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报旧版 2018年02月21日 上一期 下一期
3上一篇  4下一篇  
返回本版列表    点击率:  字体: 放大  默认  缩小  
新春走基层
4 2/4 1 2 3 > >|
PDF版
本版面文章
· 鸡粪遍地变风景如画,这只“凤凰”腾飞了
· 返乡创业让留守儿童告别孤单
· 打通乡村“血管”,村民不用“踩泥窝”
· 烂泥滩村不烂泥山沟沟里有前途
· 每天凌晨,为高铁“蹚雷”的探路者
· 驻村干部给天山牧村“驻”进脱贫主心骨

  相关文章: 
驻村干部给天山牧村“驻”进脱贫主心骨

( 2018-02-21 ) 稿件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新春走基层
 
 

在昭苏县巴尔格勒津村,叶彩萍(右)向返乡大学生图尼克·多乎德拜了解在校学习生活情况(1月22日摄)。

 
 
 
  上图:巴尔格勒津村的古丽孜帕·哈勒马克拜和丈夫在旧房子前的合影;下图: 古丽孜帕·哈勒马克拜和丈夫在新修的安居富民房前的合影(1月22日摄)。新华社记者胡虎虎摄
 
 
 
  新华社乌鲁木齐2月20日电(记者李志浩、胡虎虎)春节期间,西天山深处的新疆昭苏县巴尔格勒津村张灯结彩,一片喜庆,家家户户贴上了春联。村民说年味这么浓,是因为驻村工作队的叶彩萍和马玲珍留在这里、与乡亲们一同过上了新年。
 
  2018年是叶彩萍和马玲珍来到这里开展“访民情惠民生聚民心”驻村工作的第三年了。2016年2月,在昭苏县农业局工作的她们按照组织安排,第一次来到大山中的哈萨克牧业村开展为期一年的驻村工作。一年后,有的驻村干部返回县城,她们留下了。今年年初,她们再次选择了留下。
 
  巴尔格勒津村大多数村民是哈萨克族,上到80岁老人,下到8岁娃娃,都喜欢叫叶彩萍“叶队长”,马玲珍在工作队年龄最大,被乡亲们称为“马大姐”。
 
  刚到这里时,这对驻村干部第一印象是——残破,土房子到处都是,泥路坑坑洼洼。贫穷还伴随着封闭,村民对国家惠民政策了解不多,也不愿到村委会来咨询。“冬天一场雪后,村委会院子里连个脚印都看不到。”刚来时的冷清让马大姐难忘。
 
  村民不来,那就挨家挨户去“访民情”,了解群众实际生活状况。因为是牧业村,村民居住分散,几公里、几十公里以外都有人家。村委会没有车,她们借东借西、搭各种顺风车一户户走访。
 
  有一次,一场大雨侵袭了村庄,她们冒雨来到多乎德拜·吐拉拜家。土块垒成的老屋,外面下大雨,屋里下小雨,接水的盆盆罐罐摆了一地。棚圈的土墙要倒了,只有几头牛在里面淋雨。
 
  叶队长和马大姐默默记住了眼前的一切。再来时,叶队长带来一本宣讲惠民政策的双语“明白册”,马大姐用哈萨克语告诉多乎德拜,国家对贫困户有政策,“盖房吧,我们来申请补贴。”
 
  崭新的砖瓦房很快盖起来了,4.5万元的花费,国家补贴了3.8万元。没多久,她们又给多乎德拜一家申请了5.5万元的棚圈改造补贴,一个140平方米、有屋顶可御寒的棚圈也盖起来了。2017年年底,按照国家扶贫政策,多乎德拜又领到20只扶贫母羊,一家人脱贫看到了希望,多乎德拜的女儿从此也多了两个干妈。
 
  两年间,叶队长和马大姐所在的驻村工作队给全村83家贫困户申请到富民安居房补贴,帮助8户改造了棚圈,把村里2.7公里的小土路铺成柏油路,还翻修了过去车都开不进的老牧道。
 
  全村373户,年轻人都想放牧、不想出去打工吗?想,但没学历、没技术,出去怕没人要。对此,叶队长和马大姐主动联系昭苏县农业广播电视学校,把兽医中专班办到了村委会。45名村民,从19岁到45岁,不掏一分钱成了中专班学生。
 
  为了帮村民掌握就业技能,又生怕增加他们的花销,“进一次县城单程就要17块钱”。叶队长和马大姐把县城驾校也请进了村委会大院,“年轻人有个驾照,将来好就业”。
 
  两年来,这两位驻村干部获得乡亲一致认可,被评为自治区级“驻村先进个人”。今年年初,原本可以回到县城的她们,决心再驻村两年,与村民共同奋斗,摆脱贫困。马大姐还有一年就退休了,“能在村里退休是我的心愿。”
 
  2014年,新疆启动新时期大规模干部驻村活动,倾听群众意见,落实惠民政策,建强基层组织。新疆今年共有1.2万个工作队、7.6万干部参与驻村工作。
 
 

驻村干部给天山牧村“驻”进脱贫主心骨

( 2018-02-21 ) 稿件来源: 新华每日电讯新春走基层
  相关文章: 

   
 
 请注意:



·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有关法律、法规,尊重网上道德,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引起的法律责任。
·新华每日电讯拥有管理笔名和留言的一切权利。
·您在新华每日电讯留言板发表的言论,新华每日电讯有权在网站内转载或引用。
·新华每日电讯新闻留言板管理人员有权保留或删除其管辖留言中的任意内容。
·如您对管理有意见请向留言板管理员反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