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暴雪来袭,“孤岛”不孤 |
|
|
( 2019-03-22 ) 稿件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要 闻 |
|
本报记者陈尚才
“阿旺扎西你带五个人,连夜到楚松村的顿珠多吉、次仁努吉等四家去,查看各家老房承重情况,最好劝他们搬到乡周转房居住……”旦增索朗神情严肃地部署防雪抗灾。
旦增索朗是西藏札达县楚鲁松杰乡党委副书记、乡长,晚上8时整,正在乡政府三楼会议室布置防抗灾、防冻害工作。此前,西藏刚刚发布新年首个暴雪黄色预警:阿里地区西南部札达、普兰县高海拔地带有大到暴雪。
地处喜马拉雅山脉西段的楚鲁松杰乡,每年12月至来年5月大雪封山半年,期间交通中断。正值大雪封山期,来势迅猛的降雪,无疑给这个“边陲孤岛”增添了些许紧张气氛。
全乡20余名干部领到任务,急匆匆离开了会场。
一场干部群众防抗灾、防冻害的“战役”已经悄然打响!
天未亮,一通电话将我从梦中叫醒。电话另一端,乡党委书记罗绍勇急切地问:“现在乡里积雪多厚?我们在县应急办,很着急。”我裹了条被子赶忙跑到门外,手指一量,有指尖那么厚。电话那头,罗绍勇说,那就是两厘米左右。
天刚亮,旦增索朗和我带了4名干部紧急赶往楚松村、巴卡村查看降雪情况和防雪灾各项准备工作。
大米和面粉14袋、糌粑2袋、金龙鱼油6桶、蔬菜2箱,风干肉及冻肉挂满屋顶,院外饲草成堆——走进楚松村次仁贡桑家仓库,我们看到了充足的储备。
次仁贡桑介绍说,我们这里每年都会有几次暴雪来袭,乡政府在封山前已将防灾饲草预发给了大伙,我们也储备了充足丰富的食物及取暖燃料。最担心的是连日降雪,太阳能光伏板供电不足。
驱车来到楚松村吴林牧场,驻牧群众格桑欧珠、索朗顿珠等人正在风雪中给牦牛分栏。“主要是将3岁以下的小牛、母牛与成年公牛分为两栏,便于喂养和管理。”格桑欧珠说。
“牧场里食物和饲草储备还够,若不够的话,可以随时借用驻村工作队的车辆拉物资,反正我们离家离乡政府也近。”索朗顿珠回答说。
离开楚松村,我们马不停蹄赶往巴卡村。巴卡村离乡政府较远,其中卡热组没有手机信号,也是干部们最牵挂的地方。通过各方了解,得知该村9名群众外出放牧仍未归。
这个情况令乡长旦增索朗着急万分,他在车上一会儿看手机信号,一会儿看手表算时间。
“赶紧派人去找!人命大于天,千万不能出任何事!”到达巴卡村卡热组,旦增索朗就给村书记次白益西下了命令。
挨家挨户查看群众口粮、取暖燃料、牲畜饲草、暖棚修复情况,是接下来的第二件事。乡干部米玛次仁介绍说,群众是按往年用量来储备物资的,最担心有些人家储备量不足。不过,每组都建了民政救灾临时储备库,存放了足够的口粮、饲料和棉衣棉被。
在巴角组,干部们最牵挂的是“五保户”姐妹次仁央金和次仁桑姆。她们俩无儿无女,年事已高,已丧失劳动能力。“乡干部几次劝过她们搬到札达县集中供养院生活,但她们二老坚决不搬,说生在哪儿就要埋骨在哪儿。”旦增索朗说。
每次下乡,乡政府都会送米面油和慰问金给次仁央金姐妹。当干部们把慰问金和藏药交到次仁央金手上时,老人感激地说:“这样的大雪天还来看望我们,太辛苦了!”在入户的路上,旦增索朗不时嘱咐村干部扎西索南:“你们要多帮衬二老。”
就在天黑前,巴卡村九名放牧群众安全回到了卡热组。同时,根据乡政府安排,顿珠多吉和次仁努吉两户人家已被安置到乡干部周转房居住,连他们两家的牲畜饲料也被干部们转运到了乡政府。
“这样,就都放心了。”旦增索朗欣慰地说。
平均降雪厚8厘米,风雪无情人有情!
4天时间里,干部群众一起储牧草、备燃料、修暖棚,互帮互助战风雪。
第五天,雪霁天晴,久违的暖阳洒向皑皑白雪。
无灾害!零损失!“边陲孤岛”楚鲁松杰全乡两村四组安全无恙度过西藏首个暴雪预警期。

|
|
暴雪来袭,“孤岛”不孤
|
|
|
|
( 2019-03-22 ) 稿件来源: 新华每日电讯要 闻 |
|
|
|
暴雪来袭,“孤岛”不孤 |
|
|
( 2019-03-22 ) 稿件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要 闻 |
|
本报记者陈尚才
“阿旺扎西你带五个人,连夜到楚松村的顿珠多吉、次仁努吉等四家去,查看各家老房承重情况,最好劝他们搬到乡周转房居住……”旦增索朗神情严肃地部署防雪抗灾。
旦增索朗是西藏札达县楚鲁松杰乡党委副书记、乡长,晚上8时整,正在乡政府三楼会议室布置防抗灾、防冻害工作。此前,西藏刚刚发布新年首个暴雪黄色预警:阿里地区西南部札达、普兰县高海拔地带有大到暴雪。
地处喜马拉雅山脉西段的楚鲁松杰乡,每年12月至来年5月大雪封山半年,期间交通中断。正值大雪封山期,来势迅猛的降雪,无疑给这个“边陲孤岛”增添了些许紧张气氛。
全乡20余名干部领到任务,急匆匆离开了会场。
一场干部群众防抗灾、防冻害的“战役”已经悄然打响!
天未亮,一通电话将我从梦中叫醒。电话另一端,乡党委书记罗绍勇急切地问:“现在乡里积雪多厚?我们在县应急办,很着急。”我裹了条被子赶忙跑到门外,手指一量,有指尖那么厚。电话那头,罗绍勇说,那就是两厘米左右。
天刚亮,旦增索朗和我带了4名干部紧急赶往楚松村、巴卡村查看降雪情况和防雪灾各项准备工作。
大米和面粉14袋、糌粑2袋、金龙鱼油6桶、蔬菜2箱,风干肉及冻肉挂满屋顶,院外饲草成堆——走进楚松村次仁贡桑家仓库,我们看到了充足的储备。
次仁贡桑介绍说,我们这里每年都会有几次暴雪来袭,乡政府在封山前已将防灾饲草预发给了大伙,我们也储备了充足丰富的食物及取暖燃料。最担心的是连日降雪,太阳能光伏板供电不足。
驱车来到楚松村吴林牧场,驻牧群众格桑欧珠、索朗顿珠等人正在风雪中给牦牛分栏。“主要是将3岁以下的小牛、母牛与成年公牛分为两栏,便于喂养和管理。”格桑欧珠说。
“牧场里食物和饲草储备还够,若不够的话,可以随时借用驻村工作队的车辆拉物资,反正我们离家离乡政府也近。”索朗顿珠回答说。
离开楚松村,我们马不停蹄赶往巴卡村。巴卡村离乡政府较远,其中卡热组没有手机信号,也是干部们最牵挂的地方。通过各方了解,得知该村9名群众外出放牧仍未归。
这个情况令乡长旦增索朗着急万分,他在车上一会儿看手机信号,一会儿看手表算时间。
“赶紧派人去找!人命大于天,千万不能出任何事!”到达巴卡村卡热组,旦增索朗就给村书记次白益西下了命令。
挨家挨户查看群众口粮、取暖燃料、牲畜饲草、暖棚修复情况,是接下来的第二件事。乡干部米玛次仁介绍说,群众是按往年用量来储备物资的,最担心有些人家储备量不足。不过,每组都建了民政救灾临时储备库,存放了足够的口粮、饲料和棉衣棉被。
在巴角组,干部们最牵挂的是“五保户”姐妹次仁央金和次仁桑姆。她们俩无儿无女,年事已高,已丧失劳动能力。“乡干部几次劝过她们搬到札达县集中供养院生活,但她们二老坚决不搬,说生在哪儿就要埋骨在哪儿。”旦增索朗说。
每次下乡,乡政府都会送米面油和慰问金给次仁央金姐妹。当干部们把慰问金和藏药交到次仁央金手上时,老人感激地说:“这样的大雪天还来看望我们,太辛苦了!”在入户的路上,旦增索朗不时嘱咐村干部扎西索南:“你们要多帮衬二老。”
就在天黑前,巴卡村九名放牧群众安全回到了卡热组。同时,根据乡政府安排,顿珠多吉和次仁努吉两户人家已被安置到乡干部周转房居住,连他们两家的牲畜饲料也被干部们转运到了乡政府。
“这样,就都放心了。”旦增索朗欣慰地说。
平均降雪厚8厘米,风雪无情人有情!
4天时间里,干部群众一起储牧草、备燃料、修暖棚,互帮互助战风雪。
第五天,雪霁天晴,久违的暖阳洒向皑皑白雪。
无灾害!零损失!“边陲孤岛”楚鲁松杰全乡两村四组安全无恙度过西藏首个暴雪预警期。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