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成风化人 |
8 |
6/8 |
5
|
6
|
7
|
>
|
>| |
|
|
PDF版 |
 |
|
|
|
|
“兼职”扶贫 |
|
|
( 2018-02-05 ) 稿件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成风化人 |
|
|
▲1月31日,范德胜(左)在东庄村帮助贫困户徐次兵捆甘蔗叶。
|
|
|
|
▲范德胜(左)在办公室内加班。因妻子不在家,儿子范海铖也被带到办公室来等待父亲下班(2月1日摄)。
|
|
|
|
▲1月31日,范德胜(左)在东庄村的养牛专业合作社内与村民石绣凤交谈。
|
|
| 今年38岁的范德胜身有轻度肢体残疾,是陕西省白河县残联的一名普通干部。除了负责单位的党务和部分日常行政工作外,2017年起,范德胜还肩负起了白河县仓上镇东庄村8户贫困户的结对帮扶工作。
地处陕南秦巴山区的仓上镇东庄村山大沟深,范德胜从县城出发需要经过1个半小时路程才能到达贫困户家中。在东庄村,范德胜帮助村民完成合疗报销手续、鼓励贫困户努力劳动、为村子发展养牛等产业出谋划策寻找销路……一件件工作使他得到了大家的认可。
由于妻子身在广东打工,范德胜每次去东庄村前,只能将9岁的儿子范海铖托付给朋友照料。“儿子总说,同学的爸爸每天晚上都给他们辅导作业,我爸爸却总不给我辅导。”范德胜说。
在白河县,除了长期驻守在脱贫攻坚第一线的77名第一书记、855名驻村干部外,还有来自全县105个部门共2727名像范德胜一样的“兼职”扶贫干部,通过谈心促扶志、帮助贫困户制定、落实脱贫措施、协调解决他们生活中遇到的实际问题等方式来进行结对帮扶,使贫困户逐步走出困境。
新华社记者邵瑞摄影报道

|
|
“兼职”扶贫
|
|
|
|
( 2018-02-05 ) 稿件来源: 新华每日电讯成风化人 |
|
|
|
“兼职”扶贫 |
|
|
( 2018-02-05 ) 稿件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成风化人 |
|
|
▲1月31日,范德胜(左)在东庄村帮助贫困户徐次兵捆甘蔗叶。
|
|
|
|
▲范德胜(左)在办公室内加班。因妻子不在家,儿子范海铖也被带到办公室来等待父亲下班(2月1日摄)。
|
|
|
|
▲1月31日,范德胜(左)在东庄村的养牛专业合作社内与村民石绣凤交谈。
|
|
| 今年38岁的范德胜身有轻度肢体残疾,是陕西省白河县残联的一名普通干部。除了负责单位的党务和部分日常行政工作外,2017年起,范德胜还肩负起了白河县仓上镇东庄村8户贫困户的结对帮扶工作。
地处陕南秦巴山区的仓上镇东庄村山大沟深,范德胜从县城出发需要经过1个半小时路程才能到达贫困户家中。在东庄村,范德胜帮助村民完成合疗报销手续、鼓励贫困户努力劳动、为村子发展养牛等产业出谋划策寻找销路……一件件工作使他得到了大家的认可。
由于妻子身在广东打工,范德胜每次去东庄村前,只能将9岁的儿子范海铖托付给朋友照料。“儿子总说,同学的爸爸每天晚上都给他们辅导作业,我爸爸却总不给我辅导。”范德胜说。
在白河县,除了长期驻守在脱贫攻坚第一线的77名第一书记、855名驻村干部外,还有来自全县105个部门共2727名像范德胜一样的“兼职”扶贫干部,通过谈心促扶志、帮助贫困户制定、落实脱贫措施、协调解决他们生活中遇到的实际问题等方式来进行结对帮扶,使贫困户逐步走出困境。
新华社记者邵瑞摄影报道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