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陆家嘴快递“红人”的逐梦之路 |
|
|
( 2019-02-23 ) 稿件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综合新闻 |
|
据新华社上海2月22日电(记者王辰阳、程思琪)在上海陆家嘴区域,无论是高楼大厦,还是小区巷尾,总有一群快递“小哥”穿着各色工作服穿梭其间。身着红色工作服的魏亚明便是其中一员,也是快递员和客户眼中“红人”。今年32岁的魏亚明已经在这片区域送了十多年的快递,他负责的快递网点,每天都要完成近5000件的快递收送。
魏亚明来自河南省周口市沈丘县,十几年在快递行业的打拼奋斗,让他在上海落下了脚,成为所在网点的负责人。魏亚明曾经是一个内向的人,却因快递工作变得善于和人打交道。
“一开始我每天只能收五六个件,后来为了拓展业务,就自费打印宣传单页,钉上自己的名片,挨家挨户送。”魏亚明回忆道,“刚工作的时候总有些不好意思,但是干劲足,敲开一家公司的门,就先鞠躬,把传单塞给人家说有需要的话请联系我,再鞠躬就出来。”
陆家嘴地区的不少办公楼都留下了魏亚明的足迹。功夫不负有心人,三个月后他平均每天能收100多个件,成了片区里收件最多的人。
现在,魏亚明看着跑了十多年的片区,摩天大厦高耸入云,快递业也飞速发展。“我好像融入了上海的生活环境。”魏亚明说。
以前回老家,魏亚明告诉亲友自己在上海是“做快递的”,却被误听成“做会计的”,他只能一遍遍解释说“送快递就是干和邮局差不多的活儿”。随着快递业蓬勃发展,魏亚明的事业蒸蒸日上,不少老家人也跟随他来到上海,成为快递从业者。1994年出生的张海涛就是如此。
“我去年11月5日才来这里做快递,没两天就赶上‘双十一’的快递高峰,好在我也顺利完成任务了。”张海涛说,要想快递送得又快又好,最重要的是熟悉地形,“师傅带加自己跑,三五天我就能凭着记忆,画出负责片区的地图了。”
张海涛有时也会遇到一些工作上的困难,比如给有的客户送件时电话一直打不通,结果工作结束后,客户却回拨过来说快递一定要当天送到。面对这些小“麻烦”,张海涛偶尔也会在心里抱怨几声,或者和同事吐槽两句。但是在工作和生活中,他感受到更多的是大家对快递“小哥”的理解和尊重——可能是熟客阿姨送给他的鸡蛋和牛奶,也有可能是常去的兰州拉面馆老板给多下的二两面条。
每天不管日晒雨淋都要送件取件,刚做快递才几个月的张海涛,手掌变得粗糙了,腰也经常感到酸痛。谈起送快递的感受,张海涛腼腆地说:“现在的生活很充实,赚的也比以前多。再说年轻的时候不吃苦啥时候吃苦?”
相较于魏亚明刚开始做快递的时候,如今快递业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魏亚明估算,2007年到2016年间,他负责的网点区域业务量年均增长约两成。手持设备打印的快递单逐渐取代了手写快递单;2018年下半年约有八成的客户选择手机扫码支付邮费;发给快递员的手机嵌入公司系统,可以实现信息化管理……

|
|
陆家嘴快递“红人”的逐梦之路
|
|
|
|
( 2019-02-23 ) 稿件来源: 新华每日电讯综合新闻 |
|
|
|
陆家嘴快递“红人”的逐梦之路 |
|
|
( 2019-02-23 ) 稿件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综合新闻 |
|
据新华社上海2月22日电(记者王辰阳、程思琪)在上海陆家嘴区域,无论是高楼大厦,还是小区巷尾,总有一群快递“小哥”穿着各色工作服穿梭其间。身着红色工作服的魏亚明便是其中一员,也是快递员和客户眼中“红人”。今年32岁的魏亚明已经在这片区域送了十多年的快递,他负责的快递网点,每天都要完成近5000件的快递收送。
魏亚明来自河南省周口市沈丘县,十几年在快递行业的打拼奋斗,让他在上海落下了脚,成为所在网点的负责人。魏亚明曾经是一个内向的人,却因快递工作变得善于和人打交道。
“一开始我每天只能收五六个件,后来为了拓展业务,就自费打印宣传单页,钉上自己的名片,挨家挨户送。”魏亚明回忆道,“刚工作的时候总有些不好意思,但是干劲足,敲开一家公司的门,就先鞠躬,把传单塞给人家说有需要的话请联系我,再鞠躬就出来。”
陆家嘴地区的不少办公楼都留下了魏亚明的足迹。功夫不负有心人,三个月后他平均每天能收100多个件,成了片区里收件最多的人。
现在,魏亚明看着跑了十多年的片区,摩天大厦高耸入云,快递业也飞速发展。“我好像融入了上海的生活环境。”魏亚明说。
以前回老家,魏亚明告诉亲友自己在上海是“做快递的”,却被误听成“做会计的”,他只能一遍遍解释说“送快递就是干和邮局差不多的活儿”。随着快递业蓬勃发展,魏亚明的事业蒸蒸日上,不少老家人也跟随他来到上海,成为快递从业者。1994年出生的张海涛就是如此。
“我去年11月5日才来这里做快递,没两天就赶上‘双十一’的快递高峰,好在我也顺利完成任务了。”张海涛说,要想快递送得又快又好,最重要的是熟悉地形,“师傅带加自己跑,三五天我就能凭着记忆,画出负责片区的地图了。”
张海涛有时也会遇到一些工作上的困难,比如给有的客户送件时电话一直打不通,结果工作结束后,客户却回拨过来说快递一定要当天送到。面对这些小“麻烦”,张海涛偶尔也会在心里抱怨几声,或者和同事吐槽两句。但是在工作和生活中,他感受到更多的是大家对快递“小哥”的理解和尊重——可能是熟客阿姨送给他的鸡蛋和牛奶,也有可能是常去的兰州拉面馆老板给多下的二两面条。
每天不管日晒雨淋都要送件取件,刚做快递才几个月的张海涛,手掌变得粗糙了,腰也经常感到酸痛。谈起送快递的感受,张海涛腼腆地说:“现在的生活很充实,赚的也比以前多。再说年轻的时候不吃苦啥时候吃苦?”
相较于魏亚明刚开始做快递的时候,如今快递业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魏亚明估算,2007年到2016年间,他负责的网点区域业务量年均增长约两成。手持设备打印的快递单逐渐取代了手写快递单;2018年下半年约有八成的客户选择手机扫码支付邮费;发给快递员的手机嵌入公司系统,可以实现信息化管理……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