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全域打造多功能“天府绿道”体系 |
成都铺设绿色文明“新蜀道” |
|
|
( 2018-01-27 ) 稿件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中国新闻 |
|
新华社成都电(记者李力可)家住成都的张朔仕有着10多年的晨跑习惯,而最近修到家门口的绿道成了他的新运动场。“绿道修好了,锻炼的人多了,生活环境也好了,每天还能看到白鹭起舞。”
自2017年9月启动建设以来,成都“天府绿道”体系中的“锦城绿道”“熊猫绿道”等已经开工,多个样板段向市民开放。未来,成都市全域将形成“一轴两山三环七带”的区域级绿道1920公里及5000公里以上城区级绿道和1万公里以上社区级绿道,这座管理人口超过2000万的特大城市,将变身世界最大的城市森林公园。
引绿入城打造世界最大城市森林公园
四川是长江上游生态屏障,但是在城市发展中,由于盆地气候限制,城市经济高速发展、城市人口快速增长,导致大气、河流污染等环境问题在成都逐渐凸显,“天府之国”的未来遭受了大城市病的挑战。
而天府绿道便是成都破解生态问题的答案。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城市绿道体系,天府绿道已经开始了建设的脚步。2017年,成都新建各级绿道共633公里,锦江绿道和锦江水生态治理工作已全面启动;到2025年,将建成“一轴两山三环七带”1920公里的区域级绿道,建成城区级、社区级绿道8680公里。同时,与龙泉山等森林公园结合,把成都打造成城市森林公园,形成全方位、立体化的城市绿色森林体系。
成都市城乡建设委员会相关负责人介绍,“天府绿道”将具备生态保障、慢行交通、休闲游览、应急避难等功能,补齐城区市民运动、休闲等公共服务设施配套短板,并将各项公共要素串联形成有机系统。
成都市规划设计研究院高级工程师、天府绿道体系规划项目负责人李果介绍:“三级绿道是为了让市民很好地享受城市生活,出门就有最小一级的社区绿道,通过道路断面改造,让市民在步行时感到很舒服。”
绿色产业带动城市新经济发展
新经济发展需要新产业驱动,作为城市新经济增长点,生态产业在推进城市产业升级的同时,能够促进人民生活质量不断提高。
作为“天府绿道”的轴心,沿着锦江而建的“锦江绿道”将对沿线146处历史文化资源进行改造和提升,展示成都水文化、商贸文化、宗教文化、非遗及民俗文化等内容。
而“天府绿道”中,各类经济形态的融入,使绿道在景观和生态功能之外,成了城市新经济的“产业孵化器”。
据了解,“天府绿道”将配置特色小镇、特色园、林盘院落等三级驿站共708处,以及若干亭台楼阁形态的四级驿站。成都市城乡建设委员会相关负责人介绍,“天府绿道”结合文化点位及驿站,将设置小型博物馆、艺术馆、广场、运动场馆、创客空间等载体。
2018年起,成都市将开始创办成都天府绿道国际马拉松赛、天府绿道国际公路自行车赛、天府绿道国际徒步大赛和天府绿道国际定向越野赛等一系列赛事,逐步形成天府绿道赛事体系。
根据规划,“天府绿道”体育设施布局以全民健身设施为主,竞赛训练设施为辅,以露天室外场地为主,室内场馆为辅,并配置商业综合体等项目,使体育产业、商业、餐饮业和休闲娱乐业合为一体。“在合理的机制和资源整合下,城市河道沿线文旅建设与发展是带动城市经济、文化、生态、生活进步的动力。”成都市旅游局相关负责人表示。
天府文化植入重现古蜀风韵
在绿道工程规划经过的白鹭湾湿地中,一条空中绿道从湿地上空越过,这既是对湿地原有生态的保护,也散发着“一行白鹭上青天”的诗韵。全长16920公里的天府绿道,不只是青山绿水的天然绿肺,也是承载着地方文化古韵的万里画廊。
从都江堰到黄龙溪古镇,锦江绿道贯穿润泽成都平原千年的锦江。成都市规划局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作为“天府绿道”的轴心,锦江绿道以都江堰水利工程为核心,挖掘治水兴蜀的历史文化元素,突出“水润天府”的文化主题。
同时,天府绿道景观还将采用“介入式设计”,利用零星地块和闲置土地,通过设施、装置、标识系统、公共艺术和景观节点等形式展示绿色廊道经过区域的历史文化。
据了解,作为可进入、可参与的绿道系统,“天府绿道”巨大的绿道网铺开后,城市原本碎片化、零散化的绿色空间将被一一串联。特色产业集群、产城融合、全流域旅游将被统合起来,为城市创造数十万就业岗位,并辐射周边千亿级现代服务业产业集群,成为城市生活空间的有机组成部分。届时,城市生态、产业发展、人文价值的效益将逐步显现,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现代城市与绿色自然共生。 (参与采写:戴豪)
|
全域打造多功能“天府绿道”体系
|
成都铺设绿色文明“新蜀道”
|
|
|
|
( 2018-01-27 ) 稿件来源: 新华每日电讯中国新闻 |
|
|
全域打造多功能“天府绿道”体系 |
成都铺设绿色文明“新蜀道” |
|
|
( 2018-01-27 ) 稿件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中国新闻 |
|
新华社成都电(记者李力可)家住成都的张朔仕有着10多年的晨跑习惯,而最近修到家门口的绿道成了他的新运动场。“绿道修好了,锻炼的人多了,生活环境也好了,每天还能看到白鹭起舞。”
自2017年9月启动建设以来,成都“天府绿道”体系中的“锦城绿道”“熊猫绿道”等已经开工,多个样板段向市民开放。未来,成都市全域将形成“一轴两山三环七带”的区域级绿道1920公里及5000公里以上城区级绿道和1万公里以上社区级绿道,这座管理人口超过2000万的特大城市,将变身世界最大的城市森林公园。
引绿入城打造世界最大城市森林公园
四川是长江上游生态屏障,但是在城市发展中,由于盆地气候限制,城市经济高速发展、城市人口快速增长,导致大气、河流污染等环境问题在成都逐渐凸显,“天府之国”的未来遭受了大城市病的挑战。
而天府绿道便是成都破解生态问题的答案。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城市绿道体系,天府绿道已经开始了建设的脚步。2017年,成都新建各级绿道共633公里,锦江绿道和锦江水生态治理工作已全面启动;到2025年,将建成“一轴两山三环七带”1920公里的区域级绿道,建成城区级、社区级绿道8680公里。同时,与龙泉山等森林公园结合,把成都打造成城市森林公园,形成全方位、立体化的城市绿色森林体系。
成都市城乡建设委员会相关负责人介绍,“天府绿道”将具备生态保障、慢行交通、休闲游览、应急避难等功能,补齐城区市民运动、休闲等公共服务设施配套短板,并将各项公共要素串联形成有机系统。
成都市规划设计研究院高级工程师、天府绿道体系规划项目负责人李果介绍:“三级绿道是为了让市民很好地享受城市生活,出门就有最小一级的社区绿道,通过道路断面改造,让市民在步行时感到很舒服。”
绿色产业带动城市新经济发展
新经济发展需要新产业驱动,作为城市新经济增长点,生态产业在推进城市产业升级的同时,能够促进人民生活质量不断提高。
作为“天府绿道”的轴心,沿着锦江而建的“锦江绿道”将对沿线146处历史文化资源进行改造和提升,展示成都水文化、商贸文化、宗教文化、非遗及民俗文化等内容。
而“天府绿道”中,各类经济形态的融入,使绿道在景观和生态功能之外,成了城市新经济的“产业孵化器”。
据了解,“天府绿道”将配置特色小镇、特色园、林盘院落等三级驿站共708处,以及若干亭台楼阁形态的四级驿站。成都市城乡建设委员会相关负责人介绍,“天府绿道”结合文化点位及驿站,将设置小型博物馆、艺术馆、广场、运动场馆、创客空间等载体。
2018年起,成都市将开始创办成都天府绿道国际马拉松赛、天府绿道国际公路自行车赛、天府绿道国际徒步大赛和天府绿道国际定向越野赛等一系列赛事,逐步形成天府绿道赛事体系。
根据规划,“天府绿道”体育设施布局以全民健身设施为主,竞赛训练设施为辅,以露天室外场地为主,室内场馆为辅,并配置商业综合体等项目,使体育产业、商业、餐饮业和休闲娱乐业合为一体。“在合理的机制和资源整合下,城市河道沿线文旅建设与发展是带动城市经济、文化、生态、生活进步的动力。”成都市旅游局相关负责人表示。
天府文化植入重现古蜀风韵
在绿道工程规划经过的白鹭湾湿地中,一条空中绿道从湿地上空越过,这既是对湿地原有生态的保护,也散发着“一行白鹭上青天”的诗韵。全长16920公里的天府绿道,不只是青山绿水的天然绿肺,也是承载着地方文化古韵的万里画廊。
从都江堰到黄龙溪古镇,锦江绿道贯穿润泽成都平原千年的锦江。成都市规划局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作为“天府绿道”的轴心,锦江绿道以都江堰水利工程为核心,挖掘治水兴蜀的历史文化元素,突出“水润天府”的文化主题。
同时,天府绿道景观还将采用“介入式设计”,利用零星地块和闲置土地,通过设施、装置、标识系统、公共艺术和景观节点等形式展示绿色廊道经过区域的历史文化。
据了解,作为可进入、可参与的绿道系统,“天府绿道”巨大的绿道网铺开后,城市原本碎片化、零散化的绿色空间将被一一串联。特色产业集群、产城融合、全流域旅游将被统合起来,为城市创造数十万就业岗位,并辐射周边千亿级现代服务业产业集群,成为城市生活空间的有机组成部分。届时,城市生态、产业发展、人文价值的效益将逐步显现,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现代城市与绿色自然共生。 (参与采写:戴豪)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