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报旧版 2019年03月11日 上一期 下一期
3上一篇  4下一篇  
返回本版列表    点击率:  字体: 放大  默认  缩小  
两会特刊
15 6/15 5 6 7 > >|
PDF版
本版面文章
· 立德树人从六个“讲清楚”发力
· 讲好当代中国人追梦的故事
· 用优秀文化产品提升文化自信
· 实现幼有所育关系国家未来
· 多措并举加强教师队伍建设
· 筑牢“科学地基”破卡脖瓶颈
· 加快推动人工智能伦理研究
· “稳就业”要增强政策针对性
· 组织癌症攻坚建设健康中国
· 落实老有所养共享美好生活
· 医疗要适应人民需求新变化
· 给快递员多一份保障和关爱
· 加快发展重度残疾人托养服务
· 在开放前沿建好海南自贸区
· 未来中国人足迹将踏上月球
· 社会建设文化建设如何“建”

  相关文章: 
实现幼有所育关系国家未来

( 2019-03-11 ) 稿件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两会特刊
 
  据新华社北京3月10日电(记者胡浩、熊争艳)高小玫委员10日代表民革中央在全国政协十三届二次会议第三次全体会议上作大会发言时表示,0至3岁婴幼儿养育支持是当下备受关注的民生短板,应加快将育幼纳入公共服务支持体系,加快建设托育公共服务体系。

  高小玫说,国家发展改革委等多个部门联合发文,切实加大了对包括育幼在内的非基本公共服务补短板力度。但育幼领域仍存在没有明确责任部门、无法定支出预算、缺乏优惠政策支持、标准体系不健全、服务监管不规范的问题。

  高小玫建议,从3岁以下托育服务入手,逐步构建与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相适应的育幼制度体系,提出合理的财政支持方式,研究家庭育儿个税抵扣、隔代养育财政补贴等综合政策支持。第一,托育服务以护育、营养、安全为要。第二,构建社会托育服务体系。要强调政府支持引导,社会力量参与,增加优质普惠托育服务供给,鼓励公助民办、企业自办、社区托育、邻里帮托等各类机构,为育儿家庭提供不同档次的服务,满足早送、晚托、临时托育等多样化的需求。第三,以人民为中心的托育服务,要求基本、普惠、公平、规范。要加强托育服务师资培养,强化规范、强化监管。公共政策、资源、财力的支持和分配应平等对待各类托育机构,符合要求即可获得如场地、政策补贴等支持,让社会机构各展所长,营造健康的托育服务生态。

 

实现幼有所育关系国家未来

( 2019-03-11 ) 稿件来源: 新华每日电讯两会特刊
  相关文章: 

   
 
 请注意:



·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有关法律、法规,尊重网上道德,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引起的法律责任。
·新华每日电讯拥有管理笔名和留言的一切权利。
·您在新华每日电讯留言板发表的言论,新华每日电讯有权在网站内转载或引用。
·新华每日电讯新闻留言板管理人员有权保留或删除其管辖留言中的任意内容。
·如您对管理有意见请向留言板管理员反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