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草地周刊 |
16 |
12/16 |
11
|
12
|
13
|
>
|
>| |
|
|
PDF版 |
|
|
|
|
本报记者柳王敏 舞台中央,5名身着汉服的女子手捧茶杯款款走来,琴音响起,一场由潇湘诗会主办的“二十四节气诗会”之“小寒·养生”专场诗会1月7日在长沙举行。 2016年11月30日,“二十四节气”被正式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受此启发,由志愿者组建的潇湘诗会在2017年举办“二十四节气诗会”。一个节气一场诗会,吸引大量现场观众,通过新媒体直播等传播方式,已获得十万多人次的关注。 自1986年创立至今,潇湘诗会通过组织举办“我们的节日”“朗诵达人”“二十四节气诗会”等各种形式、各种规模的超百场诗会活动,推动诗歌走进市民生活,有力推动了文化传承与创新。 传统:潇湘有诗 “挥毫当得江山助,不到潇湘岂有诗?”这是800余年前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大诗人陆游对潇湘诗情的赞赏。 诗,在潇湘大地传吟不绝;诗会,在三湘大地聚诵至今。 从战国的屈原,到唐代的李白、杜甫,再到明清时的王夫之、王闿运,数千年来,无论是旅湘诗人,还是湘籍诗人,他们在湖南这片热土上,行吟慢诵,结社唱和,诞生出了南岳吟社、碧湖诗社、南社湘集等诗歌团体。 “我们湖南吟诵调在业界备受推崇,在古典诗词吟诵中,吟得最好的大部分都是湘籍人。”湖南省吟诵学会会长、93岁高龄的史鹏老先生毕生致力于吟诵的推广和传播。 史老先生告诉记者,吟诵必须得用方言,湖南地区由于特殊的地形条件形成了各具特色的方言,加上湖湘吟诵调富于抑扬顿挫、语调平和舒展,并辅以适当的示意性手势和眼神表情,使得吟诵这种读书方法流传至近代而长久不衰。 随着我国百余年历史的时代变幻,诗歌经历了从旧体诗到新体诗、从遵守传统格律到自由体创作这样的发展变化。与之对应的,诗社或诗会活动,诗歌吟诵或朗读等,也表现出了相应的时代特征。 “据不完全统计,1980年代全国有2000多家诗社,湖南最多时也有200多家,那时全国已出的非正式打印诗集达900余种,各种诗人评选活动如火如荼展开。”潇湘诗会主要召集人、诗人胡述斌告诉记者,那时社团林立、流派纷呈,激情的诗人们,都对那个年代进行最热情的礼赞,可以说是我国诗坛的“大摇滚时代”。 根植于潇湘沃土的诗情,随着时代的潮流发展,再一次显示其蓬勃生命。1986年由湖南省作协、湖南文艺出版社等10多家单位共同发起的大型诗会“红五月潇湘诗会”于当年5月11日在青少年宫剧场举行,1200多张门票抢购一空。当代诗人王晨牧、朱健、谷曼、石太瑞、李少白等的作品现场朗诵,气氛热烈,盛况空前。“潇湘诗会”这个文化品牌自此确立。 “我们打出的旗号就是‘不到潇湘岂有诗’,一二十分钟内门票全部卖完,还有外地的人专门坐火车过来。整个会场走道里都站满了人,但是现场秩序特别好。”潇湘诗会创始人之一、诗人李少白对于当时的情景记忆犹新。他告诉记者,那个时候的人们,尤其是大学生,好像内心都有一股激情需要喷发,对诗歌到了万分痴迷的地步。 传承:弦歌不辍 1980年代盛况空前的潇湘诗会,在连续举办5届后,随着“下海潮”等时代原因,不得不于1991年起停办,此后经历了长达10年的蛰伏与等待。 “1990年代整个社会着力于抓经济建设,文学界、新闻界、知识界都参与‘下海潮’,现今湖南一些著名的诗人、作家在当时都下海经商了。”作为过来人,胡述斌参加了1980年代的潇湘诗会活动,对于诗会的十年沉寂也不无惋惜。 潇湘大地的诗情在新世纪引来转机。为了顺应新世纪的时代呼唤,迎接新千年,2000年下半年开始筹备、2001年1月6日在长沙田汉大剧院举办的第六届潇湘诗会,再现了第一届上座千人的轰动效应。 “一直就很喜欢诗歌,虽然偶尔没被提及,但没有真正忘记,这是一种埋藏在心底里的情感。”作为一名播音员,谢红对于2001年的那场诗会活动记忆犹新,诗朗诵的酣畅淋漓之感如今犹在耳侧:“因为平时工作的原因,我只能在录音棚或演播厅接触诗歌,但走上舞台后,那种感觉完全不一样了,那是一种震撼人心的力量。” 复归后的潇湘诗会显示出其强大社会效应。2008年,适逢南方冰雪灾害、汶川大地震等国家不幸,民间掀起一股诗歌创作潮流。潇湘诗会在“我们的节日”等传统节日节点上,举办了感叹时事、讴歌生命等系列诗会,尤其以6月6日在长沙田汉大剧院举办的“长沙端午诗会”最为轰动。 迄今为止,在“潇湘诗会”旗帜下举办的各种形式、各种规模的诗会超过百场次。其中2009年组织的“朗诵达人”活动,培养“朗诵达人”近万人,并先后推出“朗诵达人·端午诗会”、“朗诵达人·七一红色诗会”等一系列活动,在各大社区、学校中引起了热烈反响。就在同一年,胡述斌、许参扬、申芙蓉等40余名湖南诗人开展潇湘诗会“青春中国·湘江颂”万行长诗创作朗诵活动并出版万行长诗集《湘江颂》。 “诗会并不是协会或学会那样的组织机构,潇湘诗会现在是一个文化品牌。”胡述斌认为,人民群众对于文化品牌的认同感较强,潇湘诗会作为精神文化品牌,在湖南尤其是在长沙地区,发展时间较长,知名度较高,组织者大多都是义工和志愿者,很好地做到了一种文化传承。 “二十四节气诗会第一场我作为听众参加了,当时就被感染了,后来通过慢慢接触,现在已经参与诗会的策划和筹备工作。”80后雷烨告诉记者,诗会营造了一种很好的氛围,吸引了很多志愿者和义工的热情投入。 “我们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工作,因为诗歌而走到一起。诗会汇聚了多种资源,提供了一个供人成长的平台和空间,从诗歌朗诵、音乐制作、视频后期、摄影摄像等,既是汇集人才,也是锻炼人才。”潇湘诗会志愿者晏晓锋说。 传播:雅俗共赏 在潇湘大地这片诗歌沃土上,千百年来,无数优秀的诗人留下的大量诗作,已成为湖南乃至全国精神文化中一笔宝贵的财富。从庄严殿堂,到市井小巷,湖湘大地,诵声不绝。 新时代的诗会活动,通过吟诵、朗诵、故事讲演等多样表现形式,再次点燃湖湘市民对于诗歌的热爱之情。“二十四节气诗会”不只是诗人、朗诵家的诗会,丰富多彩的节目内容、深入社区的举办地点、与百姓生活十分接近的表达平台,如此接地气的风格,在持续一年的时间里已“火”遍长沙。 “每一期我们发布预告,社区群众很多都慕名来打听,询问怎么参加,有哪些活动。”晏晓锋认为,将高雅的诗歌融入市民文化又不流于形式,首先得在诗会节目质量和平衡上下工夫,选择什么节目,由谁来表演,都会考虑层次和平衡。 主题正能量是诗会吸引人的重要因素。“冬至古时称岁首,有拜长辈的习俗,主题为‘景仰’;‘瑞雪兆丰年’,‘大雪’的主题是‘向往’;霜降前夕,重阳将至,‘霜降’的主题为‘孝老爱亲’。”胡述斌认为:“诗会主题不仅要体现节气特点,更要接地气,要与平常百姓生活相关,在诗歌中有体现,还能讲出故事。” “二十四节气诗会”在传统与现代、高雅和通俗之间做到了很好的包容性。一场诗会中,古典诗、现代诗、人物故事、节目表演,从白发苍苍的老者,到垂髫天真的孩童,诗人、朗诵家、上班族、社区大妈、退休干部等等,汇聚一堂,倾耳聆听,细细体味。 诗会通过新媒介渠道进行传播,曾经被冠以“阳春白雪”的高雅诗歌艺术也逐渐走进社区,受到普通百姓和孩子们的欢迎,侧面反映出潇湘诗会活动逐步平民化的同时,也体现出大众对于精神文化和美好生活的一种追求。 “参加诗会对于孩子的影响是潜移默化的,特别是那些融入了我们民族优秀传统的古典诗词,比如讲“孝”,诗歌《游子吟》小孩子非常喜欢,这没有说教的成份,但孩子能够明白母亲的付出。”市民王瑛莹参与了“秋分·齐家”的专场诗会,她告诉记者,现在小孩在家里也搞诗会,晚上都不看电视,拉起家里的长辈,就开始读唐诗。 “长沙是一个诗意浓浓的城市,毛泽东的《沁园春·长沙》就很好地将长沙的诗情表达出来了。近几年来,诗歌开始逐渐走向复兴,走进百姓生活,成为市民文化的一部分。”李少白告诉记者,随着我国社会逐步走向全面小康,人民群众对精神文化的需要也越来越大。
|
|
潇湘有诗会,聚诵传弦歌
|
|
|
|
( 2018-02-02 ) 稿件来源: 新华每日电讯草地周刊 |
|
|
本报记者柳王敏 舞台中央,5名身着汉服的女子手捧茶杯款款走来,琴音响起,一场由潇湘诗会主办的“二十四节气诗会”之“小寒·养生”专场诗会1月7日在长沙举行。 2016年11月30日,“二十四节气”被正式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受此启发,由志愿者组建的潇湘诗会在2017年举办“二十四节气诗会”。一个节气一场诗会,吸引大量现场观众,通过新媒体直播等传播方式,已获得十万多人次的关注。 自1986年创立至今,潇湘诗会通过组织举办“我们的节日”“朗诵达人”“二十四节气诗会”等各种形式、各种规模的超百场诗会活动,推动诗歌走进市民生活,有力推动了文化传承与创新。 传统:潇湘有诗 “挥毫当得江山助,不到潇湘岂有诗?”这是800余年前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大诗人陆游对潇湘诗情的赞赏。 诗,在潇湘大地传吟不绝;诗会,在三湘大地聚诵至今。 从战国的屈原,到唐代的李白、杜甫,再到明清时的王夫之、王闿运,数千年来,无论是旅湘诗人,还是湘籍诗人,他们在湖南这片热土上,行吟慢诵,结社唱和,诞生出了南岳吟社、碧湖诗社、南社湘集等诗歌团体。 “我们湖南吟诵调在业界备受推崇,在古典诗词吟诵中,吟得最好的大部分都是湘籍人。”湖南省吟诵学会会长、93岁高龄的史鹏老先生毕生致力于吟诵的推广和传播。 史老先生告诉记者,吟诵必须得用方言,湖南地区由于特殊的地形条件形成了各具特色的方言,加上湖湘吟诵调富于抑扬顿挫、语调平和舒展,并辅以适当的示意性手势和眼神表情,使得吟诵这种读书方法流传至近代而长久不衰。 随着我国百余年历史的时代变幻,诗歌经历了从旧体诗到新体诗、从遵守传统格律到自由体创作这样的发展变化。与之对应的,诗社或诗会活动,诗歌吟诵或朗读等,也表现出了相应的时代特征。 “据不完全统计,1980年代全国有2000多家诗社,湖南最多时也有200多家,那时全国已出的非正式打印诗集达900余种,各种诗人评选活动如火如荼展开。”潇湘诗会主要召集人、诗人胡述斌告诉记者,那时社团林立、流派纷呈,激情的诗人们,都对那个年代进行最热情的礼赞,可以说是我国诗坛的“大摇滚时代”。 根植于潇湘沃土的诗情,随着时代的潮流发展,再一次显示其蓬勃生命。1986年由湖南省作协、湖南文艺出版社等10多家单位共同发起的大型诗会“红五月潇湘诗会”于当年5月11日在青少年宫剧场举行,1200多张门票抢购一空。当代诗人王晨牧、朱健、谷曼、石太瑞、李少白等的作品现场朗诵,气氛热烈,盛况空前。“潇湘诗会”这个文化品牌自此确立。 “我们打出的旗号就是‘不到潇湘岂有诗’,一二十分钟内门票全部卖完,还有外地的人专门坐火车过来。整个会场走道里都站满了人,但是现场秩序特别好。”潇湘诗会创始人之一、诗人李少白对于当时的情景记忆犹新。他告诉记者,那个时候的人们,尤其是大学生,好像内心都有一股激情需要喷发,对诗歌到了万分痴迷的地步。 传承:弦歌不辍 1980年代盛况空前的潇湘诗会,在连续举办5届后,随着“下海潮”等时代原因,不得不于1991年起停办,此后经历了长达10年的蛰伏与等待。 “1990年代整个社会着力于抓经济建设,文学界、新闻界、知识界都参与‘下海潮’,现今湖南一些著名的诗人、作家在当时都下海经商了。”作为过来人,胡述斌参加了1980年代的潇湘诗会活动,对于诗会的十年沉寂也不无惋惜。 潇湘大地的诗情在新世纪引来转机。为了顺应新世纪的时代呼唤,迎接新千年,2000年下半年开始筹备、2001年1月6日在长沙田汉大剧院举办的第六届潇湘诗会,再现了第一届上座千人的轰动效应。 “一直就很喜欢诗歌,虽然偶尔没被提及,但没有真正忘记,这是一种埋藏在心底里的情感。”作为一名播音员,谢红对于2001年的那场诗会活动记忆犹新,诗朗诵的酣畅淋漓之感如今犹在耳侧:“因为平时工作的原因,我只能在录音棚或演播厅接触诗歌,但走上舞台后,那种感觉完全不一样了,那是一种震撼人心的力量。” 复归后的潇湘诗会显示出其强大社会效应。2008年,适逢南方冰雪灾害、汶川大地震等国家不幸,民间掀起一股诗歌创作潮流。潇湘诗会在“我们的节日”等传统节日节点上,举办了感叹时事、讴歌生命等系列诗会,尤其以6月6日在长沙田汉大剧院举办的“长沙端午诗会”最为轰动。 迄今为止,在“潇湘诗会”旗帜下举办的各种形式、各种规模的诗会超过百场次。其中2009年组织的“朗诵达人”活动,培养“朗诵达人”近万人,并先后推出“朗诵达人·端午诗会”、“朗诵达人·七一红色诗会”等一系列活动,在各大社区、学校中引起了热烈反响。就在同一年,胡述斌、许参扬、申芙蓉等40余名湖南诗人开展潇湘诗会“青春中国·湘江颂”万行长诗创作朗诵活动并出版万行长诗集《湘江颂》。 “诗会并不是协会或学会那样的组织机构,潇湘诗会现在是一个文化品牌。”胡述斌认为,人民群众对于文化品牌的认同感较强,潇湘诗会作为精神文化品牌,在湖南尤其是在长沙地区,发展时间较长,知名度较高,组织者大多都是义工和志愿者,很好地做到了一种文化传承。 “二十四节气诗会第一场我作为听众参加了,当时就被感染了,后来通过慢慢接触,现在已经参与诗会的策划和筹备工作。”80后雷烨告诉记者,诗会营造了一种很好的氛围,吸引了很多志愿者和义工的热情投入。 “我们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工作,因为诗歌而走到一起。诗会汇聚了多种资源,提供了一个供人成长的平台和空间,从诗歌朗诵、音乐制作、视频后期、摄影摄像等,既是汇集人才,也是锻炼人才。”潇湘诗会志愿者晏晓锋说。 传播:雅俗共赏 在潇湘大地这片诗歌沃土上,千百年来,无数优秀的诗人留下的大量诗作,已成为湖南乃至全国精神文化中一笔宝贵的财富。从庄严殿堂,到市井小巷,湖湘大地,诵声不绝。 新时代的诗会活动,通过吟诵、朗诵、故事讲演等多样表现形式,再次点燃湖湘市民对于诗歌的热爱之情。“二十四节气诗会”不只是诗人、朗诵家的诗会,丰富多彩的节目内容、深入社区的举办地点、与百姓生活十分接近的表达平台,如此接地气的风格,在持续一年的时间里已“火”遍长沙。 “每一期我们发布预告,社区群众很多都慕名来打听,询问怎么参加,有哪些活动。”晏晓锋认为,将高雅的诗歌融入市民文化又不流于形式,首先得在诗会节目质量和平衡上下工夫,选择什么节目,由谁来表演,都会考虑层次和平衡。 主题正能量是诗会吸引人的重要因素。“冬至古时称岁首,有拜长辈的习俗,主题为‘景仰’;‘瑞雪兆丰年’,‘大雪’的主题是‘向往’;霜降前夕,重阳将至,‘霜降’的主题为‘孝老爱亲’。”胡述斌认为:“诗会主题不仅要体现节气特点,更要接地气,要与平常百姓生活相关,在诗歌中有体现,还能讲出故事。” “二十四节气诗会”在传统与现代、高雅和通俗之间做到了很好的包容性。一场诗会中,古典诗、现代诗、人物故事、节目表演,从白发苍苍的老者,到垂髫天真的孩童,诗人、朗诵家、上班族、社区大妈、退休干部等等,汇聚一堂,倾耳聆听,细细体味。 诗会通过新媒介渠道进行传播,曾经被冠以“阳春白雪”的高雅诗歌艺术也逐渐走进社区,受到普通百姓和孩子们的欢迎,侧面反映出潇湘诗会活动逐步平民化的同时,也体现出大众对于精神文化和美好生活的一种追求。 “参加诗会对于孩子的影响是潜移默化的,特别是那些融入了我们民族优秀传统的古典诗词,比如讲“孝”,诗歌《游子吟》小孩子非常喜欢,这没有说教的成份,但孩子能够明白母亲的付出。”市民王瑛莹参与了“秋分·齐家”的专场诗会,她告诉记者,现在小孩在家里也搞诗会,晚上都不看电视,拉起家里的长辈,就开始读唐诗。 “长沙是一个诗意浓浓的城市,毛泽东的《沁园春·长沙》就很好地将长沙的诗情表达出来了。近几年来,诗歌开始逐渐走向复兴,走进百姓生活,成为市民文化的一部分。”李少白告诉记者,随着我国社会逐步走向全面小康,人民群众对精神文化的需要也越来越大。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