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报旧版 2019年03月04日 上一期 下一期
3上一篇  4下一篇  
返回本版列表    点击率:  字体: 放大  默认  缩小  
脱贫攻坚
14 14/14 13 14 ****处理标记:[Page]时,数据源为空。 **** > >|
PDF版
本版面文章
· 摆脱贫困“挪穷窝”,兜底编织“保障网”
· 村里来了“大师服务队”
· 特色民宿让村民速摘“穷帽”
· 扶贫超市让“山货”变“尖货”
· 贵州着力解决山区群众“搬出来后怎么办”
· 庭院经济助农增收

  相关文章: 
特色民宿让村民速摘“穷帽”

( 2019-03-04 ) 稿件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脱贫攻坚
 
  据新华社兰州电(记者成欣、屠国玺)在甘肃省甘南藏族自治州洮河流域大峡谷起伏的山影中,几座建在木耳镇博峪村的土黄色、藏红色和缃色为主的苫子房格外引人注目。马冬梅家的民宿就是其中之一。

  走进家中,炉子上正煮着一锅牛肉粥,旁边放着一壶刚烧开的牛奶。一旁的储物柜上,放着酥油、牦牛肉和干果。这些都是她新年开张后招待客人的食材。“每天能接待七八桌客人,很多都是回头客。”

  自2017年10月营业以来,马冬梅的民宿经常“供不应求”,2018年一年营业额超过50万元。“旺季的时候游客吃饭都要排队。”于是,她请同乡的两个贫困户来家里长期帮忙,不论旺季或淡季,工资都如数发放。

  “这放在以前想都不敢想。”马冬梅所在的博峪村是一个半农半牧的乡村。几年前,让这里远近闻名的是贫穷。博峪村景色虽美,地理位置却相对封闭、交通不便,出产的牛羊肉品质优良,但销售渠道不广,群众收入增长缓慢。

  很长时间里,马冬梅一家挤在一间盖了40多年的小木屋里。为了生活,夫妻俩不得不去内蒙古打工,在一个建筑工地起早贪黑干活。“两个人辛苦一年只有2万元的收入。这些年自己遭受的辛酸和挫折数不清。”

  博峪村的大转机出现在2016年。

  博峪村风光秀丽,民风淳朴,民俗风情浓厚。前些年,不时有驴友前来探访。

  2016年,当地政府因地制宜发展旅游业,建设生态文明小康村,对全村136户民房进行了风貌改造。听到这个消息,马冬梅心里寻思,自己有做饭的手艺,何不回家乡开个民宿。

  得益于当地政府的支持,马冬梅家里的木房得以翻新,建成了具有特色风情的苫子房,成为村里旅游发展的排头兵。博峪村的旅游虽尚在起步阶段,但民宿还是给马冬梅的生活带来改观,“开饭店把我两个孩子的生活费赚出来了。”

  目前,博峪村已有18户办起了特色民宿,年均收入9万元。以特色民宿为主的乡村旅游服务业已成为该村的主导产业。木耳镇副镇长宁琪介绍,村里还将依托附近的大峪沟4A级景区等资源优势,新建苫子房,进一步发展旅游。更多人将会和马冬梅一样快速告别穷日子。

 

特色民宿让村民速摘“穷帽”

( 2019-03-04 ) 稿件来源: 新华每日电讯脱贫攻坚
  相关文章: 

   
 
 请注意:



·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有关法律、法规,尊重网上道德,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引起的法律责任。
·新华每日电讯拥有管理笔名和留言的一切权利。
·您在新华每日电讯留言板发表的言论,新华每日电讯有权在网站内转载或引用。
·新华每日电讯新闻留言板管理人员有权保留或删除其管辖留言中的任意内容。
·如您对管理有意见请向留言板管理员反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