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草地周刊 |
16 |
10/16 |
9
|
10
|
11
|
>
|
>| |
|
|
PDF版 |
 |
|
|
|
|
荧屏上的韬略女子 |
|
|
( 2019-01-18 ) 稿件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草地周刊 |
|
杨思思
一部影视作品的走红,往往离不开精彩的人物形象。电视剧《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爆红,也遵循了这一规律。该剧是近年来罕见的群像式古装剧,但就如李渔《闲情偶寄》所言:“一本戏中,有无数人名,究竟俱属陪宾,原其初心,止为一人而设。”《知否》上百位形象各异的角色,究其根本也是为主角盛明兰一人所设。盛明兰的角色价值和时代意义,正是该剧值得回味和思考的地方。
盛明兰是一个十分独特的女性角色,她的思想性、复杂性与当代性,让这个角色跨越了叙事时空,表达出了强大的生命力。在《知否》中,盛明兰的人设打破了既往一些“IP剧”简单梦幻的“金手指规律”,她没有经历不合常理的无敌“开挂”,也没有遭受违反逻辑的强行暴击。在许多看惯“爽剧”的观众眼中,盛明兰某些时刻的表现还很窝囊。但是,无论是她为人处世的哲学,还是封建社会中女性难得的自主品格和独立意识,都令人感到这个角色的新鲜、扎实和深刻。
盛明兰是一名庶出女子,在君权与父权制度建构的封建体系下,嫡庶之别很大程度上意味着地位和资源差别。庶女盛明兰生母被害,小人环伺,稍不留神便有性命之虞,但正是这样严峻的环境,促使“遇强则强”的她凭借高明的情商活了下来。盛明兰一角的考究之处在于,她的角色逻辑不是以往常见的“玛丽苏式女主”,而是这个角色真正蕴含着一种穿透古今的中国古典文化中的韬略之道。
韬略之道不是小计小谋,而是一种着眼全局的长远筹划。无论对人、对事,盛明兰的表现都很得当。母亲死后,她低调内敛、明哲保身,许多人只以为明兰懦弱,殊不知正是应了庄子所云“谦退是保身第一法”。盛明兰文弱的身姿下,仿佛装着一个谋略家的灵魂,她能从长计议,根据战场形势需要张弛变化,步步为营,正像《孙子兵法》里所言:“其疾如风,其徐如林,侵掠如火,不动如山。”
盛明兰一角给予人的启示,还在于她为人处世的格局。她置身事中,又能有意识地将视野“拎起来”,从外部看问题。她知道任何事物从内部看去都复杂无穷,想洞察全局就必须借助更高的认知格局。盛明兰的心智比剧中大多数人高出许多层次,能从一曲之理、一孔之见中解蔽出来,置身事中,又超拔事外。正是有了这样的能力,这个庶女出身的女子才有可能最终成为一代侯门主母。而这种能力,在任何一个时代和社会,无论生活还是职场,都有值得珍视、借鉴的价值。
还有不少女性观众在盛明兰身上看到了一种复杂的平权精神,看到了一种颇有共鸣的现代意味。譬如,盛明兰见到姐姐下嫁遭欺受苦,说服家人同意姐姐离婚,表示遇到这种“软饭硬吃”的男人,“离婚是为了及时止损”;而她与小公爷的一段男女有别的对话,则又体现出她对于男女地位不同的深刻认知。盛明兰一方面意识到了当时男女身份的不对等,一方面又努力改变自身能改变的情况,合理地抗拒奴役和不公。值得注意的是,盛明兰这种“独立女性”的现代意识并不突兀,它不是编剧强行植入的价值观,而是来源于主角的生活经历和所受教育。
艺术创作者是否付出了足够多的心血,荧屏上的人物形象不会欺骗人。盛明兰这个角色的成功,是有原因的。从文本上看,她所传递的精神既符合剧中的时代特点,又贴近现代人的价值体系,能引发观众共鸣;而人物塑造上,赵丽颖的强大还原为这个角色注入了鲜活的生命力,这个角色也拓展了赵丽颖的角色领域。

|
|
荧屏上的韬略女子
|
|
|
|
( 2019-01-18 ) 稿件来源: 新华每日电讯草地周刊 |
|
|
|
荧屏上的韬略女子 |
|
|
( 2019-01-18 ) 稿件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草地周刊 |
|
杨思思
一部影视作品的走红,往往离不开精彩的人物形象。电视剧《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爆红,也遵循了这一规律。该剧是近年来罕见的群像式古装剧,但就如李渔《闲情偶寄》所言:“一本戏中,有无数人名,究竟俱属陪宾,原其初心,止为一人而设。”《知否》上百位形象各异的角色,究其根本也是为主角盛明兰一人所设。盛明兰的角色价值和时代意义,正是该剧值得回味和思考的地方。
盛明兰是一个十分独特的女性角色,她的思想性、复杂性与当代性,让这个角色跨越了叙事时空,表达出了强大的生命力。在《知否》中,盛明兰的人设打破了既往一些“IP剧”简单梦幻的“金手指规律”,她没有经历不合常理的无敌“开挂”,也没有遭受违反逻辑的强行暴击。在许多看惯“爽剧”的观众眼中,盛明兰某些时刻的表现还很窝囊。但是,无论是她为人处世的哲学,还是封建社会中女性难得的自主品格和独立意识,都令人感到这个角色的新鲜、扎实和深刻。
盛明兰是一名庶出女子,在君权与父权制度建构的封建体系下,嫡庶之别很大程度上意味着地位和资源差别。庶女盛明兰生母被害,小人环伺,稍不留神便有性命之虞,但正是这样严峻的环境,促使“遇强则强”的她凭借高明的情商活了下来。盛明兰一角的考究之处在于,她的角色逻辑不是以往常见的“玛丽苏式女主”,而是这个角色真正蕴含着一种穿透古今的中国古典文化中的韬略之道。
韬略之道不是小计小谋,而是一种着眼全局的长远筹划。无论对人、对事,盛明兰的表现都很得当。母亲死后,她低调内敛、明哲保身,许多人只以为明兰懦弱,殊不知正是应了庄子所云“谦退是保身第一法”。盛明兰文弱的身姿下,仿佛装着一个谋略家的灵魂,她能从长计议,根据战场形势需要张弛变化,步步为营,正像《孙子兵法》里所言:“其疾如风,其徐如林,侵掠如火,不动如山。”
盛明兰一角给予人的启示,还在于她为人处世的格局。她置身事中,又能有意识地将视野“拎起来”,从外部看问题。她知道任何事物从内部看去都复杂无穷,想洞察全局就必须借助更高的认知格局。盛明兰的心智比剧中大多数人高出许多层次,能从一曲之理、一孔之见中解蔽出来,置身事中,又超拔事外。正是有了这样的能力,这个庶女出身的女子才有可能最终成为一代侯门主母。而这种能力,在任何一个时代和社会,无论生活还是职场,都有值得珍视、借鉴的价值。
还有不少女性观众在盛明兰身上看到了一种复杂的平权精神,看到了一种颇有共鸣的现代意味。譬如,盛明兰见到姐姐下嫁遭欺受苦,说服家人同意姐姐离婚,表示遇到这种“软饭硬吃”的男人,“离婚是为了及时止损”;而她与小公爷的一段男女有别的对话,则又体现出她对于男女地位不同的深刻认知。盛明兰一方面意识到了当时男女身份的不对等,一方面又努力改变自身能改变的情况,合理地抗拒奴役和不公。值得注意的是,盛明兰这种“独立女性”的现代意识并不突兀,它不是编剧强行植入的价值观,而是来源于主角的生活经历和所受教育。
艺术创作者是否付出了足够多的心血,荧屏上的人物形象不会欺骗人。盛明兰这个角色的成功,是有原因的。从文本上看,她所传递的精神既符合剧中的时代特点,又贴近现代人的价值体系,能引发观众共鸣;而人物塑造上,赵丽颖的强大还原为这个角色注入了鲜活的生命力,这个角色也拓展了赵丽颖的角色领域。

|
|
|