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新闻 |
16 |
11/16 |
10
|
11
|
12
|
>
|
>| |
|
|
PDF版 |
|
|
|
|
从“天灰、地陷、墙裂、水黑”到4A级的乡村湿地公园 |
徐州贾汪:采煤塌陷地“蝶变”有秘密 |
|
|
( 2018-03-01 ) 稿件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中国新闻 |
|
新华社南京电(记者朱旭东、李灿、陈刚)徐州市贾汪区潘安采煤塌陷地经过多年治理,目前已变成美丽的乡村湿地公园,成为4A级景区。新华社记者近期走访贾汪,寻找采煤塌陷地“蝶变”的秘密。
曾经的“地球伤疤”
“以前那叫一个脏,到处是煤灰,赶集买菜回来,浑身都是灰不溜秋的。上午穿白衬衣,中午就成了灰衬衣,晚上就是黑衬衣了。”59岁的青山泉镇马庄村村民夏桂美说,马庄村地处潘安塌陷区,村里原有4个小煤矿,由于塌陷严重,第一村民小组不得不整体搬迁。
天灰、地陷、墙裂、水黑,曾是贾汪采煤塌陷区的真实写照。长期的煤炭开采和运输,给贾汪留下13万亩采煤塌陷地,城区煤尘污染严重,常年积水形成坑塘,良田变荒地,水系遭破坏,成了块惨不忍睹的“地球伤疤”。
2011年,贾汪区被确定为全国69个资源枯竭城市之一。贾汪区委书记曹志介绍,潘安湖湿地曾是全区集中连片、面积最大、塌陷最严重的区域。贾汪区将采煤塌陷地治理作为生态修复突破口,对这一区域实施综合治理。
经过6年整治,潘安湖湿地总面积达10平方公里,水质达到三类水标准。导游张琳说:“湖中共有9个人工岛,生活着60多种水鸟,仅野鸭估计就有3万只……”而这浩渺的水面之下,曾经是252座大大小小的砖窑、汪塘。
生态兴则发展旺,2017年,贾汪首次跻身全国投资潜力百强区。潘安湖地区目前地面稳沉,完全可以开发再利用。
“四位一体”综合治理
塌陷区土地整治工作的一大重心是恢复耕地。把煤矸石、粉煤灰等废料回填坑塘,覆盖表土,实现耕地再造,是塌陷区复垦的通行做法。“由于塌陷深度深、煤炭废料资源化利用率高、废料回填污染土壤等原因,传统修复方案在贾汪并不适用。”贾汪区国土资源局副局长石冬跃说。
记者前往白土塘塌陷地——贾汪区即将修复的地区之一。白土塘水面原来只有200亩左右,10年来因缓慢塌陷,湖面增加到300多亩。塌陷地无人居住,到处是零散的汪塘……“一到八九月份,这里遍地是水。”石冬跃说,“如果对这里采取传统意义的回填复垦,意义不大。”
结合本地实际,贾汪逐渐形成“基本农田整理、塌陷地复垦、生态环境修复、湿地景观建设”四位一体的综合治理。依托中国矿业大学等科研机构为塌陷地整治提供的技术支撑,贾汪区在实践中创新运用地貌重塑技术和土壤重构技术,通过“挖低垫高、削高填低、扩湖筑岛”等具体措施,成功修复潘安塌陷地。潘安湖湿地公园应运而生。
据了解,白土塘及周边塌陷地,将参照这一模式,修复成清泉湖生态湿地。
塌陷地生态修复需“因地制宜”
“实事求是,因地制宜,是成功修复潘安湖塌陷地最宝贵的经验。”曹志说。
潘安塌陷地的修复工程曾引起不少争议,贾汪一度面临双重压力:投入20多亿元且短期看不到效果,区级财政压力大;国土部门紧盯土地复垦,贾汪面临验收压力。“我们始终坚持宜农则农、宜林则林、宜渔则渔、宜生态则生态。”曹志说。
绿水青山带来了“金山银山”。目前,贾汪区有国家4A级景区4个,被列为全国首批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单位。2017年吸引游客770万人次,旅游综合收入23亿元。徐州市规划在贾汪建设20平方公里的徐州市科教创新区,打造高端人才、高端产业的集聚地。此外,贾汪将原来的塌陷地整治为建设用地,建设公共服务设施,通过土地出让,整个投入资金已基本收回。潘安湖还带动了周边老百姓致富,许多失业的矿工和外出打工者纷纷回乡从事乡村旅游,收入明显提高。
据了解,贾汪将更大力度推进生态修复再造,统筹谋划实施剩余6万亩采煤塌陷地治理,走出符合贾汪实际的治理路子。
|
从“天灰、地陷、墙裂、水黑”到4A级的乡村湿地公园
|
徐州贾汪:采煤塌陷地“蝶变”有秘密
|
|
|
|
( 2018-03-01 ) 稿件来源: 新华每日电讯中国新闻 |
|
|
从“天灰、地陷、墙裂、水黑”到4A级的乡村湿地公园 |
徐州贾汪:采煤塌陷地“蝶变”有秘密 |
|
|
( 2018-03-01 ) 稿件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中国新闻 |
|
新华社南京电(记者朱旭东、李灿、陈刚)徐州市贾汪区潘安采煤塌陷地经过多年治理,目前已变成美丽的乡村湿地公园,成为4A级景区。新华社记者近期走访贾汪,寻找采煤塌陷地“蝶变”的秘密。
曾经的“地球伤疤”
“以前那叫一个脏,到处是煤灰,赶集买菜回来,浑身都是灰不溜秋的。上午穿白衬衣,中午就成了灰衬衣,晚上就是黑衬衣了。”59岁的青山泉镇马庄村村民夏桂美说,马庄村地处潘安塌陷区,村里原有4个小煤矿,由于塌陷严重,第一村民小组不得不整体搬迁。
天灰、地陷、墙裂、水黑,曾是贾汪采煤塌陷区的真实写照。长期的煤炭开采和运输,给贾汪留下13万亩采煤塌陷地,城区煤尘污染严重,常年积水形成坑塘,良田变荒地,水系遭破坏,成了块惨不忍睹的“地球伤疤”。
2011年,贾汪区被确定为全国69个资源枯竭城市之一。贾汪区委书记曹志介绍,潘安湖湿地曾是全区集中连片、面积最大、塌陷最严重的区域。贾汪区将采煤塌陷地治理作为生态修复突破口,对这一区域实施综合治理。
经过6年整治,潘安湖湿地总面积达10平方公里,水质达到三类水标准。导游张琳说:“湖中共有9个人工岛,生活着60多种水鸟,仅野鸭估计就有3万只……”而这浩渺的水面之下,曾经是252座大大小小的砖窑、汪塘。
生态兴则发展旺,2017年,贾汪首次跻身全国投资潜力百强区。潘安湖地区目前地面稳沉,完全可以开发再利用。
“四位一体”综合治理
塌陷区土地整治工作的一大重心是恢复耕地。把煤矸石、粉煤灰等废料回填坑塘,覆盖表土,实现耕地再造,是塌陷区复垦的通行做法。“由于塌陷深度深、煤炭废料资源化利用率高、废料回填污染土壤等原因,传统修复方案在贾汪并不适用。”贾汪区国土资源局副局长石冬跃说。
记者前往白土塘塌陷地——贾汪区即将修复的地区之一。白土塘水面原来只有200亩左右,10年来因缓慢塌陷,湖面增加到300多亩。塌陷地无人居住,到处是零散的汪塘……“一到八九月份,这里遍地是水。”石冬跃说,“如果对这里采取传统意义的回填复垦,意义不大。”
结合本地实际,贾汪逐渐形成“基本农田整理、塌陷地复垦、生态环境修复、湿地景观建设”四位一体的综合治理。依托中国矿业大学等科研机构为塌陷地整治提供的技术支撑,贾汪区在实践中创新运用地貌重塑技术和土壤重构技术,通过“挖低垫高、削高填低、扩湖筑岛”等具体措施,成功修复潘安塌陷地。潘安湖湿地公园应运而生。
据了解,白土塘及周边塌陷地,将参照这一模式,修复成清泉湖生态湿地。
塌陷地生态修复需“因地制宜”
“实事求是,因地制宜,是成功修复潘安湖塌陷地最宝贵的经验。”曹志说。
潘安塌陷地的修复工程曾引起不少争议,贾汪一度面临双重压力:投入20多亿元且短期看不到效果,区级财政压力大;国土部门紧盯土地复垦,贾汪面临验收压力。“我们始终坚持宜农则农、宜林则林、宜渔则渔、宜生态则生态。”曹志说。
绿水青山带来了“金山银山”。目前,贾汪区有国家4A级景区4个,被列为全国首批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单位。2017年吸引游客770万人次,旅游综合收入23亿元。徐州市规划在贾汪建设20平方公里的徐州市科教创新区,打造高端人才、高端产业的集聚地。此外,贾汪将原来的塌陷地整治为建设用地,建设公共服务设施,通过土地出让,整个投入资金已基本收回。潘安湖还带动了周边老百姓致富,许多失业的矿工和外出打工者纷纷回乡从事乡村旅游,收入明显提高。
据了解,贾汪将更大力度推进生态修复再造,统筹谋划实施剩余6万亩采煤塌陷地治理,走出符合贾汪实际的治理路子。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