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报旧版 2019年07月19日 上一期 下一期
3上一篇  4下一篇  
返回本版列表    点击率:  字体: 放大  默认  缩小  
调查观察
16 16/16 15 16 ****处理标记:[Page]时,数据源为空。 **** > >|
PDF版
本版面文章
· 本报记者卢刚、陈琰泽每年
· 教育帮扶不仅是“学雷锋”,也可以“双赢”

  相关文章: 
教育帮扶不仅是“学雷锋”,也可以“双赢”
专访石家庄外国语教育集团党委书记强新志

( 2019-07-19 ) 稿件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调查观察
 
  记者:在许多学校追求升学率时,石外为什么要主动选择帮扶?

  强新志:石外选择主动帮扶,一是源于石外本身发展历程中对教育不均衡问题的感同身受;二是源于石外办学理念中的忧患意识与社会责任感。直接触动我的是前几年的一次山区考察,有的班级竟有三成孩子语数英三科的成绩是个位数!现在农村学校占比还很大,教育不均衡问题必须要重视,更要重新审视。

  光靠强校的超高本一率,我们建设不了教育大国、教育强国。

  记者:能否概括“九大帮扶工程”及特点?

  强新志:我们总结出的“九大帮扶工程”,首先是“校长素质提升工程”,其次是面向教师的“教师素质提升工程”。此外,还有针对教研的“同步教学工程”“教育教学改革工程”,针对学生间交流的“阳光小讲台工程”“手拉手共成长工程”,针对山区学生的“职业规划脱贫工程”“不出校门放眼世界工程”“爱心助学捐赠工程”等,形成了一套多主体的帮扶体系。

  石外帮扶模式的特点很简单,就是“当成‘一家人’来帮扶”。一次我去被帮扶的行唐实验中学调研,他们制作播放了一个音乐视频,视频里滚动着帮扶过程的照片,配的背景音乐就是《相亲相爱的一家人》,我很受感动。

  记者:有人认为帮扶是“学雷锋”,是单纯的付出,您怎么算支出和收益这笔账?

  强新志:支出的开销主要在吃住行上。每年政府在山区教育上投入也很大,这些钱怎么使用才更有效率?这是石外探索教育帮扶新模式的目的之一。

  再说收益。教育帮扶,也是我们对自身未来的一种探索。帮扶的5年中,我们欣喜地发现,石外师生的综合素质在大幅提高:教师通过“种子教师”的一对一帮扶,自己对教学的理解更深刻了;学生通过“阳光小讲台”等支教活动,开阔了视野增强了社会责任感。

  所以我常说:不光是你好,我也要好,大家好才是真好!只有实现“双赢”才是可持续的、可复制的模式。

  记者:采用什么模式才能实现教育均衡?怎样才能让更多的优质学校加入到帮扶队伍中来?

  强新志:决心非常关键。现在的阻力的确很大,但治理雾霾的阻力大不大?治理教育不均衡应该拿出治理雾霾的决心,接下来才有空间去谈采用什么模式。

  当然,一所学校的能力有限,教育帮扶需要更多的优质学校参与进来。石外的经验证明,教育帮扶不是光“输血”,教育帮扶也可以“双赢”,这能打消很多优质学校的顾虑。

  另外,对优质学校的评价机制要转变,如果加入“帮扶”这个指挥棒,相信他们会做得更好。


 

教育帮扶不仅是“学雷锋”,也可以“双赢”
专访石家庄外国语教育集团党委书记强新志

( 2019-07-19 ) 稿件来源: 新华每日电讯调查观察
  相关文章: 

   
 
 请注意:



·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有关法律、法规,尊重网上道德,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引起的法律责任。
·新华每日电讯拥有管理笔名和留言的一切权利。
·您在新华每日电讯留言板发表的言论,新华每日电讯有权在网站内转载或引用。
·新华每日电讯新闻留言板管理人员有权保留或删除其管辖留言中的任意内容。
·如您对管理有意见请向留言板管理员反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