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草地周刊 |
16 |
11/16 |
10
|
11
|
12
|
>
|
>| |
|
|
PDF版 |
|
|
|
|
|
故乡的变迁 |
|
|
( 2019-04-19 ) 稿件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草地周刊 |
|
刘玉清
从1970年至今,转眼间已四十多年,我从一个刚记事的顽童,成为两鬓略白的中年人。家乡的点点变化刻在我记忆的深处,一事一物、一人一家,都令人怀念。
我出生于山西省平顺县青羊镇北流滩村,是个有几十户人家的小山村,居住环境清静,邻里相处和谐。祖祖辈辈生于斯长于斯的人们,在这片土地上辛勤挥洒着汗水。
村宠“绿喇叭”
我家住在村中央,从记事起,家门外就是全村人的饭场子。每到饭点,村东边、村西边的男女老少都会端上粗瓷大碗来到这里,找个石凳边聊边吃。正巧我家大门门头上装了一个约20厘米、方方正正的墨绿色喇叭,每个饭点,大家听着精神食粮,似乎碗里的饭更有滋味了。因为喇叭声音洪亮,语音清晰,党的政策、科技种植、农村天地、文艺展播、天气预报等信息传递及时,报时准确,深得全村人的喜爱。据村里老人讲,这个绿喇叭是1958年村里安起的第一批喇叭。绿喇叭成了那个年代的特殊历史符号。
吃饭难,吃饱饭更难。1978年前,村里家家生活都比较困难,并没有因父亲在外工作生活条件有所改善。
即使是丰收的秋天,也不能敞开肚皮吃。每年分粮的时候,生产队都是按流程先给村里贡献大的分粮食,按“多劳多得,少劳少得”的原则分完后,再按人口平均分发。稀不流“有盐稠饭”是我家最常见的午餐,早晚有稀汤灌“大肚”就是不错了。
由于衣着单薄,刚入深秋时节,就觉得冷空气来的格外早。又因为受凉,胃里不舒服,常常从嘴里冒出生锈味,酸中带苦。尤其发烧感冒是这个季节的常态,大家伙儿既想看病,又怕拉饥荒,村里家家户户便养成了小病硬扛,大病熬着的习惯。
初冬时节,家家户户为了省煤,将煤和烧土按3:1的比例,搅匀加水调好,堆在家中的煤池备冬。那时候的冬天特别冷,家里的屋子也不严实,使得调好的煤冻如石铁,水缸里的水也结成冰疙瘩。为了能赶上晚上做饭取暖,比我年长3岁的哥哥放学后总是与几个小伙伴用火柱和锥子替换撬煤糕。
那个年代,村里没有三轮四轮,更没有农用车,全村的运输仅靠谷玉锁师傅用3头骡子拉的一辆焊接铁车来完成。东家拉煤,西家卖猪,小队拉化肥,大队拉公粮,全是谷师傅一人操劳。谷师傳在村里成了香饽饽,谁家要想拉点东西,就得在半月前下“订单”。我家喂的黑猪出栏时,就是找谷师傅帮忙拉到县食品公司城关收购站卖的。
第一台收音机
我爷爷是解放前参加革命的老干部,1982年退休在家,县里给他发了一个蓝色收音机。打从这个收音机进到家门,我就爱不释手,每天总要到老爷子屋里捣鼓一番,才能心满意足地上学、写作业。爷爷看我对收音机真心喜爱,就把这台收音机送给我。我珍重地放到自己认为最保险的地方,偶尔有心炫耀,就小心捧着给小伙伴们看。这部收音机,陪我走过整个青葱岁月,经历人生百态,是我成长的见证者。
包产到户头一年,村里的粮食破天荒地实现了大丰收。村民们个个喜气洋洋。还是在那个露天餐厅,还是平常吃饭的那些乡亲,从场院上传出的笑声却一浪高过一浪。大家端着碗,干饭替代了原来的糠汤菜水,黄疙瘩、小米焖饭成了主流,西红柿、青椒、白菜、土豆等蔬菜成了碗里常客。谁家没吃上,都觉得是一件奇怪的事。逢年过节,白面、大米、饺子等细粮纷纷亮相。张家面白,李家米香,王家肉多,吃得津津有味,谈得开开心心。
那一年的八月十五,也是我家中秋节首次吃肉的日子。
父亲工作地离家较远,一个月回家一两趟,靠的就是两条腿步行几十公里。父亲从来善良、正直,工作所在地一位修车师傅因其人格魅力,把一辆老掉牙的“飞鸽”牌自行车修好,让父亲代步。
虽然这辆老古董自行车看上去其貌不扬,大梁漆水全无,但不影响前进的步伐。从此,我们村便有了第一辆时髦的交通工具。激动的心情不亚于今天购买一辆轿车的心情。每当父亲回家时,还没到家门口,便被我们兄弟俩“截住”。我俩前面走着,后面跟着一大群小伙伴。大家你推我抬地把自行车弄到窑顶上,你一圈、我两圈,来回练习。那时村里胆大的孩子们几乎都是在这辆车上练就的骑车技术,这也令我分外自豪。
彩电成了最“牛”嫁妆
1994年我结婚,婚宴十分丰盛。为了招待乡亲好友,鸡鸭鱼肉,杏花村酒、山楂酒,纷纷登场,大锅烩菜面条扑鼻香,全村人出动,都为我们的婚礼送来祝福。
最夺人眼球的就是岳父家陪送的嫁妆:贴有大红喜字的18英寸“北京牌”彩电、“海棠牌”洗衣机、“飞鸽牌”自行车、新被褥。加上家里新添的立柜、沙发、写字台、落地式录音机,以及当时流行的席梦思床等,满满的喜字衬托着这个不足30平方的小屋。红红火火,喜气洋洋,也预示着未来日子的和和美美。
一晃四十多年过去了,小夫妻变成了中年伴侣,家里的电视由岳父陪嫁的“北京牌”,换成了25英寸的“TCL王牌”。虽然新家电不断添置,但陪伴多年的彩电,却一直在那里。女儿多次提议,也该换换电视了。我们从最初的不重视,到真正落实到位也有两年多时间。不是经济状况不允许,而是从贫穷路上走过来的我们这一代更懂得如何节俭。电视一点儿都不坏,咋能说换就换呢?也不知是说多了换大电视的原因,还是电视机到退休年龄了,这台服务了14年的电视在某天突然颜色失真。随之,一台50英寸的“海尔牌”超薄电视机便理所当然地挤进了大客厅。
时光荏苒,四十多年的时间转瞬即逝。这期间,我见证了老百姓从吃不饱、穿不暖到现在温饱有余、生活逐步小康,从出门靠脚到现在公交直达家门口……这些巨大的变化,无不彰显着改革开放的巨大成就。
|
|
故乡的变迁
|
|
|
|
( 2019-04-19 ) 稿件来源: 新华每日电讯草地周刊 |
|
|
|
故乡的变迁 |
|
|
( 2019-04-19 ) 稿件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草地周刊 |
|
刘玉清
从1970年至今,转眼间已四十多年,我从一个刚记事的顽童,成为两鬓略白的中年人。家乡的点点变化刻在我记忆的深处,一事一物、一人一家,都令人怀念。
我出生于山西省平顺县青羊镇北流滩村,是个有几十户人家的小山村,居住环境清静,邻里相处和谐。祖祖辈辈生于斯长于斯的人们,在这片土地上辛勤挥洒着汗水。
村宠“绿喇叭”
我家住在村中央,从记事起,家门外就是全村人的饭场子。每到饭点,村东边、村西边的男女老少都会端上粗瓷大碗来到这里,找个石凳边聊边吃。正巧我家大门门头上装了一个约20厘米、方方正正的墨绿色喇叭,每个饭点,大家听着精神食粮,似乎碗里的饭更有滋味了。因为喇叭声音洪亮,语音清晰,党的政策、科技种植、农村天地、文艺展播、天气预报等信息传递及时,报时准确,深得全村人的喜爱。据村里老人讲,这个绿喇叭是1958年村里安起的第一批喇叭。绿喇叭成了那个年代的特殊历史符号。
吃饭难,吃饱饭更难。1978年前,村里家家生活都比较困难,并没有因父亲在外工作生活条件有所改善。
即使是丰收的秋天,也不能敞开肚皮吃。每年分粮的时候,生产队都是按流程先给村里贡献大的分粮食,按“多劳多得,少劳少得”的原则分完后,再按人口平均分发。稀不流“有盐稠饭”是我家最常见的午餐,早晚有稀汤灌“大肚”就是不错了。
由于衣着单薄,刚入深秋时节,就觉得冷空气来的格外早。又因为受凉,胃里不舒服,常常从嘴里冒出生锈味,酸中带苦。尤其发烧感冒是这个季节的常态,大家伙儿既想看病,又怕拉饥荒,村里家家户户便养成了小病硬扛,大病熬着的习惯。
初冬时节,家家户户为了省煤,将煤和烧土按3:1的比例,搅匀加水调好,堆在家中的煤池备冬。那时候的冬天特别冷,家里的屋子也不严实,使得调好的煤冻如石铁,水缸里的水也结成冰疙瘩。为了能赶上晚上做饭取暖,比我年长3岁的哥哥放学后总是与几个小伙伴用火柱和锥子替换撬煤糕。
那个年代,村里没有三轮四轮,更没有农用车,全村的运输仅靠谷玉锁师傅用3头骡子拉的一辆焊接铁车来完成。东家拉煤,西家卖猪,小队拉化肥,大队拉公粮,全是谷师傅一人操劳。谷师傳在村里成了香饽饽,谁家要想拉点东西,就得在半月前下“订单”。我家喂的黑猪出栏时,就是找谷师傅帮忙拉到县食品公司城关收购站卖的。
第一台收音机
我爷爷是解放前参加革命的老干部,1982年退休在家,县里给他发了一个蓝色收音机。打从这个收音机进到家门,我就爱不释手,每天总要到老爷子屋里捣鼓一番,才能心满意足地上学、写作业。爷爷看我对收音机真心喜爱,就把这台收音机送给我。我珍重地放到自己认为最保险的地方,偶尔有心炫耀,就小心捧着给小伙伴们看。这部收音机,陪我走过整个青葱岁月,经历人生百态,是我成长的见证者。
包产到户头一年,村里的粮食破天荒地实现了大丰收。村民们个个喜气洋洋。还是在那个露天餐厅,还是平常吃饭的那些乡亲,从场院上传出的笑声却一浪高过一浪。大家端着碗,干饭替代了原来的糠汤菜水,黄疙瘩、小米焖饭成了主流,西红柿、青椒、白菜、土豆等蔬菜成了碗里常客。谁家没吃上,都觉得是一件奇怪的事。逢年过节,白面、大米、饺子等细粮纷纷亮相。张家面白,李家米香,王家肉多,吃得津津有味,谈得开开心心。
那一年的八月十五,也是我家中秋节首次吃肉的日子。
父亲工作地离家较远,一个月回家一两趟,靠的就是两条腿步行几十公里。父亲从来善良、正直,工作所在地一位修车师傅因其人格魅力,把一辆老掉牙的“飞鸽”牌自行车修好,让父亲代步。
虽然这辆老古董自行车看上去其貌不扬,大梁漆水全无,但不影响前进的步伐。从此,我们村便有了第一辆时髦的交通工具。激动的心情不亚于今天购买一辆轿车的心情。每当父亲回家时,还没到家门口,便被我们兄弟俩“截住”。我俩前面走着,后面跟着一大群小伙伴。大家你推我抬地把自行车弄到窑顶上,你一圈、我两圈,来回练习。那时村里胆大的孩子们几乎都是在这辆车上练就的骑车技术,这也令我分外自豪。
彩电成了最“牛”嫁妆
1994年我结婚,婚宴十分丰盛。为了招待乡亲好友,鸡鸭鱼肉,杏花村酒、山楂酒,纷纷登场,大锅烩菜面条扑鼻香,全村人出动,都为我们的婚礼送来祝福。
最夺人眼球的就是岳父家陪送的嫁妆:贴有大红喜字的18英寸“北京牌”彩电、“海棠牌”洗衣机、“飞鸽牌”自行车、新被褥。加上家里新添的立柜、沙发、写字台、落地式录音机,以及当时流行的席梦思床等,满满的喜字衬托着这个不足30平方的小屋。红红火火,喜气洋洋,也预示着未来日子的和和美美。
一晃四十多年过去了,小夫妻变成了中年伴侣,家里的电视由岳父陪嫁的“北京牌”,换成了25英寸的“TCL王牌”。虽然新家电不断添置,但陪伴多年的彩电,却一直在那里。女儿多次提议,也该换换电视了。我们从最初的不重视,到真正落实到位也有两年多时间。不是经济状况不允许,而是从贫穷路上走过来的我们这一代更懂得如何节俭。电视一点儿都不坏,咋能说换就换呢?也不知是说多了换大电视的原因,还是电视机到退休年龄了,这台服务了14年的电视在某天突然颜色失真。随之,一台50英寸的“海尔牌”超薄电视机便理所当然地挤进了大客厅。
时光荏苒,四十多年的时间转瞬即逝。这期间,我见证了老百姓从吃不饱、穿不暖到现在温饱有余、生活逐步小康,从出门靠脚到现在公交直达家门口……这些巨大的变化,无不彰显着改革开放的巨大成就。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