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报旧版 2018年01月08日 上一期 下一期
3上一篇  4下一篇  
返回本版列表    点击率:  字体: 放大  默认  缩小  
成风化人
8 6/8 5 6 7 > >|
PDF版
本版面文章
· 刷屏时代,有人“幕后”为我们造字体
· 35万公里!42岁的“葛大爷”高原天路当“鸿雁”
· “太空教师”王亚平:牢记使命,不断刷新“中国高度”
· 要做好黄大年精神的接力员

  相关文章: 
35万公里!42岁的“葛大爷”高原天路当“鸿雁”

( 2018-01-08 ) 稿件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成风化人
 
 
  ▲葛军在青藏公路三叉河大桥投递信件包裹,海拔4000米左右,脚下的台阶近150多级。新华社记者韩方方摄
 
  
 
  新华社记者白玛央措
 

 
  “你怎么只穿了作战服,快回去穿件大衣。”零下15摄氏度的高原寒天里,葛军朝山上的年轻士兵喊道。眼前的“天梯”栈道蜿蜒陡峭,他一鼓作气扛起一麻袋包裹往上爬,“天梯”的终点便是青藏铁路第一桥——三岔口大桥。驻守在这里的武警某部是邮件交接点之一,而士兵们每周都会期待葛军和他的绿色邮政车。
 
  “第一次爬这条栈道还是7年前,当时爬到一半就觉得头晕眼花,走一步歇一步才能到。”今年42岁的葛军是中国邮政集团公司青海省格尔木分公司的一名投递员,他所负责的格尔木至唐古拉山镇邮路地处地球“第三极”,平均海拔4500米以上。
 
  2009年格唐邮路开通,开始为沿线的保护站、泵站、兵站、机务站、养路段和居民等服务,被当地军民亲切地称为“鸿雁天路”。
 
  1月的格尔木天寒地冻,冷风呼啸。清晨6时30分,身着绿色工装、脚穿迷彩胶鞋的葛军开始装车,满满一车包裹将在这一天穿越可可西里地区,翻越海拔4767米的昆仑山口和海拔5010米的风火山,最后到达海拔约4530米的沱沱河兵站,约500公里的路程共有23个邮件交接点。
 
  由于长年累月的高原作业,葛军的嘴唇看上去有点发紫。他告诉记者,因为经常性的高原反应,身体抵抗力差了许多,经常感冒发炎,这些年已经掉了三颗牙齿。“别人都管我叫葛大爷,就是因为我看着太显老了吧。”葛军咧嘴大笑,露出的一排牙齿里确有几颗不见踪影。
 
  “这条路葛大爷跑了7年,最开始的一年也有人跑过这段路,但后来都因为恶劣的自然条件放弃了,只有他坚持到现在。”格尔木邮政包裹快递部副经理鲍钧峰说,“葛大爷”其实是多年来沿路军民对葛军的亲切称呼,“葛大爷来了,他们期盼已久的包裹也就到了。”
 
  昆仑山上白雪皑皑,寒风肆意卷起的雪花如云似雾,葛军的绿色邮政车宛如行驶在一片仙境中。“我现在还在昆仑山口呢,晚上8点多应该能到兵站。”突然响起的电话铃声打破了荒原路上的寂静,沿路的军民不时来电询问葛军何时到达。“部队食堂总惦记着给我留饭,路过的牧民家刚煮了奶茶也一定让我喝一碗再走。”葛军说。
 
  “这条路来回约900公里,一年下来能跑5万公里,到现在已经跑了35万公里。”葛军笑着说,地球到月球的距离大概是38万公里,“还差几万公里我就到月球了。”
 
  从一开始送报纸到现在每周100多个包裹,葛军说,这么多年最大的收获就是沿路军民的信任与认可,“这种认可不是我一个人的,更多是人们对中国邮政的信任。”在偏远地区往往只有中国邮政在服务,直抵祖国的每一个角落。葛军认为,这体现了中国邮政服务人民的宗旨。
 
  葛军出生于“邮政世家”,爷爷当年支援大西北成为青海邮政的投递员,1972年爷爷过世后父亲顶班成为一家人的支柱。”1998年部队复员以后,葛军也正式成为一名邮政投递员。
 
  “我时常会想起过去一封信能带给人们的那种温暖,每当看到那些盼信心切的小战士,听到一声‘葛大爷辛苦了’,恶劣的环境和孤独的路程都不算什么。”葛军说。 
 
          新华社西宁1月7日电
 
 

35万公里!42岁的“葛大爷”高原天路当“鸿雁”

( 2018-01-08 ) 稿件来源: 新华每日电讯成风化人
  相关文章: 

   
 
 请注意:



·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有关法律、法规,尊重网上道德,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引起的法律责任。
·新华每日电讯拥有管理笔名和留言的一切权利。
·您在新华每日电讯留言板发表的言论,新华每日电讯有权在网站内转载或引用。
·新华每日电讯新闻留言板管理人员有权保留或删除其管辖留言中的任意内容。
·如您对管理有意见请向留言板管理员反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