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调查·观察 |
16 |
15/16 |
14
|
15
|
16
|
>
|
>| |
|
|
PDF版 |
|
|
|
|
|
春节档电影市场的喜与忧 |
|
|
( 2019-02-15 ) 稿件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调查·观察 |
|
本报记者张漫子
当看电影成为“新年俗”之后,2019年的春节档票房以6天58.4亿元的成绩收官,创同期历史新高。
比这个数字更让人振奋的,是首部国产“硬核”科幻电影《流浪地球》的上映,该片被看做是中国电影在类型方面的重大突破。《流浪地球》的电影观感远超观众心理预期,以宇宙为背景的宏大设定、堪称震撼的视觉画面、音效以及中国式的情感内核与工业美学风格,以拓荒之姿实现国产硬科幻“零的突破”。
“皮相”上,置景展开面积10万平方米、道具1万件、3000张概念设计图和8000张镜头稿、160分钟的动态故事板,带来的太空场景、灾难景观以及地下的北京、冰封的上海,赋予影片粗粝的历史感以及以往我们只能去好莱坞大制作中寻找的强烈“未来感”。
就“骨相”而言,《流浪地球》走出了以往“为普通叙事披上科幻的皮”或“给好莱坞故事找一张中国元素的皮”这一层面,在中式价值观中找到了国产科幻“应有的模样”。在为中国科幻圈粉的同时,实现了国产片类型的拓展。
同样在“试水科幻”中展现中国电影工业水平提升的,还有宁浩导演的科幻喜剧《疯狂的外星人》。影片在延续宁浩风格的同时,涉及复杂的特效门类“生物特效”,运用了“动作捕捉”技术,实现了939颗特效镜头和难度较大的500颗生物特效镜头,经历了涵盖前期概念设计、外星人性格探讨、表情动画技术研发、生物镜头现场高难度拍摄、后期制作在内的漫长过程,足见中国影人试水科幻的勇气、决心与匠心。
除科幻类型实现由零到一的突破之外,涵盖喜剧、犯罪、悬疑、奇幻、动作、动画、家庭等多种风格题材的影片齐上阵,适应广泛观影群体不同偏好和多元的观影需求,使类型多元成为今年春节档的一个特点。
回看往年春节档,与两三年前“凡合家欢电影必卖座”“凡续集电影必火爆”“凡喜剧片必流行”的情形有所不同,曾被认为极度契合人们假日情感需求的合家欢电影、续集电影不再是观众购票观影的首要考量,喜剧片也未必成为春节档的制胜法宝。主打奇幻和喜剧的影片《神探蒲松龄》票房跌至成龙电影历史新低,致敬20年前周星驰巅峰之作的《新喜剧之王》在“讲老梗、炒冷饭、卖情怀”的吐槽声中没有给出老配方的新味道。
观众理性起来,连名导、明星、大IP、大炒作都不再是票房的保证。这构成了今年春节档的第二个特点——口碑逐渐取代影片的演员阵容、成本、特效、宣发等因素,成为影片争夺春节档市场的制胜密钥。
随着观影经验的积累,观众在审美与类型偏好方面有了自己的坚持。连续两年,位居春节档票房榜首的影片不是合家欢电影,也不是名导和流量明星加持的喜剧片,而是实实在在的口碑“黑马”。2018年春节档通过逆袭拔得头筹的战争片《红海行动》和2019年春节档爆红的科幻片《流浪地球》,似乎摆脱了人们对近年来春节档的审美疲劳,在不以流量明星为卖点的前提下,凭借新突破酿成好口碑。
复盘电影春节档可以看到,随着大年初一各影片的口碑出炉,各片票房第二日起呈现出走势差异。各地院线及时响应观众“口碑”,以“半天”为周期调整排片。影片《流浪地球》的全国排片场次占比从年初一的11.5%提升到年初五的32.7%的背后,就是观众的口碑风向标在发挥作用。
从社交平台到各路媒体,今年对春节档电影的讨论分外热烈。然而,这份热情并没有充分点燃今年的票仓。今年春节档影片累计票房58.4亿元,较去年春节档票房增长不足2%。
同时,观影人次从1.44亿滑落至1.31亿,观众“重刷”影片的频次也出现下降,与全国银幕数量的增长趋势不甚匹配。2018年年初,我国银幕总数在5万块左右,2019年年初,全国银幕总数已突破6万块,同比增长约20%,意味着今年春节档的场均收益出现下滑。
部分声音认为,电影票价的上涨抑制了一部分人群的观影热情,构成了观影人次下降的主因。据灯塔专业版提供的数据显示,2014年至2017年间,春节档平均票价在36.3元到39.2元之间浮动,2018年春节档的平均票价为39.71元,而到了2019年春节档,平均票价增至44.74元。
伴随票单价上升的观影人次的下滑,似乎也说明了,尽管院线预期“观众春节观影习惯已经养成”,然而对于部分观众而言,影片质量的提升并没跑赢票价的上涨。在社交网络以及知乎等平台,有不少网友晒出了他们“200元+”的票价。在微博、知乎等平台的评论区,多数三四线城市以及少数二线城市的观众认为票价上涨“不够合理”“不知为何”。不少观众在今年春节档期间只在大年初一选择观看一部电影。甚至有观众直接放弃观影,选择了其他文化娱乐方式作为消遣。
同样影响票房增长的还有疯狂的盗版资源。《流浪地球》《飞驰人生》《疯狂外星人》等春节档热门影片上映后不足3日,影片的高清盗版资源已在某二手交易平台大肆售卖,打包价格低至1元左右。与此同时,关于豆瓣电影评分的争议,也为今年春节档添了一段插曲。
随着《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影产业促进法》的出台以及中国电影发展进入新时代,观众在期盼中国高质量大片的同时,也在期待中国电影市场进入更加良性的发展阶段。近来盗版片源的流出、评分体系的不透明或人们对评分体系的不信任,不知为何上涨的票价,与不够专业的宣发、炒作,似乎都在呼吁一个与影片品质一起进步的理性市场。
|
|
春节档电影市场的喜与忧
|
|
|
|
( 2019-02-15 ) 稿件来源: 新华每日电讯调查·观察 |
|
|
|
春节档电影市场的喜与忧 |
|
|
( 2019-02-15 ) 稿件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调查·观察 |
|
本报记者张漫子
当看电影成为“新年俗”之后,2019年的春节档票房以6天58.4亿元的成绩收官,创同期历史新高。
比这个数字更让人振奋的,是首部国产“硬核”科幻电影《流浪地球》的上映,该片被看做是中国电影在类型方面的重大突破。《流浪地球》的电影观感远超观众心理预期,以宇宙为背景的宏大设定、堪称震撼的视觉画面、音效以及中国式的情感内核与工业美学风格,以拓荒之姿实现国产硬科幻“零的突破”。
“皮相”上,置景展开面积10万平方米、道具1万件、3000张概念设计图和8000张镜头稿、160分钟的动态故事板,带来的太空场景、灾难景观以及地下的北京、冰封的上海,赋予影片粗粝的历史感以及以往我们只能去好莱坞大制作中寻找的强烈“未来感”。
就“骨相”而言,《流浪地球》走出了以往“为普通叙事披上科幻的皮”或“给好莱坞故事找一张中国元素的皮”这一层面,在中式价值观中找到了国产科幻“应有的模样”。在为中国科幻圈粉的同时,实现了国产片类型的拓展。
同样在“试水科幻”中展现中国电影工业水平提升的,还有宁浩导演的科幻喜剧《疯狂的外星人》。影片在延续宁浩风格的同时,涉及复杂的特效门类“生物特效”,运用了“动作捕捉”技术,实现了939颗特效镜头和难度较大的500颗生物特效镜头,经历了涵盖前期概念设计、外星人性格探讨、表情动画技术研发、生物镜头现场高难度拍摄、后期制作在内的漫长过程,足见中国影人试水科幻的勇气、决心与匠心。
除科幻类型实现由零到一的突破之外,涵盖喜剧、犯罪、悬疑、奇幻、动作、动画、家庭等多种风格题材的影片齐上阵,适应广泛观影群体不同偏好和多元的观影需求,使类型多元成为今年春节档的一个特点。
回看往年春节档,与两三年前“凡合家欢电影必卖座”“凡续集电影必火爆”“凡喜剧片必流行”的情形有所不同,曾被认为极度契合人们假日情感需求的合家欢电影、续集电影不再是观众购票观影的首要考量,喜剧片也未必成为春节档的制胜法宝。主打奇幻和喜剧的影片《神探蒲松龄》票房跌至成龙电影历史新低,致敬20年前周星驰巅峰之作的《新喜剧之王》在“讲老梗、炒冷饭、卖情怀”的吐槽声中没有给出老配方的新味道。
观众理性起来,连名导、明星、大IP、大炒作都不再是票房的保证。这构成了今年春节档的第二个特点——口碑逐渐取代影片的演员阵容、成本、特效、宣发等因素,成为影片争夺春节档市场的制胜密钥。
随着观影经验的积累,观众在审美与类型偏好方面有了自己的坚持。连续两年,位居春节档票房榜首的影片不是合家欢电影,也不是名导和流量明星加持的喜剧片,而是实实在在的口碑“黑马”。2018年春节档通过逆袭拔得头筹的战争片《红海行动》和2019年春节档爆红的科幻片《流浪地球》,似乎摆脱了人们对近年来春节档的审美疲劳,在不以流量明星为卖点的前提下,凭借新突破酿成好口碑。
复盘电影春节档可以看到,随着大年初一各影片的口碑出炉,各片票房第二日起呈现出走势差异。各地院线及时响应观众“口碑”,以“半天”为周期调整排片。影片《流浪地球》的全国排片场次占比从年初一的11.5%提升到年初五的32.7%的背后,就是观众的口碑风向标在发挥作用。
从社交平台到各路媒体,今年对春节档电影的讨论分外热烈。然而,这份热情并没有充分点燃今年的票仓。今年春节档影片累计票房58.4亿元,较去年春节档票房增长不足2%。
同时,观影人次从1.44亿滑落至1.31亿,观众“重刷”影片的频次也出现下降,与全国银幕数量的增长趋势不甚匹配。2018年年初,我国银幕总数在5万块左右,2019年年初,全国银幕总数已突破6万块,同比增长约20%,意味着今年春节档的场均收益出现下滑。
部分声音认为,电影票价的上涨抑制了一部分人群的观影热情,构成了观影人次下降的主因。据灯塔专业版提供的数据显示,2014年至2017年间,春节档平均票价在36.3元到39.2元之间浮动,2018年春节档的平均票价为39.71元,而到了2019年春节档,平均票价增至44.74元。
伴随票单价上升的观影人次的下滑,似乎也说明了,尽管院线预期“观众春节观影习惯已经养成”,然而对于部分观众而言,影片质量的提升并没跑赢票价的上涨。在社交网络以及知乎等平台,有不少网友晒出了他们“200元+”的票价。在微博、知乎等平台的评论区,多数三四线城市以及少数二线城市的观众认为票价上涨“不够合理”“不知为何”。不少观众在今年春节档期间只在大年初一选择观看一部电影。甚至有观众直接放弃观影,选择了其他文化娱乐方式作为消遣。
同样影响票房增长的还有疯狂的盗版资源。《流浪地球》《飞驰人生》《疯狂外星人》等春节档热门影片上映后不足3日,影片的高清盗版资源已在某二手交易平台大肆售卖,打包价格低至1元左右。与此同时,关于豆瓣电影评分的争议,也为今年春节档添了一段插曲。
随着《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影产业促进法》的出台以及中国电影发展进入新时代,观众在期盼中国高质量大片的同时,也在期待中国电影市场进入更加良性的发展阶段。近来盗版片源的流出、评分体系的不透明或人们对评分体系的不信任,不知为何上涨的票价,与不够专业的宣发、炒作,似乎都在呼吁一个与影片品质一起进步的理性市场。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