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报旧版 2019年03月11日 上一期 下一期
3上一篇  4下一篇  
返回本版列表    点击率:  字体: 放大  默认  缩小  
两会特刊
15 9/15 8 9 10 > >|
PDF版
本版面文章
· 新时代强军事业展现新气象新作为
· “这样的绿道太赞了”
· 应在全社会普及急救知识教育
· 防范儿童意外伤害应家校共建
· 从牧羊姑娘到“全村的希望”
· 勿让遗产被遗忘

  相关文章: 
勿让遗产被遗忘
女代表程芳的汴绣传承梦

( 2019-03-11 ) 稿件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两会特刊
 
  新华社北京电(记者牛少杰、宋晓东)在一块半米见方的素纱上,一朵荷花悄然盛开在莲叶旁,花瓣色彩自然、莲叶光影变幻……程芳一亮出汴绣,围坐观赏的代表们就啧啧赞叹。

  今年45岁的程芳,是河南省开封市汴绣研究所工艺师,也是全国人大代表。去年两会上,不少代表跟程芳说想欣赏一下汴绣,她今年特地带来了几件作品,“让大家多看看汴绣的美,为传统文化技艺多多宣传。”程芳自豪地说。

  “汴绣源于北宋,是指古都开封及周边的手工刺绣工艺品,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说起汴绣,程芳如数家珍。19岁从中专刺绣专业毕业后,程芳就进入汴绣厂成为一名绣娘。“小时候我就喜欢做手工,第一次看到汴绣时就被它吸引住了,真是太美了,我毫不犹豫地选择了刺绣专业。”程芳说。

  学绣先学画,在学校的3年,程芳先学习工美,熟悉色彩;再学绣工,练习技艺。学习中,程芳不仅享受着汴绣的美,也慢慢领略到刺绣技艺的不少神奇之处,比如绣线穿过大蒜后会更加柔韧,起到防腐防蛀作用,这也是一些作品历经千年风采依旧的原因。“汴绣这样的传统技艺凝结着中国人民千百年的智慧。”程芳说。

  以针为笔、抽丝为墨,程芳拈起绣针,一干就是26年,参与了不少“大制作”。在河南代表团驻地,餐厅里的《仙鹤图》、会议室里长约10米、高约3米的巨型汴绣《巍巍嵩岳垂古今》都出自开封市汴绣研究所。程芳参与绣制的《少林寺武僧图》还被当作国礼送给外国友人。这两年,随着汴绣产业的发展,这种曾经被认为是“宫廷作品”的传统艺术,也“飞入寻常百姓家”。“我们现在制作很多家装用的小幅汴绣,精致美观而且价格不贵,十分受欢迎。”程芳说。

  随着汴绣日益受欢迎,厂里的订单不断增加,程芳既高兴,又担心后继无人、传承乏力。程芳说,最近几年一直没有年轻的绣娘加入,很多年轻人不太愿意学习汴绣,感觉枯燥无趣又很辛苦,今年政府工作报告中强调要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我们一定要吸引更多年轻人学习汴绣,不能让宝贵的文化遗产被时间遗忘。

  当选全国人大代表后,程芳加大了对以汴绣为代表的传统手工技艺的调研,今年她提出了推进传统手工技艺传承和发展的建议,包括文化梳理、融合创新、扩大宣传等多个方面。“东西再好也不能总在云端,不接地气,不推陈出新怎么可能焕发生机?我们也在创新发展,现在只要有图样就能绣出来。”程芳拿出手机展示绣娘们创作的一幅幅“现代汴绣”,还包括汴绣版梵高的《星空》。

  现在,程芳经常带着汴绣走进中小学和高校,讲述这门传承了千年的手艺。“我只想做好汴绣这一件事,把这项宝贵的文化遗产传承下去,给‘过去’一个未来。”程芳说。

 

勿让遗产被遗忘
女代表程芳的汴绣传承梦

( 2019-03-11 ) 稿件来源: 新华每日电讯两会特刊
  相关文章: 

   
 
 请注意:



·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有关法律、法规,尊重网上道德,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引起的法律责任。
·新华每日电讯拥有管理笔名和留言的一切权利。
·您在新华每日电讯留言板发表的言论,新华每日电讯有权在网站内转载或引用。
·新华每日电讯新闻留言板管理人员有权保留或删除其管辖留言中的任意内容。
·如您对管理有意见请向留言板管理员反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