,龙道沟不仅有红枫,还有红色基因。“龙道沟曾是杨靖宇将军率领的抗联武装的重要活动基地,这里保存有当年的抗联密营遗址,已经被县里纳入重走抗联路红色旅游必经线路。”刘仁珠说起来一脸自豪。
有了产业带动,村民日子越过越红火。看到记者路过门口,77岁的金玉林主动招呼记者进屋坐坐。老人说:“这几年王崴子村变化太大了,路面硬化了,沟渠治理了,河道清淤了。最重要的是我家8口人住进了新房。”说到新房子,金玉林的老伴赵强也是乐得合不拢嘴:“原来的老房子下雨就漏,最多的时候,我们找出21个盆接漏进屋里的雨水,那些日子就别提了。多亏后来村子出资3万块钱给我修房子。现在外村的女婿过年都要到我家住两天。”
除了成立旅游景区,林玉安还养牛养猪,搞光伏发电,用这些产业的盈利来扶持景区发展。他的产业每年利润100多万元,还带动附近200名村民就业。碱厂镇党委书记刘景海告诉记者,王崴子村在外地打工的128名村民都返乡了,他们有的在景区打工,有的依托景区卖土特产、开农家乐,最后还参与分红,年底一算账,比出去打工划算。
本溪县委书记何庆伟认为,王崴子村为增加集体收入、致富一方百姓、实现乡村振兴提供了一条新路径。他说,这个村过去靠山吃山,干的是挖煤、砍树的活儿,做的是破坏资源、污染环境的营生,挣的是不光彩的“黑金”。现在村民摇身一变成了股东,虽然还是靠山吃山,但靠的是冰山雪山、绿水青山,挣的是符合可持续发展理念的“白金”,大家心里头敞亮。
|
扔掉昧心“煤饭碗”,赚起洁净“雪山钱”
|
一个东北小山村的黑白变迁
|
|
|
|
( 2018-03-03 ) 稿件来源: 新华每日电讯新春走基层 |
|
|
扔掉昧心“煤饭碗”,赚起洁净“雪山钱” |
一个东北小山村的黑白变迁 |
|
|
( 2018-03-03 ) 稿件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新春走基层 |
|
|
|
2月25日,游客在龙道沟景区内的雪道滑雪。
新华社记者潘昱龙摄
|
|
新华社沈阳3月2日电(记者张倵瑃、张逸飞)“没有哪个冬天像今年这么盼着下雪!”王崴子村村民林娟对记者说,“这个冬天,每次下雪都等不到雪停,村里的男女老少就开始把村里的雪往龙道沟里面运。”林娟所说的龙道沟是2014年在时任村委会主任林玉安张罗下,全村1000多人集体入股打造的休闲旅游景区。从2016年开业以来,龙道沟就成了全村人最上心的地方。
王崴子村地处长白山余脉的辽宁省本溪满族自治县碱厂镇,是一座只有420户庄稼人的小村庄。“若在以前,大雪封山后,没人会到这山沟里来,而如今村民们你一锹、我一铲,修出了一条1000多米的雪道,谁也没想到这里的冰雪旅游在冬天异常火爆。”林玉安越说越兴奋。
“这个雪道有坡度还有拐弯,速度很快,很刺激。”来景区滑雪的李海涛刚从滑雪圈里站起来,就迫不及待地往坡上走,准备再滑一趟。和他一起来的还有6岁的小孙子。李海涛告诉记者,春节到现在他已经来了3次,每次回去,孙子都说没滑够还要来。
王崴子村曾有大大小小60多个煤矿,全村85%的村民端的都是“煤饭碗”。村民们觉得挖煤风险大,上班时脑袋别在裤腰带上,他们也不想再挣这“黑钱”,但一直找不到新的出路。现为龙道沟景区董事长的林玉安说起靠挖煤起家的往事感慨万千:“靠矿山吃饭,就怕出事,半夜里听见手机铃响都害怕。我管理六七个矿,但一年只产15万吨煤。前些年,国家加大治理力度,小煤矿陆续被关停,2007年我也下狠心给关了。刚关的时候还有点失落,不知道以后能干啥,谁知道机遇就孕育在10年前的一步‘闲棋’之中。”
林玉安所说的“闲棋”就是龙道沟上漫山遍野的林子。10年前,王崴子村很多村民打起了砍伐林木的主意,最疯狂的时候,成规模的盗伐队就有4支,将近100人。作为村委会主任,林玉安觉得这么砍下去不是事。
“当时村里想封山育林,不让以砍树为生。这可惹恼了盗伐队的人,有的甚至堵在我家大门口要打我,说我断了他们的财路。”林玉安回忆道。不过顶住了巨大压力的林玉安到底还是保住了林子,王崴子村的生态渐渐得到修复,一年四季都是景。依托10年积累下来的森林资源,龙道沟走上了一条生态旅游之路。除了冬天能滑雪,秋天里放眼望去,满目深红出浅黄,吸引着来自全国各地的游客前来参观。
村民刘仁珠告诉记者,龙道沟不仅有红枫,还有红色基因。“龙道沟曾是杨靖宇将军率领的抗联武装的重要活动基地,这里保存有当年的抗联密营遗址,已经被县里纳入重走抗联路红色旅游必经线路。”刘仁珠说起来一脸自豪。
有了产业带动,村民日子越过越红火。看到记者路过门口,77岁的金玉林主动招呼记者进屋坐坐。老人说:“这几年王崴子村变化太大了,路面硬化了,沟渠治理了,河道清淤了。最重要的是我家8口人住进了新房。”说到新房子,金玉林的老伴赵强也是乐得合不拢嘴:“原来的老房子下雨就漏,最多的时候,我们找出21个盆接漏进屋里的雨水,那些日子就别提了。多亏后来村子出资3万块钱给我修房子。现在外村的女婿过年都要到我家住两天。”
除了成立旅游景区,林玉安还养牛养猪,搞光伏发电,用这些产业的盈利来扶持景区发展。他的产业每年利润100多万元,还带动附近200名村民就业。碱厂镇党委书记刘景海告诉记者,王崴子村在外地打工的128名村民都返乡了,他们有的在景区打工,有的依托景区卖土特产、开农家乐,最后还参与分红,年底一算账,比出去打工划算。
本溪县委书记何庆伟认为,王崴子村为增加集体收入、致富一方百姓、实现乡村振兴提供了一条新路径。他说,这个村过去靠山吃山,干的是挖煤、砍树的活儿,做的是破坏资源、污染环境的营生,挣的是不光彩的“黑金”。现在村民摇身一变成了股东,虽然还是靠山吃山,但靠的是冰山雪山、绿水青山,挣的是符合可持续发展理念的“白金”,大家心里头敞亮。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