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报旧版 2019年02月26日 上一期 下一期
3上一篇  4下一篇  
返回本版列表    点击率:  字体: 放大  默认  缩小  
京津冀协同发展五周年
8 3/8 2 3 4 > >|
PDF版
本版面文章
· 书写京津冀协同发展新答卷
· “灯光指数”折射京津冀经济增长的强劲动力

  相关文章: 
“灯光指数”折射京津冀经济增长的强劲动力

( 2019-02-26 ) 稿件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京津冀协同发展五周年
 
  新华社北京2月25日电(记者阳娜、乌梦达、李嘉瑞)北京非首都功能疏解稳步推进,交通、生态环保、产业三大重点领域率先突破成效明显,北京城市副中心、河北雄安新区、张家口冬奥会赛区进入大规模建设阶段……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实施5年来,京津冀地区,这片在夜间被越来越多灯光点亮的土地正释放着强劲的经济增长动力。

  国家信息中心发布的夜间卫星灯光指数显示,2013年到2018年期间,京津冀地区卫星灯光指数增长了15.40%。北京、天津与河北三地的灯光指数2018年较2013年分别增长了15.41%、7.50%和18.30%。

  国家信息中心大数据分析认为,这一定程度上说明,近年来京津冀地区经济运行总体平稳,增长表现强劲,协同发展逐步纵深推进,继续呈现稳中向好态势。

  五年来,北京市加速疏解非首都功能,疏解一般制造业企业累计达到2648家,累计疏解提升台账内市场581家、物流中心106个。北京市输出到津冀的技术合同成交额累计约780亿元,中关村企业在津冀设立分支机构约7500家。

  经济结构不断优化调整:北京市“高精尖”经济结构逐步构建,2018年北京市服务业占地区生产总值达到81.0%。天津市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稳步增长,2018年高技术制造业、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分别同比增长4.4%和3.1%。河北省产业结构调整步伐加快,2014年以来钢、铁、水泥、玻璃产能累计分别压减8222万吨、7529万吨、7370万吨、7983万重量箱。

  与此同时,国家信息中心利用大数据技术对比2013年与2018年京津冀地区夜间卫星灯光图发现,北京、天津、河北三地夜间灯光斑块面积增长率均较高,灯光斑块面积增幅分别达到13.18%、18.30%和34.57%。


 

“灯光指数”折射京津冀经济增长的强劲动力

( 2019-02-26 ) 稿件来源: 新华每日电讯京津冀协同发展五周年
  相关文章: 

   
 
 请注意:



·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有关法律、法规,尊重网上道德,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引起的法律责任。
·新华每日电讯拥有管理笔名和留言的一切权利。
·您在新华每日电讯留言板发表的言论,新华每日电讯有权在网站内转载或引用。
·新华每日电讯新闻留言板管理人员有权保留或删除其管辖留言中的任意内容。
·如您对管理有意见请向留言板管理员反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